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無問西東》的第一印象,挺亂的。 鏡頭在四個不同年代的、看上去毫不相干的場景之間不斷切換,片段組合,無因無果,除了清華這一貫穿始終的主線,我實在找不出其間的半縷聯繫。熟悉的無措感,讓我想起幾年前看《穆斯林的葬禮》,當所有的情節線匯聚到一起,其猛然迸發出的頓悟的驚喜,讓讀者拍案叫絕。

  果然。墓碑前張果果父母的回憶,讓所有的情節隨著最後一條線的加入而盡數明晰起來。清華校長梅貽琦點醒了學生吳嶺瀾的思想,吳嶺瀾燃起了學生沈光耀的熱情,沈光耀挽救了孤兒陳鵬的童年,陳鵬重拾了戀人王敏佳的希望,王敏佳保全了同學李想的前途,李想換回了張果果父母的生機,張果果守護了四胞胎嬰兒的平安。鏡頭從前至後又從後向前,在沒有血緣的個體之間演繹了一場精神生命的延續。 真實如梅貽琦的"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從容如吳嶺瀾的"這些人站在那裡,自信而篤定。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歲月里,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奉獻如沈光耀的"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摯愛如陳鵬的"核,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救贖如李想的"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掙扎如張果果的"看到的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他們有著普通人的徘徊與彷徨,又有著不普通的信念與堅守,閃著光的美好的品質,因生長於平實的土壤而顯得鮮活。

  不由想到剛剛過去的第一次預見習,近距離的真實視角,環繞式的立體音效,我看見聽到了那些交織在醫者和患者之間,纏繞在醫療與社會之間的矛盾、掙扎和無奈。大學的專業選擇,決定了我無法站在以往旁觀者的角度去批判或是哀嘆,我開始沉浸、沉思、沉默。用白色推翻黑色是輕鬆的,用淺灰色推翻深灰色是痛苦的。人類文明的進步,與其說是正義戰勝邪惡的過程,真善美驅趕假惡丑的過程,不如說是不斷稀釋的過程,就像基因選擇,適者生存。我們每個人體內都帶有著負面的顯隱性基因,所謂的向好向善,是精神文明在個體碰撞中不斷選擇出值得保留的部分,從而降低負面顯性基因的頻率。 世俗是那樣強大,往往無從改變;但所幸,我們能選擇自己認為珍貴的。康德說,人不應該被作為手段,不應被作為一部機器上的齒輪。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覺、自立的,是由他自己來引導內心,是出於自身的理智並按自身的意義來行動的。

  "當醫生啊,真的很需要奉獻精神。想好了嗎?你呀,現在後悔還來得及。"帶教老師笑問,"慢慢地,你會發現除了自己你真的改變不了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在當下,努力尊重並善待每一個病人,無愧於心。"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大概沒有了吧。央視公益廣告里,孩子摘掉蒙著雙眼的紗布,"媽媽,這不是我想看到的世界",但世事艱辛比環境污染更可怕。我們皺著眉思索腐壞的根源,最後卻連自己的存在都推翻了。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大概還是會死皮賴臉地出生。錢鍾書先生的《論快樂》里有一段"快樂在人生里,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更像跑狗場里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幾分鐘或者幾天的快樂賺我們活了一世,忍受著許多痛苦。我們希望它來,希望它留,希望它再來。"人生有時就像一場豪賭,儘管可能已經一次次輸給翹著二郎腿坐在對面的命運,我們還是會攥著最後的籌碼,倔強地爭辯,"說不定下一秒就是快樂"。

  在費希特的理解中,教育必須培養人的自我決定能力,而不是去培養人們去適應傳統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著眼於實用性的,不是首先去傳授知識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培養他們的自我性、主動性,抽象的歸納力和理解力,以使他們能在目前還無法預料的未來局勢中作出有意義的選擇。 高等學府存在的根本意義,不應是為了給予其學子追求物質生存的更大籌碼。在校學生會裡聽到一句話,"三流社團辦活動,二流社團做服務,一流社團領思想",各色學府之道理亦同。名校培養的目的更應是塑造靈魂,而不僅僅是傳授技能。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對社會的責任感,對真理的求知慾,對世俗的洞察力。唯其如此,畢業之時,我們才是有靈魂的新生力量,才配被稱為社會之光,時代之光,希望之光。

  我們需要活在當下。但我們還可以展望未來。 影片的最後,在鏡頭中悄然出現的如梁啟超、聞一多、錢鍾書等與清華有著深厚淵源的歷史人物被一一定格介紹,這是導演李芳芳籌備了14個月翻閱百萬字文獻和十餘萬張歷史影像製作的,讓我們看到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繁盛和風骨,看到了泰戈爾口中"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用一種致敬的姿態,解構一所百年名校的精神傳承。"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這不僅僅是百年清華精神的延續,更是大學精神之所求,是時代精神之所向。

  因為世俗,現實教會我們要活在當下;因為還有夢,你可聽見理想在耳邊輕語,儘管必須腳踏實地,我們仍舊可以選擇自己最美的姿態,選擇仰望天空。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