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官德」建设需要「三驾马车」拉2011年08月31日  来源: 新华网

安传香一段时间以来,与官员有关的各类「门事件」频繁发生、各种「雷语」层出不穷,涉及领导干部的「花边」新闻甚至比娱乐八卦更加吸引大众眼球,严重丑化了公众对官员群体的认知,极大地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公权的信任度。从那些深陷舆论漩涡的官员身上,我们看到了「官德」缺失所结出的「恶果」。所谓「官德」,乃是为官者的职业道德,是官员的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掌管著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权力,地位特殊,肩负著党和人民的重托,其言行举止具有放大效应和示范效应,对社会价值取向、社会公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其「官德」如何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百姓福祸。这也是古人所说的「治大国者先治吏」、「吏治则国治」的深刻内涵。令人痛心的是,当前官员「官德」缺失现象日益凸显。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官德」缺失已成为腐败屡禁不止的重要诱因,不断突破老百姓心理承受的底线,令人忍无可忍。《荀子》有云:「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因此,对部分官员的「官德」失范行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入探究其成因,对症下药,铲除其滋生的土壤、泛滥的温床。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非常重要,也非常复杂,不是谁的「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以笔者之见,「官德」建设需要「三驾马车」来拉:既需要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更需要从制度机制上强化约束,还需要社会监督予以辅助。只有把官员自律与制度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内外兼修,才能实现「官德」提升,促使领导干部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首先,要大力提升官员的道德素养。纵观各类「门事件」中的官员主角,都是自身道德修养出了问题,美丑不分、善恶不辨、是非不清、寡廉鲜耻。大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决策者、执行者,要经常「仰望星空」,跳出「小我」看问题,始终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个人看轻一点,把名利看淡一点,慎微、慎独、慎交,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其次,要靠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道德约束不了权力,权力只有用权力来约束。」 而「官德」的核心问题就是用权,「官德」缺失就会造成权力滥用、腐败滋生,那些被绳之以法的贪官污吏哪一个不是先失了「官德」底线?因此,只有从制度上筑牢堤坝,建立一套规范、一个体系,包括选拔机制、养成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等,才能使道德「软约束」获得制度「硬杠杠」的威力,让官员不敢贪、不能贪。再者,离不开社会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在网路时代,「网友曝」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强大杀伤力的非正常举报方式,对官员言行具有很强的震慑作用。因此,创造条件让群众能反映、会反映、敢反映官员的失德行为是迫使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如果将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领导干部的侥幸心理必然大打折扣,必会更加自重、自醒、自警,从而自觉加强「官德」修养,严于律己,防微杜渐。总之,「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中,领导干部的自觉能动性是内在动力,制度约束是根本保证,社会监督是有效配合。只有将三者统筹运用,打造出「官德」建设的「三驾马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官员的「官德」水准,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高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