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書店”鍾書閣是無數人心目中的網紅打卡點,如今已經走出松江,在各大城市開出分店。那你知道鍾書閣“創始人”金浩的故事嗎?
24年誠信堅守民營實體書業,轉型發展助力書香中國。“松江好人”金浩榮登2019年“中國好人榜”4月榜單。



金浩的故事


“我有兩個孩子,一個是我的女兒金鐘書,另一個就是鍾書書店,我把書店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栽培、見證她的成長。”“最美書店”鍾書閣創始人金浩如是說。



24年匠人般的堅守,無論實體書店業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衝擊,還是時代的機遇與浪潮,金浩始終初心不改,將創業初期“爲讀者找好書,爲好書找讀者”的承諾堅守到底。從1995年創建鍾書書店至今,金浩“鍾書”依舊,把書當成了一輩子的事業,成了真正的“書癡”。


舍教從書 初心未改

金浩出生於上海松江農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的兒子。1987年考入師範學校,實現了“教書育人”的理想。讀書曾經給了他開闊的視野和無限的機遇,所以他願將自己所學反哺給同樣渴求知識的孩子。1986年,年僅26歲的金浩被任命爲副校長,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9歲時出任校長。金浩所任教的學校軟硬件條件相對落後,但他憑藉着自己的用心,讓孩子在有限的條件中獲得最大程度的汲養。通過努力,該校連續兩次被評爲上海市先進學校,金浩也因此榮獲“上海市優秀青年校長”稱號。他希望自己做一個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校長,讓每一個孩子和老師都能不斷成長和進步。“然而,學習的東西越多,就越覺得自己的許多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無法在學校實現,很迷茫、很無奈。”經過反覆的思想鬥爭,金浩做出痛苦卻堅定的抉擇,既然在學校裏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還不如走另一條路。



於是,1995年2月金浩辭去校長、教師職務,自籌資金創辦上海鍾書實業有限公司。告別了令人豔羨的身份和過去,放棄了近在咫尺的輝煌與榮耀,金浩的決定讓人扼腕嘆息又大惑不解,可他卻甘之若飴。


同年8月,註冊資金50萬元、只有4名員工、60平方米的鐘書書店開業了,沒有鞭炮,沒有花籃,在冷冷清清中,金浩扎進了心愛的圖書世界。他對自己說:“這是你一輩子的事業,你要用心去做,你要堅韌,你要勤勉,你一定要實現自己的理想。”



這是一片完全屬於金浩自己的全新天地,他經歷過門可羅雀的慘淡經營,經歷過親自拓展渠道和採購書籍的艱辛,經歷過實體書店業的巔峯與低谷,始終不變的創業的初心與承諾。


正是因爲如此,上海鍾書實業有限公司自創立之日起,就飽含崇德尚文、讀書興邦的文化基因,肩負着傳承中華民族求知上進的讀書精神和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文化傳統之責任。


如今上海鍾書實業有限公司已成長爲擁有500餘名員工、全國17家鍾書閣、上海7家鍾書書店的民營圖書發行單位。公司先後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全國工人先鋒號、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上海市五星級誠信創建企業、民營書業年度影響力書店、年度愛心企業等殊榮。金浩先後獲得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民營書業創新人物、十大民營實力出版策劃人、上海市十大文化產業創業人物、上海市就業創業優秀個人、上海商業優質服務先進個人、感動松江先進典型等榮譽。


堅守實體 華麗轉身

從1995年開設第一家鍾書書店,到2010年金浩已經開了21家鍾書書店。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2010年恰逢實體書店的“寒冬”,不斷上漲的房租、人工費用,以及網絡渠道的興起都給鍾書書店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也是在這一年,金浩忍痛關掉了5家書店,截止2012年,鍾書書店的數量減少到13家。面對挑戰,金浩敏銳洞察市場變化和消費需求,探索轉型,決意打造一家“最美書店”,創新高質量的閱讀體驗,賦予閱讀一種詩意的儀式感,喚起大衆重新認識讀書之美,把讀者重新喚回到書店。於是,鍾書閣應運而生。



2013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位於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鎮的第一家鍾書閣正式營業。1600多平方米的書店裏,處處是軟凳、靠椅,燈光柔和優雅,幾萬冊書以人文、社科和學術爲主,品位高雅、隨取隨看,還提供咖啡、餐飲。經典書籍裏的著名片段,直接呈現在書店的外牆立面上,這是一種宣言,表明了它的文化姿態。前所未有的充滿藝術之美的視覺震撼設計和數萬冊圖書讓鍾書閣泰晤士店一鳴驚人,成了“最美書店”,一開張便成爲引人注目的文化地標,小鎮遊客因它猛增一倍之多。人民日報、央視等各類媒體紛紛予以報道。


