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只關心產品的人眼中,哈弗F5國潮版是哈弗F5的年代改款車型,但對於志在拓新的哈弗F系,這是其與年輕人產生情感共鳴的另一個窗口。如何滿足新生代用戶?產品是一方面,情感是另一方面。哈弗F系的年輕化玩法,正隨着哈弗F5國潮版上市有了新的衍生。



童濟仁汽車評論 編輯丨辰巳


去年9月,北京三里屯,哈弗F5帶來了一場“潮流快閃互動+時尚健康派對+露天泳池轟趴”,“態度青年”的主張在其中一覽無餘。將汽車的功能從單純的使用延伸到了社交屬性之中,這對於哈弗品牌是一個突破。


7個月後,還是在北京,潮玩地標本森超跑俱樂部,一場京劇與rap的結合中,哈弗F5國潮版正式登場。



在智能SUV層出不窮的今天,年輕人需要怎樣一款智能車?這個問題,幾乎所有車企都在尋找答案。哈弗F5國潮版想要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中脫穎而出,如願收割90後消費者,需要在產品和情感兩個方面同時打動人。


哈弗F5爲何要與國潮跨界?


李寧在時尚與運動的跨界嘗試,讓很多國人認識到了源自中國的設計,也能引領市場潮流;故宮將中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思維的融合,同樣讓無數年輕人熱烈討論;從2017年起,每年5月10日被設立爲“中國品牌日”,更是擴大了“潮流新國貨”的影響力。


國潮是什麼?並不只是狹義上利用了中國傳統元素,而是真正原創、符合當下年輕受衆的潮流審美、結合傳統文化“再設計”、有鮮明特色與態度的作品。



在快速城市化、工業化、商業化和現代化發展中,傳統文化逐漸被“快餐化”。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曾一度以形式主義的“表演”來消費,外來文化的衝擊更是使得傳統文化略顯沉寂。如何讓優秀的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成爲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所以,代表中國製造的先進產物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無疑最能引發當代年輕人的情感共鳴,這就是哈弗F5要與國潮緊密結合的原因,也是要年輕人在其中充分感受中國製造如今巨大的進步。



在哈弗F5國潮版上市前以“解鎖國潮新玩法”爲主題的行程中,APP遠程控制、67項智能語音控制以及97%的語音識別率,讓人與車的溝通更加輕鬆;高達20Mb/s的下載速率,讓車機系統的實用性大大增強。這種在年輕人鍾愛的自駕遊中,以體驗的方式感受產品力,恰恰是當代年輕人“買國貨、用國貨、曬國貨”的新日常。


汽車不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產品,而是需要廣泛融入生活、融入互聯網生態圈、被賦予情感價值的載體。當“90後”的影響力和購買力在與日俱增,越早佔領這個市場,越能取得主動。而用他們最喜歡的方式,展現最能與用車場景相符的產品力,就是哈弗F5國潮版的初衷。


哈弗F5國潮版升級了什麼?


迴歸到產品本身,哈弗F5國潮版價格幾乎一致的前提下,對於產品的配置也進行了諸多升級,這可以看作是哈弗F5上市後對於用戶反饋的及時響應。



首先從價格來看,哈弗F5國潮版的國V車型與現款價格完全相同,而國VI車型要多出2,000元,不過國VI車型也可以額外獲得換擋撥片和電子擋杆。而與現款車型對比,哈弗F5國潮版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在主銷的i型與i潮兩款車型上配置均有明顯的提升,包括全景天窗、19英寸輪轂、8向座椅電動調節、後視鏡電動摺疊及加熱等高實用性、高使用頻次等配置。



而針對哈弗F5國潮版目標的90後用戶,金融政策與互聯政策同樣是必做的動作。哈弗F5國潮版的“新青年購車計劃”支持0首付提車、最高享3年0利息、最低只需33元的日供,極大減輕了年輕用戶的購車負擔。同時,哈弗F5國潮版部分車型還享受3年免費無限4G流量服務、智能私享管家3年免費服務、基礎服務+SOS服務永久免費,通過免費基礎服務與免費流量的組合,真正帶給用戶車輛“時刻在線”的完整體驗。



在用免費流量打開入口後,接下就是根據從用戶端收集到的海量數據真正實現對用戶需求調研的“零延時”,從而有效進行資源匹配,不斷完善車聯網用戶體驗,更有針對性地爲客戶提供服務,提升客戶感知,並在這個過程中開拓未來可能的商業模式。


如何滿足新生代用戶?對於在大浪淘沙之後留下的品牌,這都是必須要深刻思考的問題。而哈弗F系,就是這個中國市場上領軍多年的SUV品牌給出的答案。當更多90後開始進入購車羣體,他們的生長環境、對新鮮事物的接觸,都讓他們對購車的需求與上一批主流用戶完全不同,哈弗F系就是爲了影響這一新興羣體而來。



哈弗F系代表着哈弗的未來,承載着拓寬市場和品牌年輕化的使命。圍繞着“好看、好開、好玩”,哈弗F繫有其獨特的理解。與大多數車型在改款時單純地列舉配置升級不同,哈弗F5國潮版與年輕人的同頻共振,正是爲了滿足他們“態度爲先、表達爲先、感受爲先”的消費心理。在面向未來幾年即將成爲新興主流的用戶時,哈弗F5又一次搞出了新玩法。

往期回顧


後500萬輛時代,哈弗的“年輕夢”!

10萬元出頭,選轎車、SUV還是電動車?

25萬選SUV,什麼纔是真正的性價比?



版權聲明:本文爲《童濟仁汽車評論》獨家稿件。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須註明出處爲《童濟仁汽車評論》和撰寫作者。如有任何侵權行爲,侵權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