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地學大事記

  1954年開始發掘的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座落在西安東郊滻河的二級階地上。這證實我們的祖先早在6000多年前,已知道選擇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生活。

  我國最早的編年史書《竹書紀年》中,載有夏代帝發七年(約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以及帝舜時期「地坼及泉」,夏桀末年「社坼裂」的現象,此為我國最早的地震記錄。

  夏代,我國人民已會鑿井汲水。

  周初,曾繪製洛邑一帶的地圖。

  西周初年,《詩經?豳風?七月》記載了7個月中的自然現象和農事活動。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生動地描述了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陝西一帶地震引起山崩及地殼變化等現象。

  《周禮地官》:「以天下這地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以教稼稿樹藝。」反映了當時的地理和土壤知識。

  《列子?湯問篇》有關於台灣的最早記載。

  《周易?經夬(guài)傳》,「澤中有火」;《周易?經豐傳》,「火在水上」。表明我國早在商周之際可能已發現天然油氣苗的燃燒現象。鹽」。

  《淮南子?人間訓》記載,公元前219~215年,秦開鑿了靈渠,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西漢楊雄的《蜀都賦》記載了公元前一世紀末四川有「火井」,說明西漢時我國人民已發現天然氣井。

西漢時成書的《爾雅》中的《釋地》、《釋丘》、《釋山》、《釋水》等篇,對地理和地質現象作了一些記載和分類。

從西漢早期的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公元前168年左右的兩幅地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圖。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我國甘肅、新疆到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陸路交通——「絲綢之路」。依據張騫實地考察西域報告寫成的《大宛列傳》,是研究西域地區歷史經濟地理、自然地理的重要史料。

司馬遷的《史記》中的《河渠書》為我國較早的水文地理著作;《貨殖列傳》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經濟地理著作;《朝鮮列傳》及《大宛列傳》已涉及外國地理。

《前漢書》有關於河流含沙量概念的較早資料,「水情就下,行疾則刮除而梢深,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六斗泥」。

《漢書?地理志》記載,漢武帝時,我國與朝鮮、日本間的海上交通已相當發達,我國海船還自廣東一帶出發遠航至現在的印尼、緬甸、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地。

《後漢書?地理志》引《異物志》:「漲海(即南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把南海諸島稱作「磁石」。三國時萬震在《南州異物志》中也有:「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淺而多磁石。」康泰《扶南傳》載:「漲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盤石,珊瑚生其上也。」表明我國對南海諸島形態和成因早有相當精確的認識。

王充《論衡》,「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大小滿損不齊同」,認為潮汐與月亮運行有關,同時解釋了錢塘江涌潮的成因,大地構造動力來源。

《漢書?地理志》是我國最早的沿革地理和有關人口統計的歷史資料。

《後漢書?張衡傳》載,公元132年張衡創製「地動儀」,為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器。張衡還在《溫泉賦》中指出,「有疾癘矣,溫泉治矣」,認為溫泉可以治病。

東漢劉珍《東觀漢記?地理志》有我國最早的有關石灰岩溶洞的記載。

陳壽《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載,公元230年,孫權派遣衛溫、諸葛直二人,率士兵萬人浮海達夷洲(即今台灣)。

三國時沈瑩著《臨海水土志》,記述台灣的地理位置、氣候地形和居民的生活習慣,為台灣史地的首次記錄文獻。

酈道元《水經注》十六卷載,晉裴秀著《禹貢九州地域圖記》十八卷,縮制《方丈圖》,提出繪製地圖的六項原則: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其中包括比例、距離、方位等製圖的科學原則,首創地圖繪製理論。

東晉葛洪《抱朴子》,列舉礦物丹砂、雄黃、雌黃、雲丹、石英、磁石、白礬等20多種;另一著作《神仙傳》,提出了「東海三變為桑田」的海陸變遷思想。

公元416年,東晉高僧法顯著《佛國記》(又稱《法顯傳》),提供了研究中亞和印度等國古代地理的重要資料。

《宋書?謝庄傳》,「制木方丈圖,山川土地各有分理,離之則州別郡殊,合之則宇內為一」。木方丈圖即木刻地形模型,是我國最早的地形模型。

《隋書?流求國》載,公元607年和609年,隋煬帝先後兩次派人到台灣。

《隋書?經籍志》載梁有著《地境圖》,文中把找礦與地表植物聯繫起來,是應用生物地球化學方法找礦的萌芽。

唐高僧玄奘於公元629~645年期間旅行中亞和印度等地100多個國家,於公元646年寫成《大唐西域記》首次報道了帕米爾高原的地理面貌,是研究西域史地的重要文獻,在世界地理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舊唐書?天文志》載,公元723~726年,由僧一行主持,在世界上第一次實測了南北不同地點的日影長短,並測出地球子午線一度之長為151.07公里。

