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阿爾法狗的亮相如同往平靜的湖裏投入一枚石子。三年以來,石子已經在湖裏掀起滔天巨浪。整個IT生態正在向着適應AI的方向演進着。

“如果問你過去一年最關注的科技熱點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人工智能。所有個人、企業、政府都開始使用人工智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表示:“人工智能正在驅動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這一顛覆性技術依賴強大的計算力支撐,人工智能計算作爲一種當下及未來的主要計算形態,正在成爲智慧未來的核心動力。”

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包括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力正在逐漸發生變化。先讓我們看一組奇妙的數字。

美國和中國是全球購買服務器最多的國家,其中美國購買的服務器佔全球40%以上,中國佔20%以上,兩國一共採購超過全球7成服務器。同時,我們看到全球經濟最有活力的地方恰恰就是這兩個國家。

從下面這張圖我們看到,一個國家和地區的GDP規模與服務器出貨量之間高度相關,甚至是線性相關,GDP的前五位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英國,服務器出貨量的前五名是美國、中國、日本、英國和加拿大,只有第五名不同。從經濟整體美中兩國不僅GDP遠遠領先於日本和德國,每萬億GDP的服務器數量也遠遠高於其他國家,相應的,美中兩國分別佔據了全球數字經濟的前兩名。

同樣,這個規律也出現在城市活力上。根據浪潮與IDC編纂的《2018-2019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報告》,杭州、北京、深圳、上海和合肥成爲中國領先的人工智能計算力城市排名的前五名,他們無論從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政策、企業活力都是排在中國城市的前列。人工智能計算力東部地區發展程度高於西部地區,華東地區最高,西北地區最低,與中國GDP分佈完全一致。

我們再回看一下十年商業世界的變化。線上零售與線下零售十年發展中,線下增長了兩倍多,而線上從不到3000億到9萬億,增長了30倍。其中2017年2018年全球零售增長了百分十幾,全部來自線上,可見零售業對於數字經濟的依附程度。

再看十年前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企業是埃克森美孚、中石油、沃爾瑪、中國移動、中國工商 、微軟、寶潔、AT&T,而今年前十是蘋果、微軟、亞馬遜、歌谷、臉書、阿里、騰訊,其中亞馬遜在2017年就採購了全球13%的服務器。

無論是從國家、城市競爭力、經濟活力來看,還是從十年商業變遷來看,我們都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一個國家、地區,甚至是企業,發展水平與所擁有的計算力規模高度相關,計算力指數,類似於恩格爾係數、基尼係數等,可以非常直觀的反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

“以前計算力還只是一個輔助工具,隨着這些年數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的發展,計算力已經成爲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浪潮集團系統軟件部總監張東認爲。

“從阿爾法狗出現到現在不過短短三年時間,但人工智能作爲一個產業成熟的速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浪潮AI&HPC總經理劉軍對過去三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快”。從Gartner技術成熟度的曲線來,人工智能逐漸進入成熟期,一些基礎技術開始產業化應用。

比如最典型的語音識別技術的成熟,加速了智能音箱的普及。語意識別是一個專項技術,但是被帶入到智能音箱中,走入千家萬戶,就形成了新的產品、新的服務,也衍生了新的商業模式,這就是人工智能產業化的過程。走的比較快的技術包括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計算機視覺、虛擬助手,這些都屬於人工智能產業化的代表。

而在劉軍看來,人工智能產業化只是冰山一角,產業人工智能化纔是更大的冰山。這話聽上去有點繞對嗎?懂懂來解釋一下。產業人工智能化是指傳統的製造、金融、運輸、城市管理、醫療、能源、石油、教育等行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轉型,也就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其實,也可以理解爲今年兩會期間總理提出的“智能+”階段。在劉軍看來,“產業人工智能化正處於爬坡階段。”

