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12年至1949年這38年民國歷史中,風流人物層出不窮,在北洋時代,奇人的稱號非楊度莫屬,他是一個令世人瞠目的奇人,一個誰當政也不能輕視的清客。

清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三(1875年1月10日)楊度生於湖南湘潭,和十八年後出生的毛主席同籍。這位少時便得清名的三湘才子,這位執政者的座上賓,這位黑白兩道都能擺的平的「老大」,在清末民初的政壇上,舉足輕重。

楊度,原名承瓚,字皙子;後改名度,別號虎公、虎禪,又號虎禪師、虎梵衲、釋虎。清末對立禮教派的首要人物之一。

戊戌變法期間,他接受康有為、梁啟超等改良派的維新思維,堅決反對帝國主義。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主編《中國新報》,宣佈《金鐵主義說》,建議君主立憲。同年,楊度又寫《我國憲政綱要應吸收東西各國之所長》和《施行憲政程序》兩文,與梁啟超的《東西各國憲政之比較》一同上奏。第二年,清政府將政治考察館改為憲政編查館,楊度任該館提調,參與沈家本掌管的修律作業。宣統二年(1910年),清資政院會議期間,楊度指出中國必須在法令上消除家族的各種特權,國家和公民之間,是直接的權利義務聯繫,國家對公民要有「教之之法」和「養之之法」,國家要給公民以「經營、寓居、言辭等等自在」,公民「關於國家背負責任」。這一名為「國家主義」實質上仍是「金鐵主義」的法令理論,遭到以勞乃宣為代表的守舊派的打擊。

從清末到民初,楊度一直是反對共和革新,然後是參與了袁世凱的復闢活動。他的君主立憲救國理論在實踐中處處受阻,最終完全破產。五四運動今後,工農革新運動的爆發使他看見了中國的將來。他長時間與李大釗等GCD人觸摸,徹底改變了他的世界觀。1929年秋,在嚴峻的白色恐怖中,他申請加入GCD,經黨的同意,成為祕密黨員,為黨做了許多有益的事情。1932年去世。

究其一生,楊度是一位典型的、成功的政客、政治上的不倒翁,一生政治觀點多次變化,從一個守舊派官僚變成一位GCD員,經歷了幾個時代的轉折和變化,可謂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政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