截止2019年2月,已有17家鍾書閣散落在全國各地。金浩秉承着“連鎖但不復制”的理念,將不同地區的人文風情和歷史脈絡梳理進空間規劃中,展現出中華文明不同的側面,以驚豔的姿態讓整座城市爲之傾倒。從商業的角度上考量,鍾書閣本可直接將此作爲模式化運作的範本,更快速地實現商業價值和收入的提升。但金浩拒絕了這種簡單的複製,寧願花費更多的建設、運營費用,大大增加運作週期,也要讓每家鍾書閣都帶着城市獨特的印記。這是鍾書閣對於讀者的承諾,如同金浩的初衷般始終如一。



除了空間美學上的創新,鍾書閣更不斷延伸和拓展着書店功能的邊界,讓書店所承載意義更爲深遠。作爲新型實體書店的代表,鍾書閣被賦予了“以書籍爲載體的綜合性文化休閒概念書店,爲讀者提供休閒、閱讀、交友、探索、交流的文化平臺”全新定位。除了安安靜靜地享受閱讀的愉悅,享受美妙的下午茶時光;或是與名家作者來一次親密接觸,瞭解書籍背後的故事。鍾書閣從服務於讀者需求出發,爲全民閱讀的推進貢獻了新的探索和實踐。


與此同時,在華美外衣的背後,爲了堅守“爲讀者找好書,爲好書找讀者”的承諾,金浩堅持高薪聘請專業選書師團隊在海量的圖書中挑選高品質書籍,併爲著名出版社設置了專區,主打擁有專業深度和優秀品質的書籍。對比衆多書店將影視改編作品、網絡小說作爲主推書籍,金浩的選書原則與市場趨勢可謂背道而馳,但他始終秉承着誠信之心,願意大浪淘沙,將真正的精品圖書呈獻給讀者。金浩還專門在山東成立了教輔圖書編輯部,從作者開始把好關,嚴格把握選題策劃、編輯校對質量,力爭做到零錯誤率,爲學生、爲讀者負責。使鍾書策劃的圖書能和鍾書閣的品牌相匹配。



從一家街邊不起眼的小書店到驚豔世界的“最美書店”,鍾書閣成爲了全國實體書店轉型發展的標杆、海派書店的代表和上海的文化名片。書店的選址和空間造就了鍾書閣的“蝶變”,但鍾書精神和對於品質、服務的堅守卻一脈相承、始終不變。這是金浩不被人知“癡心”:用一生傾其所有去打造一個實體書店的品牌!


懂得感恩 奉獻社會

感恩員工、感恩讀者、感恩社會一直都是鍾書企業文化的重要內涵。


回首創業之路,金浩無限感慨。“我這些年一直生活在感恩中。24年了,我得到了許多,但總覺得我最富有的不是現在有了多少錢、多少房、多少輛汽車,而是因爲我擁有了一批員工,他們是我最大的財富。”幾年來,金浩還堅持從教時“家訪”的習慣,經常利用節假日拜訪員工,到員工家中走走,和他們的家人溝通交流,即使是在公司的外地人員他也儘量去走訪。金浩充滿愛的管理方法贏得了員工的心,鍾書的員工都把書店當成了自己的家,爲鍾書取得的每一步成長而欣喜、歡呼、驕傲。即使那些因爲不得已而離開鍾書的員工,臨走時也不忘給金浩寫上一封信,話語間充滿了不捨之情及對鍾書未來之路的美好祝福。



作爲一名成功的創業者,金浩的生活可謂簡樸,而對待公益事業,他卻是認真而又熱心。金浩一直堅持企業要“作貢獻、促和諧、送溫暖”,積極倡導廣大員工服務社會,奉獻愛心,切切實實履行好社會責任,爲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構築和諧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讓公司依託紅十字會、工會、社區組織部等機構,構建全方位救災與慈善捐助體系。


2009年“上海鍾書”爲雲南一所希望小學捐助1.2萬冊,價值2萬碼洋的圖書,其後每年爲學校更新圖書。2010年至今,公司響應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號召,每年向市內農家書屋捐贈圖書,平均每年約200冊,圖書碼洋5000元;響應新聞出版局號召,向新疆西藏等地小學,捐贈圖書3280碼洋;每年元旦,響應松江區總工會“一日捐”活動,書店捐出一日營業款、員工捐出一日工資,奉獻自己的一點愛心。2017年至今分批向街道、企業捐贈圖書15次,碼洋達30餘萬元。即便是泰晤士小鎮內的第一家“鍾書閣”正式營業當天,金浩取消了盛大的開幕儀式,所預備用於開幕的全部花費捐獻給貴州貧困地區資助修建圖書室。



24年的歷程,24年的堅守,社會與行業發生着前所未有的變革,而金浩卻在躁動的時代裏堅守着自己的初心和誠信。在衆多企業都在以實現業績增長與資源擴張爲發展目標的時代,金浩卻在用心實現書店功能、書籍品質乃至服務的提升。在求新求快的時代,他堅守做百年書店的願景,信守最初的承諾,讓書籍和知識的力量造福社會,造福每一個渴求成長的人,或許這正是“全民閱讀”的終極意義。


(資料來源:中國文明網、鍾書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