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召開的全省國土綠化動員大會上,省委書記王建軍強調指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今天植樹造林,就是在爲子孫後代建水庫、錢庫、糧庫,就是在爲子孫後代積累永續享受的財富。”我們一定要按照這一要求,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種好今天的樹,造出明天的福,加快國土綠化提速升級步伐,讓青海成爲全國最綠最美的地方。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愛樹、植樹、護樹的好傳統,“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一共識和堅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一胸懷和定力,就是這一傳統最好的詮釋和弘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一執着追求告訴我們,各族人民、面向未來、奮力奮發,有多麼寶貴;目光如炬、久久爲功、綠滿山河,有多麼壯美。春風度崑崙,高原盼新綠,我們要把義務植樹作爲迎接春天最好的方式,全力以赴、植綠、播綠;年年植樹忙,今年不尋常。我們要人人作爲、不誤時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獻精神、功成必定有我的接力意識和功夫必須在我的沖天幹勁,在高原之上綠化國土、美化家園,全力打好我省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收官之戰。

近年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生態大省、生態強省面貌逐步顯現,一系列有力舉措讓青海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可謂生態建設,人人盡責;綠色發展,個個受益。但我們也應看到,青海的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築牢青海生態安全屏障的使命責任更加光榮艱鉅。可以說,在青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從未像今天這般緊迫,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也從未像今天這樣重要。

爲此,我們要充分認識“保護與發展並不矛盾、金山與青山可以雙贏”的實踐意義,把握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精神的傳承價值,領會“栽樹”與“乘涼”的辯證關係,在滿足當代人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同時,切實爲子孫後代負起重大責任,努力在協調發展過程與共享發展成果中彰顯蹄疾步穩大智慧,把青海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旋律越唱越響亮,讓大美青海、綠色家園新畫卷越來越靚麗。(作者:郝 煒)

作者:郝 煒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