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33.jpg

 

每一年在地的新庄人最期待的应该就是农历四月三十日及五月初一日,这两天新庄的家家户户皆会摆香案,迎接新庄地藏庵遶境队伍的到来。
新庄地藏庵主祀:地藏王菩萨,但是「新庄迎热闹」迎的却不是地藏王菩萨圣诞而是文武大众老爷,那文武大众老爷是谁呢?


「文武大众老爷」的由来
相传「文武大众老爷」是只因战乱械斗而亡的民众。「文大众老爷」指未参加战争、械斗,贫病路倒的死者;「武大众老爷」同为黑脸,但面容为武人脸孔、长须身著武官冠袍,是因械斗、战乱而亡的亡者,在地方上信徒视「文武大众老爷」拥有审判、缉拿、号令群鬼的神格新庄人的信仰中,文武大众爷被认为是管理群鬼的鬼王,并拥有审判、缉拿、号令群鬼、裁断阴阳两界恩仇,赏善罚恶的司法神格。因此在新庄民众心中,「文武大众爷」被赋予如城隍爷般阴间司法神的神格。既然拥有与城隍爷一样的神格,驾前便拥有了范谢将军、文武判官、阴阳司等部将。


俊贤堂官将首
在热闹的队伍中真人所扮阴阳司的前面会看到三人或五人或九人的阵头,那是「官将首」,一个发源于新庄地藏庵的阵头。早期信众『打八将』是为酬谢神恩、还愿装扮,并无组织及相关喊班请神科仪。到了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陆军少将周汉仪来台,找寻挚友黄秋水先生,当时黄秋水先生也是『打八将』的成员,因众八将只还愿随行,并无喊班降神要领,因此特告知黄秋水先生其家乡地藏王菩萨驾前增、损二将的名讳,并将符法及阵法传授于黄秋水先生。终于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正式成立"官将首",有了喊班、将首开光的仪式。民国三十八年创立时仅只有一损、一增的编排。但是隔一年(民国三十九年)黄秋水先生便加入一损二增的队伍编排,使得阵法有了非常美观的视觉效果。

 

(注)打八将:新庄耆老俗称的还愿将脚。


新庄地藏庵遶境路线有三条
新庄地藏庵分三区绕境,分别是新庄街、中港厝、头前庄,但其实早期遶境只有一条路线,早期遶境是在新庄国小集合,先进中港厝,再绕头前庄,最后才走新庄街,这样的路线暗访及正日皆一样,但因遶境过程中家家户户皆摆设香案,又有交陪的友社赞境,因此往往皆是日夜交替的在遶境。后因中港厝及头前庄户民俱增便要求新增一条遶境路线来绕中港厝及头前庄,所以民国六十三年便区分两条路线,新庄街一组、中港厝与头前庄一组,但民国八十四年时再度因户民俱增而再区分两条路线,而演变至今的三区绕境。


在新庄街官将首前面独有的先锋-新庄街虎爷会
虎爷会最早是为了统整凌乱的『官将脚』,使『官将脚』可以有个组织来完成护卫文武大众老爷的任务,民国五十二年至五十四年由简荣炉先生担任白鹤童子提灯,民国五十五年起由胞弟简荣渊先生担任,当时仅一人担任白鹤童子替文武大众老爷开路,而后因黄秋宗先生和李咏祺先生相约打将担任白鹤童子及虎爷将军,民国八十五年便制作了白鹤童子、虎爷将军、青龙将军等衣服及甲群于暗访时三人成伍,便形成了「官将先锋会」。演变至今新庄街虎爷会的官将已从三人新增至八人,分别是白鹤童子、如意童子、老虎将军、二虎将军、青龙将军、小龙将军、左班排爷、右班排爷,八位将首又以虎铡将军为首,故称新庄街虎爷会。成员也包含自发性还愿的将脚。


今年头前庄出现了新的将团-董爷厅刑部堂
董爷厅所指的乃是新庄地藏庵的董大爷厅,将爷们手持的刑具是董大爷厅的刑具,因有八位将爷故称八将。许多人好奇这八位将爷的由来,依小编了解只知道是由董大爷厅两边的壁画所发想出来的将爷,暂且称作差役并无特定角色。因董爷厅刑部堂今年出军头前庄,因而误认是头前庄的将团,其实是因今年的总炉主落在头前庄,所以才出军头前庄,想要明年看董爷厅刑部堂的将爷,记得先注意一下总炉主在哪一区喔,因为董爷厅刑部堂是跟著总炉主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