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转行做导演,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周星驰以自身经历为蓝本,拍出第一部长片《喜剧之王》。

陈思诚靠导演身份跨界电影,开创了《唐探》的贺岁IP。

徐峥借从业经验首次执导,缔造了《泰囧》的票房神话。

就在昨天,已经靠演员身份,拿过无数影帝的黄渤。

终于将自己执导的处女作搬上了银幕——

《一出好戏》

虽然说黄渤在演员转行导演的领域,很难做到最佳。

但在这个「演而优则导」的道理,几乎已经被电影圈遗忘的时代,能够为自己的处女秀准备8年,实属难得。

早在2010年,身在剧组的黄渤,就和导演管虎讨论过《一出好戏》的剧本。

在这部新片的宣传期,他对自己的作品也感慨颇多。

「一直惦记著故事,别的导演不愿意拍,只好自己来了。」

「在电影行业收获很多,再用几年时间做一个想做的东西,其实也给自己设了一个坎,挖的坑特别大。」

从这些话里,不难发现他强烈的创作欲。

据说影片的剧本写废了十多个知名编剧,最后的成稿都是靠黄渤口述的。

那他的这部新片究竟怎样?

先看设定。

身负债务的马进(黄渤 饰),在公司团建的旅途中,突然发现自己中了6000万的彩票。

但此时巨浪袭来,所有人被困荒岛,与世隔绝。

于是一场围绕生存的喜剧就此展开。

孤岛求生的题材,并不算新颖。

在金钱和生命间取舍的论题,也是电影制造矛盾冲突的常客。

而《一出好戏》并没有局限于个体的成长与得失。

它利用我们常见的手段,构建了一个反乌托邦式的微缩社会。

流落荒岛人群的需求,经历了从生存到物质再到精神的三个阶段。

表面看这是一部神经病出没喜剧。

各个阶层人物的执念,上下颠倒的大船,歌舞升平的狂欢。

在表象设定的背后,实则隐藏深深的讽刺和隐喻。

很多时候,所谓文明只是人类兽性的遮羞布。

再看阵容。

影片主演包括:黄渤、舒淇、王宝强、于和伟、王迅等一众演技派。

只有小鲜肉张艺兴,在群星之中画风略显稚嫩。

虽说影片荒岛生存的设定非常考验演技,但几位老演员的表现却游刃有余。

彩票中奖的草根,寻求真爱的女文青,蛮横耿直的导游,腹黑阴狠的老板,仗势欺人的狗腿,在条件极端的环境中,都成为了推进剧情的关键。

让人欣喜的是,张艺兴在演技上并没有拖后腿,人物反转的呈现并不刻意。

但看完全片的杀姐,却暗暗不爽。

黄渤的一出好戏,本想暗藏深意,针砭时事,却在中途力道不足,整个拍拧巴了。

这就像一次本应酣畅淋漓的排泄,半路便秘,憋得满头大汗,尴尬难忍。

在剧情的节奏上。

影片设定的格局非常大,大到可以在孤岛文明的发展中,可以塞入通货膨胀、繁衍危机等诸多问题。

但这些支线却能占据大量的篇幅,让剧情节奏杂乱无序,重点不明。

不仅如此,时而突如其来,抖机灵般的小笑料,也让故事推进时快时缓,观众情绪难以集中。

能看出,黄渤对自己作品的珍爱,很多影响节奏的桥段,都没能忍痛割爱。

在人物的转变上。

片中社会形态的更替,无疑要靠演员推动。

虽说在凸显人物弧光时,演员的表演不存在问题,但剧情上的铺垫却尽显薄弱。

马进突然开窍,想出了逆转局面的对策,小兴(张艺兴 饰)反转黑化,通过毒辣的手段意图逆袭。

众多人物的转变,都没有前情人设的铺垫,让故事的展开时而莫名,时而生硬。

在主线的呈现上。

这里需要稍微剧透下,贯穿全片,直到最终战胜人类兽性的,其实是爱情。

但影片的爱情线写的实在太烂。

姗姗(舒淇 饰)和马进的感情戏,不仅占比极小,还暧昧不明。

两人从苦逼备胎和高冷女神的设定,几分钟就转换成了神仙眷侣,而且是女神倒追叼丝的反转!