從浪潮對產業的洞察來講,他們將人工智能產業化與產業人工智能化分爲兩個部分。其中在人工智能產業化中,領導的企業包括百度、阿里、騰訊、訊飛、商湯等,他們把深度學習演化出來的能力應用到語音、圖像、視頻等方面,並衍生出來一個新產業的機會,比如智能音箱就是這類公司領導的。

我們注意到,2018年,所有的互聯網企業都不約而同地喊出2B的戰略,他們將自己的技術優勢加速向傳統行業的滲透,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因爲產業人工智能化是一個更大的市場。

IDC、埃森哲等調查機構都認爲,傳統行業是人工智能產業更大的發展空間,是“冰山的水下部分”,這一觀點正在變成現實,也就是在人工智能形成產業以後,迎來了“產業人工智能化”的發展時期。

根據IDC數據,2018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基礎架構市場繼續保持了強勁增長勢頭,銷售額爲5.43億美元,出貨量爲23535臺,分別同比增長176%和129%,互聯網依然是市場的主體,但是金融、電信、政府等傳統行業客戶卻貢獻了更高的增速,2018上半年比2017年同期中國GPU服務器出貨量增長了12990臺,其中5279臺來自傳統行業,市場的增長動力正在快速向傳統行業市場轉移。

對於“人工智能計算是未來核心動力”這種觀點,在傳統行業客戶中已經形成共識。這些客戶對人工智能化表現出渴望,但同時他們又很茫然:誰能幫助他們實現人工智能的落地。

百度、騰訊、阿里這些人工智能產業化領導廠商可以嗎?可以,但有難度。

我們知道,2B業務與2C業務的特質不一樣。2C是1對N的業務模式,產品做出來就在於後期的推廣運營,以輕量級的方式運行。而2B業務是1對1模式,產品、服務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定製,是比較重的模式。所以,雖然互聯網企業都提出了2B戰略,但在懂懂看來,誰能走得通還需要一個驗證的過程。

在以前的信息化、數字化的過程中,從硬件到軟件、諮詢、服務,已經形成一個相對成熟的生態,企業客戶習慣於這種服務方式。但過去的生態也面臨着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變化,傳統的IT企業又缺乏人工智能的能力。

所以,在傳統IT生態向人工智能生態過度中,有一個鴻溝需要跨過去。

劉軍認爲從人工智能產業化到產業人工智能化階段,人工智能服務器將是一個重要的載體,幫助百度、科大訊飛這樣的企業將AI技術落地,也幫助傳統的IT企業、ISV快速建立起AI的能力。“我們把非常多的研發資源都投入到了人工智能服務器上面,我們堅信這是未來產業的載體。客戶對人工智能計算的需求是什麼,我們去做相應的創新和開發。比如全球最快的人工智能超級服務器,計算密度最高的人工智能服務器,最快的FPGA加速卡,這都是我們在人工智能計算的產品陣列中。“

浪潮作爲全球領先的服務器廠商,他們是百度、阿里、騰訊這類人工智能領先公司的合作伙伴,同時又有多年服務於傳統客戶的經驗,通過人工智能服務器這個載體,可以把整個產業拉通,填補鴻溝,加速人工智能落地的進程,這是生態中各個玩家都認可的一種方式。

如果說人工智能產業化是千億市場,那麼產業人工智能化將是萬億市場。萬億市場當然不是幾個玩家就可以通吃的,而是依賴生態協同去完成。在整個人工智能生態中,需要強大計算力來連接芯片提供商、應用提供商、服務提供商和算法提供商,計算力是一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核心,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基石。

浪潮曾提出五年成爲全球服務器第一的目標,在2018年浪潮繼續着“加速跑”。“拉近了與第一第二的距離,同時拉開了與後面競爭對手的距離,向全球第一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王恩東對浪潮2018年的成績表示滿意。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浪潮的能力也在進一步完善。

4月16日,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在IPF上重磅發佈了浪潮元腦,這可以說是產業人工智能化的一個重要節點。

