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天氣熾熱陽光耀眼,日本上空飛來一個戰機羣,多個戰鬥機護衛着居於中間的一架轟炸機,在廣島市上空盤旋了片刻後,突然加速離去。居於中間的那架轟炸機就是美國B-29,它在盤旋的時候,向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戰機羣飛離不久,伴隨一聲巨響,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升空,廣島核心區域已經化爲一片灰燼。

美國戰機投下的那枚原子彈名叫“小男孩”,那次爆炸也讓全世界的民衆知道,原子彈足矣毀滅一個國家。小男孩”爆炸後,前蘇聯卻並不高興,因爲他的對手美國有了毀滅武器而它沒有,經過幾年的努力,在1949年8月29日,前蘇聯於哈薩克的塞米巴拉金斯克試驗場,進行了RDS-1核武器試驗,並且取得了巨大成功。隨後,英國和法國也相繼成功的研製出原子彈。

西方列強均有了致命武器,這對第三世界國家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軍事威懾,因爲無時無刻都將受到核威脅。我國科學家們克服重重困難艱苦攻關,終於在1964年羅布泊的上空升起了蘑菇雲,自此我國也就是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美國用7年多的時間、俄羅斯4年多的時間、我國用了2年8個月的時間研製出了原子彈,這讓亞洲地區另一個大國--印度心裏很不平衡。特別是我國羅布泊的那朵蘑菇雲升起之後,印度有點慌了神,當年12月,印度到英國尋求幫助,向時任英國首相哈羅德·威爾遜提出覈保護的請求,可有核國家都不願搭理他。

求人不如求己,當時印度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決定自己搞建設來研製核武器。參照我國的研製時間計劃,印度核項目研究首席科學家霍米·賈汗季·巴巴聲稱,印度將在540天(18個月)內,造成原子彈。這個巴巴博士實力確實強勁,曾參加國際原子能機構會議,並在該機構內部擔任要職。創建了TIFR與Trombay原子能機構,爲印度核武的誕生奠定基礎,被人稱爲“印度核武器之父”。

但事情並非按照巴巴博士的預料發展。1966年,轟的一聲巨響牽動着全部印度民衆的神經,不是因爲原子彈爆炸實驗成功了,而是主導印度核武的項目負責人巴巴博士遇到了空難,死在了阿爾卑斯山。雖然當時印度的航空業比較先進,但是我們知道,印度一直有摔飛機的“傳統”,時不時就有戰機摔毀,所以巴巴博士很不湊巧遇到了多發性事故。

不過有個細節值得注意,當時巴巴博世乘坐的是一架波音707飛機,前往日內瓦參加國際原子能會議。在平時印度飛行員都能飛越這座高峯,可是那天偏偏就是沒有飛過去,發生撞山事故,機上117名人員全部遇難。所以,540天造出原子彈的計劃,印度沒有完全沒有實現。

作爲印度核武技術的扛把子,巴巴博士的突然離逝,讓核武項目受到重創,原子彈研製工作也因此一蹶不振,印度直到1974年才進行了一次地下核爆,當然,沒有成功。可印還沒來得及進行數據測算,美蘇兩位大哥就聞風而動,示意各國陸續撤走了在印民用核研設備。這一耽擱,足足使得核武計劃推遲了整整32年。在整個冷戰時期,印再也沒膽子進行核武試驗,否則將受到嚴厲的處罰。直到1998年,印纔在博克倫地區連續進行了五次地下核試驗,隨後宣佈從此擁有了核武器。在大喵看來,即使當時巴巴博士沒有遇難,印也不大可能在540天內搞出核武器,畢竟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三哥的大部分軍備,無論航母、戰機,還是導彈、大炮都是海淘的,在研發上面確實還差了一些,但是我們依舊不能小看了三哥,畢竟世界上將近200個國家,搞出了核武器的不超過10個國家呢。

文編:門無痕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