看到姗姗因被抛弃,喝醉出丑时,杀姐不由感慨:这是哪个直男癌编剧,想出的YY意淫?!

除此之外,影片还致敬《2001太空漫游》,引用了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但配合这段BGM的却是一大段说教的独白,实在有些暴殄天物。

通过这部影片,杀姐也发现王宝强真的需要控制力极强的导演调教,他公鸭嗓式的表演,虽然能增添一点喜剧效果,但真的让人很出戏。

综上,黄渤这部电影没有媚俗,也拍出了格局和个人风格,作为一部处女作,可以说是成功的。

但他在整体的把控上,的确存在不少问题,野心太大,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著蛋。


一看剧情

故事讲究起承转合。

起。一群人出海团建,却由于海难流落荒岛,与世隔绝。为此,影片开篇为海难的发生做了铺垫——陨石,同时也为后面人们对于世界毁灭的猜测做了铺垫。

承。之后的很长一段,从小王带领所有人生存,到张总分裂出一部分人形成两个阵营,再到马进兄弟脱离张总再将大家所有人团结起来。这一大段篇幅讲述了一个社会的发展过程。

小王说,人生的目的就是生存、生存、生存。一开始,或者说在原始的社会,人类初初来到这个世界上,面对险恶的世界,无法预知的危险,灾难、贫瘠、饥饿,人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活著,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活著就可以。人们发明了火,昭示著人类文明的开始。那个社会,是靠体力决定的社会,要生存就得干活,谁能找到最多的果实谁就是强者,就有话语权。

张总的目的,是活得更好,这是在活下来之后人类更高的追求。于是他建立了规则,建立了社会秩序,人们开始交换物资,开始贸易,这个时候才真正有了人类社会。

马进带著小兴,运用专业知识发明了电,给黑夜带来光明,也给身处黑暗的人们带来希望和梦想,这是工业革命,是人类进步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是最具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故事到这里,人生的目的,从活著,到活得好,再到带著梦想地活著。

转。有人可能觉得天降大鱼是整个故事的转折,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转折是马进兄弟和小王一起看到大船开始,故事产生强烈的冲突。小兴代表了统治与虚假,小王代表了真实与反抗,而马进是游移在这两者之间的人性的思考。而剩下的则是不明真相的群众。

什么是真实。

小王兴奋地跟大家说游艇的事,却被当成疯子,正如被视为异端而烧死的布鲁诺、以及被软禁的伽利略。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统治阶层甚至会不惜泯灭良知、颠倒黑白,那时整个世界都倒过来了,愚昧的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自以为知道真相,却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真相」。

选择美好的幻境还是残酷的现实。即使是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岛,对于马进来说也是乌托邦般的存在,在这里他有权力,有钱(扑克牌),有爱情。他曾以为这就是仅剩的最真实的世界,可大游轮的出现让「真实」成为「幻境」。外面仍有世界,他所在的一切都不是现实,当回到现实中他将再变回那个一无所有的马进,这时候该如何抉择。

合。最终马进还是选择了残酷的现实。他烧毁了岛上人们赖以生存的大船残骸,对于其他不明真相的人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破坏。但破是为了立,毁灭是为了重生。最后马进将众人引导悬崖边,而自己不慎跌入海,他用生命完成了对众人的救赎,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好的故事还讲究一波三折。

一无所有的马进,天降彩票,结果遭遇海难流落荒岛。他不愿放弃一丝希望,百般尝试企图找到出路离开荒岛,但现实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无法撼动,最终只能眼睁睁看著彩票变成一张废纸,他再次一无所有。当他被打得鼻青脸肿,贫困又饥饿,人生到达谷底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鱼,他再次变得富有。当他有权有钱又有爱情的时候,突然大船打破了一切,真实变成虚幻,他再次被打回原形一无所有。

