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虚是在心气虚的基础发展加重,在用药上,也是在补气的基础上加上温阳祛寒、通经行痹的温阳散寒中药。

临床上因心阳虚衰明显,急则治标,在组方用药更会注意温阳散寒,如常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炙麻黄、熟附子、细辛),桂甘龙牡汤(桂枝、炙甘草、煅龙骨、煅牡蛎),参附汤(红参、熟附子),当归四逆汤(当归、赤芍、桂枝、细辛、炙甘草、木通、大枣)等方是最常用的有效方剂。

平素温阳,日常生活注意保暖,预防风寒侵犯,慎食生冷蔬果,冰冻饮料等食品。现介绍简单保健方给大家:

1、红参5-10克、鹿茸5-10克、炖瘦肉服,每周1-2次。红参是补气首选药,鹿茸补肾阳、益精血,是心阳虚的食疗最佳配伍。若食后口干,可将红参改为西洋参。

2、肉桂1-2克,西藏红花1-2克,红糖适量开水泡服,可起到温阳、养血、活血的作用。

3、艾炙足三里穴、关元穴、内关穴,有温阳通经强壮作用。

方法还有很多,要达到保健治疗作用,平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禀赋,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注意饮食,睡眠,服用合适的中药或食疗方,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适当晒晒太阳,多些户外活动,增强机体的活力,便起到补益心阳的作用。

若心阳衰竭,出现心痛、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神志模糊或昏迷的危重症,要立即中西医抢救,不能耽误时间。若患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的朋友要多加留意,但不能平日过多忧心,宜乐观,谨慎重视便可。抢救用药,本文不作讨论。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