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宮闕 奉天行宮:鬼方分享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爲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它是中國目前僅存的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羣之一。瀋陽故宮博物院,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始建於1625年(明天啓五年,後金天命十年)。瀋陽故宮佔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築114座,500多間,至今保存完好,是一處包含着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古代遺址。在宮廷遺址上建立的瀋陽故宮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品中包含十分豐富的宮廷藝術品。

瀋陽故宮以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和濃鬱的滿族特色而迥異於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字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溯閣,以及鳳凰樓等高臺建築、“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

瀋陽故宮,原名盛京宮闕,後稱奉天行宮。清順治元年清朝移都北京後,成爲“陪都宮殿”。從康熙十年到道光九年間,清朝皇帝11次東巡祭祖謁陵曾駐蹕於此,並有所擴建。

瀋陽故宮按照建築佈局和建造先後,可以分爲3個部分:

東路——爲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於一六二五年開始創建,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八旗大臣辦公的地方。大政殿爲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築,殿頂滿鋪黃琉璃瓦且鑲綠色剪邊,十六道五彩琉璃脊。

中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等,於一六二七年至一六三五年建成,是皇帝進行政治活動和后妃居住的地方。鳳凰樓於1627年—1635年建成,是當時皇帝進行政治活動和舉行宴會的地方。中路爲清太宗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

西路——戲臺、嘉蔭堂、文溯閣和仰熙齋等,於一七八二年建成,是清朝皇帝“東巡”盛京(瀋陽)時,讀書看戲和存放《四庫全書》的場所。

清寧宮

清寧宮修在三點八米的高臺上,是五間硬山前後廊式建築,在東次間開門,寢宮和宗教祭祀連在一起,西屋內三面火炕和火地,窗從外關,煙筒設在後面,這是滿族的建築特點。

敬典閣

崇政殿外景 墀頭

崇政殿內景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圖文由作者提供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