每一次转折都比前一次更有戏剧性、更具冲突性,这就是艺术。

二看细节

影片中有许多个极具艺术的瞬间。这里稍微截取几个。

第一个,海难发生的场景。面对100米高的巨浪,人类如同蝼蚁,小小的车船与巨鲸共舞,一起奔出海面,画面之壮观之震撼,令人心颤。

第二个,天降大鱼的场景。无数大鱼从天而降,原本一无所有的人瞬间变得富有,极具转折极具艺术。彩票的处理也非常新颖,很多电影里描写天降财富又得而复失,通常是中了彩票而彩票丢了、被毁了、被一阵大风吹走了。而马进手里的这张彩票却是眼睁睁看著过期了。彩票就是马进的希望可视化,期限一天天接近,希望被一点点抽走,上帝给你关了扇门,又为你开了扇窗。天降大鱼如同甘霖。

第三个,游轮出现的场景。豪华游轮,伴随著彩灯和礼花出现。那样的华丽,就像一巴掌狠狠地打在岛上众人脸上。他们以为世界毁灭了,其实世界还好好的,他们以为自己就是仅剩的全世界,其实世界根本连他们的所在都未曾察觉,对于世界而言他们犹如沧海一粟。伟大与渺小的冲突,现实与幻想的冲突,讽刺到了极点,也艺术到了极点。

第四个,小王被「疯子」的场景。小王在挣扎,一群人在压制,整个世界都倒过来了,但其实倒过来的世界才是正常的世界,桌子椅子在地上而不是天花板上。翻转的半截残船,也是一个极具艺术性的设置。

第五个,马进跌落悬崖的场景。一边是熊熊燃烧的巨轮残骸,如同地狱,代表毁灭,一边是亮著彩灯放著礼花的豪华游轮,如同天堂,代表救赎。马进,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在毁灭与救赎之间,微笑著下坠,甚至做了个跳水的动作。不由惊叹,这就是艺术。

三看人物

我主要想讲讲马进,但在讲马进时,还要讲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姗姗,一个是小兴。

小兴是马进「恶」的化身,代表了马进对世界的恶意。

马进说「每次看你被三叔打我都以为是最后一面」。从小就被压迫的小兴,能长成毫无心眼的傻白甜吗?但他一开始确实是傻白甜,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为什么?正如马进,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身背累累负债,被别人嘲笑被别人压迫,他不恨吗?他不会觉得不公吗?他会。但他为什么没有去报复社会?他对于生活已经麻木了,让他渐渐习惯到不知道恨,不知道该怎么恨。

所以不是没有恨,不是没有「恶」,而是被压抑在了内心最深处,直到彩票过期,才终于爆发出来。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耍我?与其眼睁睁看著希望破灭,还不如从不曾给过希望。希望越大,绝望越深,当初得到彩票时有多高兴,如今彩票过期时就有多恨。

于是小兴在这时候就开始黑化。他说要狠,要比所有人都狠。在挑拨小王和张总时进一步黑化,在隐瞒真相,说小王疯了时黑化到顶峰,甚至想要抛弃所有人,毁灭所有人。

相反,姗姗则是马进「善」的化身。

她永远美丽,像天使一样一尘不染,永远保持著笑容,即使有时候那笑容里充满苦涩。她不信任人,正如马进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好人,但这是他的毕生追求,他渴望著姗姗,却一直求而不得,在姗姗面前他极度自卑,因为艰苦的生活让他没有能力和姗姗在一起,没有能力没有信心向善。他追逐著六千万而与姗姗渐行渐远,与「善」渐行渐远。

那个与世隔绝的小岛是马进的乌托邦,是马进的梦,在梦中他可以拥有短暂的欢愉,去做个好人,他问姗姗,如果回去后还会在一起吗?姗姗阴差阳错地摆了手。再后来姗姗也说,如果回到外面的世界,两人应该会形同陌路。说明在现实中,他没有勇气甚至没有信心去做个好人。好人难做,好事难为。