四川涪陵地區長江河床中的白鶴樑上,刻有作為水文觀測標誌的石魚圖案,還刻有歷代枯水水位記錄,是我國最早記載、時間最長的水文觀測記錄。

唐代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高石中猶有螺蚌殼,或以為桑田所變」,對化石本質有了比較正確的理解。

徐松《西域水道記》引杜環《經行記》,公元751年,杜環觀察並描繪了冰川景觀,以及山谷冰川的增長、消融季節性變化、冰蝕地貌等,並記載在《經行記》中,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冰川學文獻之一。

唐貞觀9年(公元635年),唐侯君集、李道宗路過黃河河源地區,「閱月,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詳細記載全國各州縣的沿革、地理、戶口、貢賦等情況,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全國地方志,是我國方誌的代表作。

公元976~984年,北宋樂史編成《太平寰宇記》200卷,記載了全國各地的地方志、人物、物產和風俗等資料。是宋代重要的地理著作。

公元993年,即北宋淳化四年,製成有名的淳化《天下圖》,史稱用絹100匹。

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對地理學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南宋鄭樵(1104~1162)於公元1150年著成《通志》200卷,其中《地理略》、《都邑略》為重要的沿革地理著作。

朱熹(1130~1200)在《朱子語類》中說:「常見高山有螺蚌殼,或生石中。此石即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卻變而高,柔者變而為剛。」提出了有關化石來源、形成過程的見解。

杜琯在《雲林石譜》中對湖南湘鄉石魚山及隴西龍川魚化石,以古生物學的觀點,作了精彩的說明。

沈啓(qǐ)《吳江水考》卷二記載,1120年,宋代在吳江上立「水則碑」,碑上有刻度,用來測量水位,並刻有歷年水位變化。

南宋地理學家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吳船錄》詳述記錄了各地交通、城市、山川、氣候、植物等,描述了長江三峽、桂林峰林和30多個岩溶洞穴等。

《元史?天文志?西域儀象》載,1267年,扎魯馬丁曾製作天文、地理儀器7種,其中木質地球中有7分為海水,著綠色;3分為陸地,著白色,並以方格度距離,是現代地球儀的前身。

《元史?地理志?河源附錄》載,1280年,滿族旅行家都實考察了黃河河源區。

成書於1303年的《大元大一統志》卷542載,「延川縣西北八十里永平村有一井……」,表明在此之前陝北地區開鑿石油井採油。

1311~1320年,元代朱思本繪製了長寬達 7 尺的全國地圖——《輿地圖》。

《明史?河渠》載15世紀初,白英重開大運河山東境內的會通河一段。

《明史?鄭和傳》載,1405~1433年間,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開闢了我國到東非的航路。

沈啓《吳江水考》載,1564 年,沈啓對湖水的侵蝕搬運作用作了觀察,提出防止湖水侵蝕的方法。

李時珍《本草綱目》於1596年出版,載有岩石、礦物和化石共160多種,並對礦物和溫泉作了分類。

1607~1640年,徐霞客著有《徐霞客遊記》,是我國古代重要的自然地理文獻。

清初顧炎武(1613~1682)著《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把地學知識用於改造社會的實踐,為我國古代重要經濟地理著作。

1678年,地理學家顧祖禹(1631~1692)著成《讀史方輿紀要》,集我國歷代沿革地理之大成,為研究歷史沿革的地理名著。

地理學家劉繼莊主張「經世致用」,在《廣陽雜記》中提出地理學研究應打破舊傳統,方輿之書要「詳於今而略於古」,並進而探求「天地之故」的見解。

地理學家孫蘭,在其所著《柳庭輿地隅說》中,提出解釋各種地貌產生、發展的「變盈流謙」說。

  1683年,郁永和著「采硫日記」,記述了台灣海峽、澎湖和台灣的大屯火山、颱風等地理情況。

  清代康熙年間,於公元1708~1718年在全國進行了空前規模的大地測量,測定了630個經緯點,繪製了著名的全國地圖《皇輿全覽圖》。

  1755年,清代汪鋒辰著《銀川小志》,記載了地震發生前井水渾濁、群犬狂吠等前兆,是有關以動物異常預報地震的科學史料。

  李榕《自流井記》記載,清代四川地區工人已初步掌握了地下岩層的分布規律,並找到了綠豆岩和黃姜岩兩個標準層,表明我國已建立起最早的地下地質學。

  徐松《西域水道記》把新疆分成11個受水體(湖泊),以水道為綱,詳細記載了各流域的地質、地貌、新構造運動、礦產、城市等,是我國歷史上比較全面地敘述新疆地理的著作。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