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目前發行的信用卡都是由各大銀行發行的,為什麼沒有其他商業機構獨立發行信用卡?(例如美國零售巨頭西爾斯曾發行「發現卡」、美國運通卡等)


謝謝鄭文婷的邀請。

我認為這是監管政策。但具體要去查詢。如果沒有具體政策,可能是由於玻璃天花板或者中國的實體經濟中的企業沒有覺得能夠得到更高的利潤。信用卡本身是否有利潤,就是銀行現在幹得也很費力,其他經濟體可能不見得能夠得到更豐厚的利潤。資本是有限的情況下,還是投入到自己更有把握的事情會更好。西爾斯發卡可能是其業務的一種延伸。運通卡也是個特例,實際上國際上非銀行機構發卡的案例也不多,更多基於非經濟的角度吧


新政似已放開,但也沒有直接提,只是換了個名詞(銀行→發卡機構),目前還沒有非銀行機構試水的消息,很期待。

京東白條閃付弄了個信用卡模樣的東西,其實套的還是實體銀行儲蓄卡的皮,這個還不能算


其實已經有類似的商業機構這樣做了,最典型的就是支付寶。

要知道,支付寶和銀行是屬於不同類型的機構,而這樣機構形成的徵信信息,也是不同的,比如銀行的徵信信息參考,就是央行的徵信報告,而支付寶的信用信息,主要就是螞蟻信用,雖然螞蟻信用也會參考一些銀行的信息,但是畢竟兩家是不同的機構,兩者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獨立的。

而支付寶的「信用卡」,就是花唄了,現在正在使用的人群也比較多,目前來看,花唄是不上徵信的,而且現在很多人在消費的時候,都是使用的支付寶,所以用花唄的話,也相對會比較方便一些,但是畢竟支付寶和銀行是不同的金融機構,因此,大家在使用的時候還是要把握好重心,銀行信用卡形成的是徵信報告,對我們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好的徵信信息,以後辦其他事情也比較方便,因此大家還是不能少了信用卡的。


去了解一些小額貸款公司就知道為什麼沒有了。道德風險是最大的風險,銀行比較強硬,有完整的徵信系統,其它金融機構可沒有
有啊,只不過不是以實體卡的形式,而是以虛擬信用卡的形式,例如學銀錢包,閃銀,分期樂等等

支付寶的花唄、 京東的京東白條也算是新型信用卡吧,主要還是得基於大數據搭建起來的信用體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