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進行身體檢查,而血常規的檢查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由於病人過多醫生有限,所以學會了解一些基本的醫學知識顯得尤為重要,包括如何通過血常規來判斷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細菌感染or病毒感染?第一判斷來源於白細胞

為什麼要判斷細菌感染or病毒感染呢?

因為不同感染,治療方案不同。

圖片:艾康生物公眾號

但要判斷究竟是哪個感染引起的,主要看三個指標: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率、淋巴細胞比率。

三者之間的關係和使命:

? 白細胞肩負的使命是吞噬病原體、防禦疾病。

? 中性粒細胞天生就是個偵察兵,當體內有細菌入侵時,中性粒細胞便會感應到。

? 淋巴細胞會直接殺死被感染的細胞,然後和其它成員清理暴露出來的病毒。

注意:當然判斷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只看血常規是不夠的,還需要結合臨床的表現一些其他一些輔助檢查,進一步進行才能確定。尤其是一些小孩,本身就伴有細菌和病毒共同感染到情況,所以不能單一判斷,需要結合實際。

細菌感染主要看白細胞,中心粒細胞

1、白細胞超標,可能是細菌感染

白細胞技計數如果大於正常值的話,說明可能出現細菌感染到情況,另外超出正常值越多,表明其感染的情況越嚴重,但是並不一定白細胞計數增多就一定是細菌感染,有可能是單核細胞增多症等一些情況。

2、中性粒細胞主要針對細菌感染

中心粒細胞主要針對細菌感染,如果其高於正常值的話,說明其可能出現細菌感染到情況,同樣的,超出正常值越多,那就說明體內細菌的數量越多,需要注意。

圖片:艾康生物公眾號

病毒感染主要看淋巴細胞相關數據

1、淋巴細胞絕對值和百分率高說明病毒感染

化驗單上面顯示淋巴細胞絕對值和百分率增加其實就是說明淋巴細胞增多,淋巴細胞主要產生抗體來對抗病毒,所以發現它增高了的話,那就說明病毒感染了,需要抗病毒治療了。

圖片:艾康生物公眾號
圖片:艾康生物公眾號

2、中性粒細胞低於正常值也可能說明病毒感染

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如果低於正常值的話,同樣需要懷疑是病毒感染,其絕對值越低說明病毒感染到情況越嚴重。

【一般情況下中性粒細胞、白細胞在病毒感染時是無明顯變化的,但是也有例外】

圖片:艾康生物公眾號

單核細胞無法判斷是否細菌還是病毒但是能估計其發熱程度

單核細胞增多,並不能說明其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的,甚至可能是共同感染,單核細胞主要起到吞噬作用,其超出正常值越高,說明其發熱的程度越重,當然也可能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