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皮膚,美麗生活!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小字,關注「皮膚科醫生」,瞭解最專業的皮膚健康科普知識!

———————美麗分隔線———————

春天的花兒已經開了,夏日艷陽馬上來襲,防曬成為刻不容緩的話題,但市面上這麼多防曬產品,該如何來正確選擇呢?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來自AAD美國皮膚科學會的建議, 學會正確選擇防曬產品!

正確選擇併合理使用防曬產品能幫助減緩紫外線所造成的皮膚光老化現象和降低皮膚癌的風險!

AAD美國皮膚科學會建議消費者選擇防曬產品的三個主要特性:

  1. 防曬指數不低於SPF30

  2. 使用廣譜防曬產品 – 能同時保護皮膚免於UVA和UVB兩種紫外線的傷害,也就是我們看到的SPF和PA指數

  3. 耐水性 - 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遇水後的功效穩定性,維持40到80分鐘,但在游泳和大汗、擦汗之後,還是應及時補充塗上防曬產品。

紫外線對皮膚的影響有多大?UVA、UVB、UVC有何不同?

光線中可分為紫外線、紅外線、可見光線3個部分,而紫外線又可分為UVA、UVB、UVC三部分。其中UVC因為波長較短,在大氣中就已經被臭氧層給吸收、散射掉了,所以無法到達地面UVB的波長居三者之中,波長僅能達到皮膚的表皮而波長較長的UVA,會深入皮膚的深層,傷害皮膚的真皮層,而造成皮膚老化。

什麼是SPF?PA又是什麼呢?

  防曬品大多標有SPF或PA,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是顯示防止UVB傷害的防曬效果數值,PA(ProtectionUVA)則是指防止UVA到何種程度的指標。

  一般人對SPF較熟悉,不過由於皮膚醫學專家不斷提出警告,強調UVA雖然不易曬傷皮膚,但會引起皮膚光老化及病變,所以PA標示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SPF防曬係數的數值適用於每一個人,其計算方法是:假設紫外線的強度不會因時間改變,一個沒有任何防曬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陽光下20分鐘後皮膚會變紅,當他使用SPF15的防曬品時,表示可延長15倍的時間,也就是在300分鐘後皮膚才會被曬紅。

PA則是1996年日本化妝品工業聯合會公佈的「UVA防止效果測定法標準」(UVA是肌膚光老化的主要兇手),這是一種日本防曬指數測量標準,測試標準為2 - 4小時陽光照射後皮膚持久性黑色素沉澱(PPD)的穩定指數。自從2013年1月, 日本化妝品工業聯合會將PA防護程度分為四級, 分別為PA+,PA++, PA+++,PA++++。 「 + 「字越多, 防止UVA 的效果就越好,有效防護時間也就越長。

使用防曬產品的正確方法

  • 塗抹防曬霜10分鐘後再外出。因為防曬霜塗抹後需要經過一些時間,才會被皮膚吸收和發揮作用。

  • 每隔2~3小時塗一次防曬霜。

  • 在陽光很強的天氣外出,最好戴上帽子、太陽鏡或打遮陽傘。

  • 使用防曬霜和隔離霜以後該如何清潔?

    防曬霜中通常分為物理防曬與化學防曬,分為有機防曬劑與物理防曬劑兩類。有機防曬劑和紫外線作用,改變紫外線波長,使原本對肌膚有害的紫外線,轉變為無害,因此本身的化學物質並不會對肌膚帶來影響,用普通潔面產品就可以了。

    防曬霜和隔離霜的區別:

    選用物理防曬劑的防曬霜,主要是靠折射原理來阻擋紫外線,當中的粒子可能會附著皮膚,堵塞毛孔,因此與有機防曬霜相比,需要仔細清潔。

    而隔離霜就尤其需要清潔,作為彩妝產品,能夠修飾面部瑕疵,因此需要卸妝油卸妝,之後再使用潔面產品,這樣才能更好地清潔,以免殘留。

    轉自賽諾秀

    ———————美麗分隔線———————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