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系列解讀之十四
雷鋒精神為什麼具有深遠的影響
天津工業大學劉孜勤
2012年03月16日17:24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雷鋒精神為什麼具有深遠的影響--中國共產黨新聞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列印留言社區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

  編者按: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採取措施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這是時代的呼喚、人民的心聲,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思想道德基礎的一項重要舉措。  為深入解讀雷鋒精神的豐富內涵,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人民網理論頻道於2月29日起,推出「雷鋒精神」系列解讀報道。系列報道的第十四期文章,節選自劉孜勤所著、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雷鋒精神與中國》,對雷鋒精神為什麼具有深遠的影響,進行了闡述。  雷鋒只是一名普通的戰士,但他的事迹在中國家喻戶曉,學習他的活動也持續了四十多年,這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在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上,雷鋒這個普通的共產黨員、解放軍戰士能夠受到億萬人民的厚愛和崇敬,一項群眾活動能夠在這樣長的、複雜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排除各種干擾而保持生生不已的勢頭,確實很不多見。在人們克服困難、恢復經濟而奮鬥的60年代初期,在風雨如磐、世風日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大潮中,雷鋒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都是一個光輝的榜樣、一面鮮明的旗幟,是吸引、鼓舞、引導人民群眾和青少年奮發上進的巨大精神力量。同一切適應時代潮流、合乎人民群眾需要的事物一樣,雷鋒精神所以不斷發揚,學雷鋒的活動所以歷久不衰,就是因為它反映了時代的呼喚、人民的要求。  人們不禁要問,在這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泱泱大國里,雷鋒既沒有驚人的英雄壯舉,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迹,是什麼力量推動了學雷鋒活動在中國大地上多次掀起高潮並持續了幾十年的時間?  第一,雷鋒精神在一段時期內代表的中國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內容,是社會主義良好社會風尚的集中體現,反映了時代的呼喚、人民的要求,這是廣大人民崇愛他、學習他的原動力。  鴉片戰爭後,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火炮的攻擊下,越來越缺乏民族自信,民族精神、民族氣節跌落到兩千年以來的最低點,這種狀況直到1919年五四運動後才逐漸有所好轉。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不斷發展的過程,也是中國人民族精神得以振興的過程,中國人民求獨立、求發展的過程,也是我們求得民族精神富強的過程。共產黨人在革命序列中形成了我們民族中珍貴的革命道德、精神。共產黨人精神的開創,進而帶動了國家精神的構建和發展,這種帶動在今天,乃至將來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告訴我們,革命政黨在革命的過程中、尤其是革命勝利後,能不能又好又快的把自己所代表的階級精神、道德上升為民族、國家的精神道德,是考驗這個政黨成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然而我們必須承認,政黨的先進精神、道德上升為民族精神、國家倫理不是隨著革命的成功就自然完成的。在這個轉化過程中總會出現代表事件、代表人物。雷鋒就是這樣的一個代表。  樹立典型進行道德教育在中國社會有很深的傳統,尤其從宋代以來,就不間斷樹立典範人物,他們的共同特徵是:來自民間,承載道德(如《列女傳》《二十四孝》)。每當社會出現道德危機的時候,就會出現道德英雄,「然而,1949年以後的中國社會,卻出現了一大批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的英雄模範人物。他們來自民間,出身於普通的受剝削、受壓迫的勞動人民家庭,他們大都出生後沒幾年就解放了。他們的特徵是:階級立場鮮明、堅定;對共產黨、毛澤東充滿真心嚮往,因此願意完全徹底地獻身於這個偉大的事業。他們沒有過人的本領,也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多為普通的工人或是解放軍。他們工作起來都極為努力,忠於職守,並為自己能夠很好地履行責任而感到由衷的驕傲與自豪。他們懷著極大的熱情學習毛主席著作,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並不斷督促自己提高覺悟。他們極為自信,決心克服一切物質上的困難,不因自己是體力勞動而覺得低賤,因為他們有著高貴的品質和令人欽佩的精神。雷鋒精神是他們最有代表的一個形象。」  雷鋒是受共產黨人革命道德教育成長起來的,同時又在新中國建設實踐中鍛鍊出來的典型人物,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對接的光芒與力量,通過雷鋒充分地體現了出來。