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反應堆為動力的家用轎車,能不能造出來?


核動力汽車已經有了呀,不要說現在的技術,早在1958、1959年的時候就有Simca Fulgur、阿貝爾Symetric和福特Nucleon這些概念車出現。

在2009年的時候,凱迪拉克還推出了Cadillac WTF概念車,這款概念車相比之前不成熟的設計極大地推動了核動力汽車落地的可能性。WTF是取自World Thorium Fuel的詞首字母,意思是釷燃料。

釷在覈反應中可以轉化為鈾-233,也就是原子燃料,以此產生電力來驅動車輛電機。1噸釷可以釋放相當於350萬噸煤炭所蘊含的能量,換算下來,8克釷燃料即可驅動汽車行駛155萬公里。

去年年底的時候,奇瑞還因為商標註冊中提到了核動力汽車引起了廣泛關注。不過後來證實這只不過是文字遊戲而已,並沒有實際投入研發運作。事實上從世界範圍看,核動力汽車到現在還只是概念而已。在100年之內「發動機」不需要保養、不需要補充燃料的遠景還很難實現。

我們就拿核動力航母來說,建造一個反應堆需要的因素很多,不僅僅是材料的收集,場地的安全性與隔離性也同樣重要,要知道核燃料的放射性是非常危險的。雖然汽車不需要這麼多的反應堆來推動,但如何做好有效隔離會是一大難點。

其實不僅僅是汽車領域,核動力在飛行領域也是一大空白,上世紀蘇聯在覈動力轟炸機領域也曾投入了大量的經費,但因為上述原因,沒有成功。

除了以上這些,核資源可是非常珍貴的,放在汽車這種需要大量鋪貨的產品上並不合適。而且就使用情況看,一款車只要能滿足綜合續航里程在500~600km就能滿足日常使用需求了。核動力汽車看似能行駛100年很吸引人,但噱頭大於實用。


拋開成本,目前的技術條件還不能造出適閤家用的核動力汽車。首先要解決和動力裝置小型化的問題,現在的核動力裝置主要應用於大型艦艇上,因為一整套系統的體積太龐大。其次要解決在狹小空間內的防輻射問,核反應堆就在身邊如何駕駛?還有如何保證在發生交通事故的情況下保證不會核泄漏?

難點很多但不代表將來不會出現,但是目前的情況來看核動力汽車還不適用



能生產出核動力汽車,但是不會生產出核動力家用轎車。

造價高,體積大,污染嚴重,有錢買沒命開。


理論上是可以的,就是體積稍微大些。這方面沒發展的原因主要是,那是核燃料啊,轉手就是臟彈原材料,怎麼控制,發生點普通交通事故就可能核泄漏。不可控因素太多,影響太大。所以核技術註定不能普及到大眾生活中去


Simca Fulgur,1958年生產


首先回答可能性:能

但是為什麼市面上沒有核動力汽車?

推薦你看這個視頻:備胎說車;汽車如果用核動力會怎麼樣(YouTube鏈接,看不了的話去微信搜)

這個視頻基本涵蓋了很重要的一些點:

  • 安全性差:核燃料具有放射性
  • 成本太高:生產民用核燃料花費大量資源
  • 報廢困難:核廢料處理困難

這個視頻講的很好,shout out to備胎說車


此外我還得補充一點,核燃料和石油一樣,也是有限資源,會用完的。

我已上講的所有核技術都是核裂變生能,核聚變產生能量又會是另一波問題,而且技術還不到位。


在人類目前已經掌握技術的前提下,這是不切實際的。提到的釷燃料實際上是釷-232,人們無法直接使用釷-232通過原子反應產生能源,但可以將其作為中間物質生成鈾-233,後者有望成為目前核電站主要核原料——鈾-235的替代品。

釷-232自然界就存在,與鈾相比儲量相對豐富,使用過後的廢料輻射相對較小,且不易於用作核武器的原料,因此釷元素在人類核能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潛力。

遺憾的是,無論是釷還是鈾,抑或是其它核能源,應用於汽車還真的只是天方夜譚。首先,藝術家描繪的小型反應堆現實中不存在,產生足以驅動一輛汽車所需能量的反應堆至少需要數十噸。其次,釷燃料輻射較少,但完全不等同於沒有輻射,人們目前根本無法找到某種材料,能在汽車這樣的尺寸和重量下隔離反應堆輻射至安全的程度。當然,核動力的安全問題也一定是人們擔心的,目前沒有技術能確保「核動力汽車」在意外事故中不產生致命的威脅……總之,以核能作為汽車的動力在當今是完全不可行的。

當然,現在的人類科技也不是數十、數百年前的人們所能想像的,而幻想恰恰是人類進步的源動力。也許在諾幹年後,當我們看到貼著「核動力後置,小心追尾」的汽車在面前駛過時,它真的就是核動力的

網路轉載,侵刪


月兔就是核動力的啊,熱核電池驅動,不比轎車大多少


不能,所謂的核動力現在還停留在燒開水,蒸汽動力階段,不要幻想任何核能推進。。再說可控核反應用的核燃料,臨界條件再加上個核輻射屏障,怎麼的也比個公交車還要大。不可能實現。


能生產也沒人敢開


能,並且以後的恐怖襲擊就多了一個選擇


製造核動力的汽車難度不大,可參考蘇聯核動力轟炸機,但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有效控制駕乘人員的輻射問題,有命造,沒命開,意義何在。/手動攤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