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鄭和」騎車行——訪我國首支東南亞自行車信使隊本報記者 胡洪江《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04月04日 第02 版)

圖為騎行途中。信使車隊提供當代「鄭和」騎車行——訪我國首支東南亞自行車信使隊本報記者胡洪江74天,以自行車騎行的方式,由北向南穿越中南半島,途經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6國,總行程達6300多公里。我國首支東南亞自行車信使隊在圓滿完成友誼信件傳遞後,於3月23日晚返回昆明。「我們以騎自行車這樣低碳、環保和健康的方式,把昆明的友誼傳遞到途徑的東南亞各國,增進了昆明與各國在經濟、文化、旅遊等領域的交流。」領隊金飛豹說。不拿工資的「國際快遞」「昆明非常有必要擴大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以往這種交流更多是官方的,我們覺得,也可以用民間的方式進行——騎自行車到東南亞6個國家去,每個國家挑選一座城市,把昆明市長張祖林的親筆信送交過去。」金飛豹這樣介紹信使騎行活動的由來。友誼信件的內容主要是介紹昆明的基本情況,表達昆明希望與所到城市進行旅遊、文化、經貿等友誼交流並希望結為友好城市的願望。1月9日,由8名隊員組成的信使車隊從昆明出發。「我們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7點鐘準時開始騎行,每騎兩個小時休息一次,一直騎到下午六七點鐘,平均每天要騎100多公里。」金飛豹說,原本以為很浪漫的騎行活動充滿了挑戰,生病、摔跤、找不到飯吃,是常有的事。惟一的女隊員李元說:「雲南境內山高坡陡,剛開始那幾天,腿都會抽筋。」「進入東南亞國家後,陽光特別辣,刺得看不清前面的路了,大家一直咬牙堅持騎。」領隊費宣說。「我們都開玩笑說,我們是不拿工資的國際快遞。」金飛豹笑談。1月27日,信使車隊到達第一站——寮國的琅勃拉邦。「當地人給予我們熱情的迎接。」金飛豹說,「我們送出了第一封信,表達了昆明對寮國的友誼問候,感到特別高興。」感受多彩的東南亞風情不少隊員曾經去過東南亞,但此次以自行車騎行的方式,還是讓他們覺得非常新鮮。在寮國吃「烤鳥」(音)讓隊員們記憶深刻。「『烤鳥』不是抓一隻鳥來烤,是寮國常見的飲食糯米飯,裝在竹篾編的小飯盒裡,不用筷子吃,要用手抓。吃完一盒,一整天騎車都不會覺得餓。」金飛豹說。到達新加坡時,正巧趕上了當地印度人的灑紅節。「人們把水和各色顏料,互相往身上潑灑、塗抹,寓意為驅魔除災,有點像我國雲南佤族的『摸你黑』。當時,很多人載歌載舞地抹,看到我們過去,也把我們滿身滿臉塗得花花綠綠的。」費宣回憶說。信使隊員、26歲的美國小伙傑西說:「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印度的、華人的、馬來人的、歐美的……那麼多文化交織在一起,交流得很好,很有意思。」一路上,信使隊員們還與許多動物不期而遇。「蛇、蜥蜴、猴子啊,都看得到。在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眼鏡蛇特別多。」金飛豹說,「我們看到有人在路上弄蛇,覺得很好奇,但走近又很害怕,怕被咬到就騎不了車了。」「海外華人把我們送到新加坡」沿途各國人民的善良、友好,給隊員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馬六甲市市長說了一句話:600年前,有一位中國人來到馬六甲,他叫鄭和,是雲南昆明人。600年後,又從雲南昆明來了一隊信使,我們感到非常榮幸。」費宣說,信使車隊到達馬來西亞距離吉隆坡約70公里的芙蓉鎮(音)時,當地一所華僑中學的2000多名學生列隊敲鼓歡迎信使隊員。「許多華人不認識我們,但給我們安排吃住,還打電話給下一站城市的朋友,海外華人就這樣一站一站把我們送到新加坡。」金飛豹說,新加坡有個華人叫托尼,在網路上看到對信使車隊的報道,主動邀請隊員們住到他開的青年旅社裡去,還為隊員們安排了遊覽活動和講座。騎行歸來,隊員們對幸福的理解有所改變。金飛豹說,「騎行過程中,40多攝氏度的高溫,突然一陣涼風吹來,這就是幸福;能一直騎車,平安健康,是幸福;路人的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也可以是幸福。我們很容易能感受到幸福——能感受到別人給你的幸福,並且把這種幸福傳遞下去,這也是幸福。」圖為騎行途中。信使車隊提供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