而马进,是游移在善与恶之间,矛盾的人,是人性本身。

马进从海难中醒来后,第一时间是去寻找姗姗。但他准备出海,要去面对危险的时候只带了小兴。人总是希望被别人赞扬歌颂,希望当个好人,但很多时候善良很难,反而心机 阴狠 不择手段更能成事。马进在撒谎之后发现自己无法和姗姗在一起了,心如刀割,他痛苦 矛盾。当马进也「疯」了之后,善与恶终于正面对峙,他一度被恶支配,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善,他用生命完成了对所有人的救赎,留下了自己也留下了善。

片尾的彩蛋,小兴选择性失忆了,但还是活著。或许「恶」无法被消灭,那就学会控制它。

再来讲讲张总。(虽然很长,但还是想加)

马进是公司的原老,其实曾经的他也是有地位的,与张总是等级相当的同事,这些在小说中写了,但在电影中并没有表现出来。马进是社会一般工薪阶层的代表,他有挣扎有矛盾有服从也有反抗,机遇恰当他可以获得成功,但倒霉的时候他也可能跌落谷底。

而张总可以说是成功人士的代表。他懂得社会运行的规则,他知道掌握规则的重要性,他知道谁掌握规则谁就是主宰。

张总最大的特点就是冷静,除了刚上岛那几天有点混乱,他之后一直是冷静的。他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一直保持著上位者的气势。

前面大家都看得出来,不用多说,我想说说马进当权了之后。

马进那番澎湃激昂的话煽动了其他人,却没有煽动张总,他提出了质疑,但被姗姗驳回去了。大家跟著马进高喊「寻找新大陆」的时候,并没有给张总特写,我想,张总并没有和大家一起兴奋起来。

从那之后他开始沉迷酒精,出现在镜头时几乎都是拿著酒瓶不太清醒的状态。因为所有人都沉醉在马进「新大陆」的谎言之中时,只有他一个人的清醒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但在所有人看来却是「众人皆醒我独醉」(突然觉得又是一重反讽)。

马进的新大陆是谎言。即使他带领大家砍树,做支架企图把冲浪鸭撬起来,测风向记录天气做得有板有眼的,但这一切依旧是谎言。因为这个时候马进的彩票已经过期了,他不再相信世界还存在,但是他依旧喊出「寻找新大陆」的口号,因为他要给大家建立希望,掌握著众人的希望,他才能一直位于食物链的顶端。

其他人都被马进煽动了,一边相信著马进自己都不相信的外面的世界,一边跟著马进做无用功。小兴说一坨屎冻住了不咬破就是冰淇淋,马进说因为有了他们才有外面的世界。是的,外面的世界就是马进兄弟编织的冰淇淋般的谎言。别人不知道,但张总知道,他知道马进的六千万已经过期了,马进对外界唯一的执著的理由已经不复存在,他知道他们在说谎,但他没有戳破。他端著酒杯用微醺的眼看著滑稽的世界。所有人都穿著医院病人般的蓝白条纹,只有他没穿,一直没穿,只有他是清醒的。


一出好戏 真的是好戏。

从剧本来看,这出戏真的好大

从演员来看,有多位实力演员坐阵

那为什么电影口碑不太理想?

个人觉得因为剧本内容太过宏大,想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表达完整已经是件很难的事了,就更别提仔细了。

剧情的拐点太过生硬也是这部电影的硬伤。可能是黄渤初次当导演缺乏经验吧。如果只拍成一个公司的集体出游,遇难流落荒岛,之后人物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反转,这样或许效果会好一些。


我认为这出好戏主要将经济的发展融入于一个剧情当中,以喜剧为背景,将经济学当中的人性,动机体现的淋漓尽致。


人性的自私,一出自私的好戏


一出好戏,只能说是一种骗人圈钱的把戏,看了一次直接睡著了,到现在都在后悔,直接发誓再也不进电影院看黄渤演的电影,包括这次春节挡。


整体感觉戏的节奏太紧,太过于追求好莱坞教条书式的剧情布局,而忽视了剧情本身的自然发展,从头到尾都一直在吼,有张无驰,但作为黄渤首次拍戏,还是可以谅解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