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张猛是我很喜欢的导演,作为一个93年的90后在商业片泛滥的今天,能够保持自己的初心,一直在小众的文艺片市场耕耘,这是非常令人佩服的一件事。同样是张猛导演的作品,为什么《刚的琴》备受好评,《阳台上》却遭到吐槽呢?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两部影片的风格不同

两部影片虽然都聚焦小人物的悲喜上,但是《钢的琴》更轻松、更幽默;它运用独特的视角把亲情、友情糅合在一起,以一种悲天怜人的姿态讲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有强烈的代入感,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它让人看到生活艰辛的同时,同时又非常清新、非常励志、充满鼓舞。

而《阳台上》不同,整部片子非常灰暗、压抑;取景地选择摩天林立的上海,却更多地把镜头聚焦在破败的坍圮之间,犹如让人贴了一块火辣辣、令人刺痛的狗皮膏药;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但这个成长却靠著弱者欺负弱者、变强需变坏为代价,这种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基调肯定不会被大众所接受。

两部影片的受众不同

文艺片本身就是一个小众的电影,一部文艺片备受好评的关键就是它能引起观众的共鸣。《钢的琴》显然受众更大一些,它不仅能够勾起同代人的回忆,同时也能给当下年轻人更多的鼓舞,有著很强的感染力和扩散力。但遗憾地是《阳台上》失败了,因为本就很少的受众中,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导演讲什么、表达什么。

一部影片的口碑靠传播,前者口耳相传、争相推荐;后者云里雾里、闭口不谈。所谓传播的力量,不就如此吗?

两部电影的演员功力不同

《刚的琴》中以王千源、秦海璐主演的实力派,带著一众老戏骨在影片中表演的行云流水、游刃有余。而反观《阳台上》,全片仅靠著一位影后周冬雨压阵,虽说演员们也很努力、付出颇多,但就演技方面和《钢的琴》相比还是差距蛮大的。很多场景,包括男主的配音都会让人有出戏的感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导演、以及两部影片的演员们都是非常认真地投入了,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本来就不是以「圈钱」为目的的文艺片,是好评,还是吐槽,交给时间吧。

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对不起,两部电影都没看过。没法评论。


2个构思,2种操作方式的结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