過去幾年浪潮一直各個方面構建人工智能的能力,從計算平臺、管理套件、框架優化、應用加速四個層次致力於打造敏捷、高效、優化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已成爲BAT最主要的人工智能服務器供應商,並與科大訊飛、商湯、曠視、今日頭條、滴滴等人工智能領先科技公司保持在系統與應用方面的深入緊密合作,幫助人工智能客戶在語音、圖像、視頻、搜索、網絡等方面取得指數級的應用性能提升。而隨着浪潮元腦的發佈,浪潮開始全面向合作伙伴以及客戶輸出人工智能的全棧能力。

彭震解釋說:浪潮元腦通俗地理解爲浪潮人工智能全棧能力的載體與具象,它既包含浪潮全球領先的場景化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多樣化的深度學習框架與工具,以及最新研發的人工智能 PaaS平臺和AutoML Suite等“有形”產品,同時也凝聚了浪潮多年積累的人工智能算法優化、系統優化服務、整合一體化交付的“無形”能力。

浪潮元腦不同於之前互聯網公司發佈的“城市大腦”、“醫療大腦”、“教育大腦”等純軟件的形態,是“軟件+硬件+服務”爲一體的人工智能基礎平臺和重要戰略,包括:

超強AI計算系統:囊括浪潮人工智能服務器、全場景多品類AI加速卡、高吞吐/低延遲網絡與全NVME/高IOPS存儲,可提供極致人工智能計算性能;

敏捷人工智能PaaS平臺:實現容器化部署、可視化開發、集中化管理等,有效打通開發環境、計算資源與數據資源,提升開發效率;

高效AutoML Suite:全球首個支持On-Premise和Cloud雙模式部署的產品,實現了一站式可視化處理,自動生成CV模型,支持監督學習和無監督學習,並支持多機多GPU卡並行,極大降低模型搜索和模型訓練門檻和時間;

整合一體化交付:集成了浪潮人工智能軟硬件與人工智能框架、算法和系統級優化服務,實現了人工智能計算系統的“交鑰匙工程”。

推出浪潮元腦,可以看到浪潮開始輸出日趨完善的人工智能全棧能力。但劉軍強調,浪潮對全棧的理解是要把每個層面先進的技術開放出來,每個層面都與不同的合作伙伴一起集成、優化,向客戶提供人工智能的能力,而不是從底層到上面全是浪潮獨家的東西。

“全棧不等於全自己幹,全棧和全乾是兩回事。” 浪潮集團渠道管理部總經理王峯表示,浪潮希望成爲生態的基石,但並不是說所有的事都自己來幹,生態的協同發展最爲重要,以生態的力量去撬動萬億市場。

【結束語】

浪潮這幾年越跑越快,在懂懂看來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對產業趨勢的敏銳洞察,第二是對客戶需求的精準匹配。

2018年浪潮服務器年度出貨量、銷售額全球前三,中國第一,全球增速第一。其中,人工智能服務器全球第一,雲服務器全球第一。注意,浪潮服務器通過多年積累,真正的逆轉是從雲服務器開始的。

這裏不得不提到浪潮獨特的JDM模式:

Joint:連接客戶、合作伙伴進行網絡化、數字化協同作業

Design\Development\Deliver:協同設計,敏捷研發,快速交付

Manufacture:網絡下單,快速定製,直達客戶

JDM模式徹底改寫了傳統服務器研發、設計、生產、交付的流程,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就是“緊跟客戶需求變化”。這也使得浪潮有機會洞察到最前瞻的行業趨勢,越跑越快。在雲服務器領域實現了逆轉的浪潮,在人工智能服務器領域則一直處於領跑地位。

這種領先,也使得浪潮被全球的客戶所接受。目前浪潮整個海外業務的增長,在去年增長了350%,3.5倍,覆蓋了120個國家和地區做服務器全球化的生意。

正如王恩東所說:“浪潮,又向着全球第一的位置邁進了一大步。“

——————————————————————————————————

微信關注公衆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爲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衆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