雷鋒是我們黨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革命道德由政黨倫理向民族、國家倫理升華的一個關鍵人物,或者說,雷鋒精神是共產黨人完成了政黨倫理向國家倫理升華的一個最為典型的代表。雷鋒的出現滿足了人們的道德感知和需求。雷鋒就是當時人們道德追求的一個可親近的範式,群眾心中的道德表露得到雷鋒這個形象的生動闡釋後,在迅速得到民眾的廣泛認可的同時,也成為群眾自身道德的一種自覺追求。雷鋒這個典型的產生,標誌著從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開始形成的社會主義道德逐步趨於完善,雷鋒精神是那個時期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的一面旗幟。  第二,黨和國家幾代領導核心對學雷鋒活動的關心和倡導是學雷鋒活動持續開展的巨大推動力。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領袖人物是實現一定歷史任務的發起者和倡導者,是實現一定歷史任務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對歷史的發展進步有重大影響。可以說,我們黨的幾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都在社會主義不同歷史時期分別發出向雷鋒學習的偉大號召,他們根據不同階段不同任務的要求,所發出的倡導都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及強烈的時代特徵,在學雷鋒活動中發揮了不盡相同的歷史作用。  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毛澤東為學雷鋒活動開了先河。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雖然只有短短的七個字,卻拉開了我國群眾性學雷鋒活動的序幕。它不僅僅成為60年代全國性學雷鋒活動的首倡,而且對40年來的學雷鋒活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次學雷鋒活動是40年來學雷鋒活動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40年學雷鋒活動的原動力。此後,3月5日成為人們紀念雷鋒的重要紀念日,3月5日成為人們心中的「雷鋒節」。  黨的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為遭到歪曲的學雷鋒活動起到撥亂反正的重要指導作用。「文化大革命」時期,林彪、「四人幫」為了達到他們的目的,對雷鋒精神進行了肆意污衊、歪曲、篡改,全民性的學雷鋒活動遭到嚴重的干擾破壞。粉碎「四人幫」後,由於受到「兩個凡是」錯誤方針的影響,使黨在政治、思想、組織路線上等各方面都受到了阻礙。這時,針對當時人們還沒有徹底擺脫「四人幫」對雷鋒精神扭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鄧小平深刻指出:「雷鋒叔叔不見了」、「人民需要雷鋒」。這句言簡意賅的話,對恢復學雷鋒活動,正確理解雷鋒精神起到了很大作用。後來我們党進行了艱苦的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思想上的撥亂反正,使得雷鋒的本來面目得到恢復,雷鋒精神重新放射出奪目的光彩,學雷鋒活動也開始重新走上正確的軌道。  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為新時期學雷鋒活動的深入開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並且在這一輪的學雷鋒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其他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舉措、新形式,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重新構建工作也在新一輪學雷鋒活動結束後開始了新的探索。  我們必須承認,學雷鋒活動能夠轟轟烈烈開展是與黨中央幾代領導核心的倡導密切相關的。歷史告訴我們,黨的幾代領導核心在不同時期對雷鋒精神作出了最好詮釋,準確預見了時代與人民的需求,為全國學雷鋒活動不斷指明方向。前三代領導核心對學雷鋒活動所發揮的作用在各個歷史時期雖然不盡相同,但他們所形成的巨大合力共同推動了學雷鋒活動的深入發展,成為了學雷鋒活動不竭的巨大推動力。有的人可能問了,作為新一代領導集體核心的胡錦濤同志難道就沒有關注過雷鋒精神嗎?當然有!1993年3月4日,胡錦濤曾在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30周年大會上做過向雷鋒學習的重要報告。所以我們說學雷鋒活動同我們黨幾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斗有著密切的關係。  (節選自《雷鋒精神與中國》,劉孜勤著,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  

  

  【系列一】學雷鋒:新時期一個深邃的文化治國課題  【系列二】孔慶東:在中國聖賢譜系中考量雷鋒精神  【系列三】龔云:人類道德英雄:雷鋒精神與時代同行  【系列四】田辰山:新形勢開展學雷鋒活動的重要意義  【系列五】張頤武:超越「道德焦慮」雷鋒的當下意義  【系列六】張國祚:為什麼雷鋒精神具有永恆的魅力?  【系列七】歐陽康:賦予雷鋒精神時代感避免形式化  【系列八】楊金海: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要有新理解新舉措  【系列九】辛向陽:雷鋒精神大美的力量勿以善小而不為  【系列十】齊勇鋒:雷鋒精神中華民族核心價值的文化符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