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鲜领域规模超四万亿,众多零售企业纷纷进入争夺市场份额,然而生鲜平台所面临的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等问题依然是行业待解的难题。4月16日,一直以水果为主营业务的百果园宣布进军生鲜领域,成立独立生鲜平台“百果心享”,该平台涵盖心享会员和心享商城两大业务线,计划首年销售目标超1亿元。据悉,该平台将通过百果园线下3700多家门店实现线下与线下的互动。

百果园布局大生鲜 线上线下融合破解行业难题 财经 第1张

百果园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表示,食品安全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很多好的产品并不一定能够及时送达到终端用户手中,这就需要平台的力量。他对很多好的产品不能与消费者进行及时沟通表达了担忧和遗憾。他认为,新平台的建立,一方面是基于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百果园的“三个转变”,即从经营产品向经营顾客转变,从经营门店向经营平台转变,从水果连锁零售公司向科技型、金融型的集团公司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生鲜商品对时间要求高,产品的新鲜度一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就使得消费者更偏好线下购买。由于许多生鲜电商从采购到销售、整个链条比较长,导致平台面临物流、采购等各种发展痛点。如何通过线下门店与线下实现有效的互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生鲜电商未来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不同于多数生鲜电商,“百果心享”将与百果园3700多家线下门店实现互动,这些线下门店相当于生鲜平台的前置仓。百果园将通过“App+小程序+社群”的多场景联动,为心享商城引流,以降低获客成本。消费者在心享商城下单后,次日可到百果园门店自提。通过这种方式,百果园线下较为成熟的经营体系可以线上上得到激活。

除运营模式外,如何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亦是生鲜平台发展的难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能否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仍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以五常大米为例,有关数据显示,真正的五常大米每年产量约为65万吨,但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约有1000万吨。这意味着,市场上多数“五常大米”是掺假的。事实上,不仅是五常大米,整个生鲜行业仍面临着“行业标准缺失、价格忽高忽低、品质参差不齐”等难题。

对此,百果园认为通过“百果心享”平台可以让国人吃上放心好食材,从源头上对食品进行质量控制。百果园集团副总裁焦岳表示,在上游,百果园从日本引进的“BLOF”(一种现代有机种植技术)已经落地,并将于10月推出。通过该技术,农作物可以不使用化肥、农药,从改良土壤开始实现生态种植。除此之外,百果园还上线首个生鲜商品“百果心享优生蛋”,从产蛋到门店不超过5天,经过18道工序、38项检测标准。

事实上,社区生鲜O2O平台公认的第一难题在于冷链。由于生鲜类产品本身具有很短的保质期,因此需要冷链仓储、冷藏车辆等保鲜措施。而自建冷链配送的重资产模式,对于中小电商而言,成本压力较大。百果园认为,困扰行业的痛点,对于百果园而言并不算难题。目前已经建立的全链路交付体系,可以将商品从产地、供应商到运送到配送中心,再通过百果园干线物流,配送至门店、消费者,整个过程已可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在这套交付体系下,百果园可以将水果的损耗控制在5%左右。

据悉,未来,百果园计划从蔬菜、蛋奶、米面粮油、粗粮杂粮、调味品、干货等逐步向其他健康食品拓展。除了社区到店自提服务,还将推出到家服务及独立的线下门店。百果心享负责人孙鹏表示,2019年将开发约50款“百果心享”自有品牌食材商品,百果心享会员数有望突破100万,心享商城首年销售目标突破1亿元。

事实上,百果园自2016年便对生鲜品类有所涉及。当年12月,百果园宣布与生鲜电商一米鲜以交叉持股方式合并。合并后,二者采取双品牌运营策略,共享供应链。一米鲜公司及其团队并入到百果园线上运营体系,一米鲜创始人焦岳出任百果园集团副总经理,主要负责百果园电商业务,以此补足了百果园线上的短板。

据了解,百果园目前已拥有3700多家门店,23个全温区仓配中心,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2018年集团销售额超100亿元;其数字化会员已达4500万,其中百果园App用户数达700万,百果园+小程序用户数达1500万、DAU突破50万,社群覆盖人数超过400万;2018年线上销售额突破20亿元。

对于生鲜市场的发展,艾瑞数据显示,在万亿级的生鲜O2O市场里,线上零售行业目前渗透率仅有3.4%,但却会在未来三年里以超过60%的年增长速度迅速膨胀,有望在2020年达到7.4%以上。同时,生鲜电商也正慢慢向理性竞争阶段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拥抱机遇的同时,百果园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以多点、盒马鲜生、京东生鲜、每日优鲜为代表的头部生鲜企业,正在进行更为深入的布局,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