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某個領域,是把精力放在儘可能多的學習領域內的知識,還是在某個方向學的更深呢?


這個事情其實沒有什麼標準的答案,因為我覺得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廣度和深度的重要性是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的。我是一名機器學習領域的工程師,但我覺得我的經驗應該也適用於絕大多數職業領域,權當供大家參考。

我覺得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可以明顯分為三個階段,就是初期,中期,和成熟期。針對這三個階段,我對深度和廣度的理解是:

初期的廣度重要,中期的深度重要,成熟期又變成廣度重要。

在職業生涯的初期,你剛進入這個領域,這個時候你的首要任務是快速的建立起這個行業的知識體系,而不是深入到某一個點去深挖。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因為那句大俗話「選擇大於努力」。如果在你沒有建立知識體系的時候,你就鑽到某個點上去增加深度,可能會造成的一個典型後果是努力了半天,發現這個方向我根本不喜歡,或者努力了半天,這個方向的收益根本沒有我想像中的大。

拿我們機器學習領域來說,在你不清楚業界對CV,語音,NLP,廣告推薦等方向的應用深度時,選錯一個方向可能會導致你未來的收入和發展空間千差萬別。再細一點,拿推薦系統來說,你是做模型,還是做工程,是做數據還是做線上系統,哪個方向是你喜歡的,哪個方向的空間大,哪個方向競爭最激烈,你在剛入行的時候,應該迅速積累起這些信息和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作出最有利於你職業生涯的決策。這時候的一個決策,就會影響你未來至少三五年的職業生涯發展和切實的收入水平。

在度過初期的探索過程之後,在職業生涯的中期,你一定要挑選一到兩個點深入下去。原因很簡單,初級的工程師完全沒有替代性,你的知識面再廣,經驗再廣都沒有用,所有公司找到都是能夠在一個點上獨當一面的人。還有一句大俗話是「高端人才永遠短缺,初級人才永遠內卷」。這句話俗,但毫無疑問是事實。職業生涯的中期你一定要讓自己在一個點上與眾不同,這時候,深度就會變得無比重要。還以推薦系統為例,一線公司要找的建模相關的高端職位一定是名校相關方向博士或者已經有豐富相關業界經驗的工程師,不可能是一個轉方向的其他領域的高級工程師,要轉方向,只能重新從初級開始。這一點,又凸顯出了第一階段的重要,就是一定要在初期構建起你的知識廣度,在這個基礎上,找到你願意深耕的那一到兩個點。

在職業生涯的成熟期,在你已經成為某個細分領域的專家之後,事情又變成了廣度重要。為什麼?因為這個時候你的目標肯定是希望承擔更多的責任,讓自己負責的scope更大。即使是非常重要的領域,比如說推薦系統中最重要的排序演算法,它最多最多能讓你在十幾二十人的團隊中脫穎而出,不可能讓你再上一步了,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精通更多的領域,包括其他的工程領域,當然也包括產品,運營的相關經驗。

在整個過程中,我看到的是更多的人連第一步都沒有做好,連正確建立自己領域的知識框架都做不到,這就不用往下看了,什麼廣度、深度、再回到廣度的過程完全沒有意義。舉個例子來說,我在某平台開了一門深度學習推薦系統的實戰課,有不少同學雖然購買了這門課,但只聽過前兩節,這說明什麼,要麼說明我講的太差,要麼就說明他們自己根本沒有堅持做好任何一個方向知識儲備的能力,那還談什麼「內卷」呢?但是在最後幾節課,堅持下來的同學提出的問題,甚至讓我自己都嘆為觀止,他們對整個系統的思考深度幾乎達到了一個相當資深的水平,這不是我講的好,是他們自己在腦海中建立好了一個領域的體系,有了這個領域的知識廣度,才能作出更靠譜的思考。

說著說著怎麼像軟文了。。回到正題。整個從「廣度-深度-廣度」的這個過程,其實也不僅限於職業生涯的規劃,對任何問題的研究都遵循這個過程。比如高考報志願,廣度差、眼界窄的同學,往往沒辦法選出對自己未來最優的學校和專業,但我知道,北京一些知名高中的學生,早在高一就已經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學校和專業,然後針對這個目標,不斷加深自己的知識和經歷的積累,最後考上心儀的專業之後,則開始再次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這樣才能螺旋上升,完成下一次的超越過程。

其他的過程,比如換工作,尋找項目的最佳方案,研究生論文從選題到答辯的整個過程,都是「廣度-深度-廣度」的螺旋上升過程,概莫能外。所以下次遇到任何決策問題的時候,也不妨想想這個「廣度-深度-廣度」的方式,也許能找到些解決問題的靈感。


做個人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深度更重要,做管理者(Manager)廣度更重要。


深度和廣度都很重要,不過我喜歡前期先放在廣度上,廣度有利於我們獲得更多的信息,知識面更廣,屬於厚積。 在後期會著重深度,在深挖某一個方向的深度時也要融會前期獲得的廣度的知識,也就是說廣度是為了更好的挖掘深度服務的,這樣才好薄發,所以兩者並不矛盾,融合貫通,不要做井底之蛙才好,前期和後期並不是對等分的,前期3,後期7,一般我都是這麼學習的。


不同的職業發展階段答案會不太一樣:想要進入一個領域,深度重要,想要發展得好,廣度重要。

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說,當我要招一個應屆畢業生的時候,相比於看這個人知識面是不是廣,我更看重這個人能不能做好本職工作,儘管知識面廣會讓我覺得有潛力。不過,在這個時候,一個有能力的候選人是比一個有潛力的候選人更有競爭優勢的。

比如:我們需要招一個產品助理幫助我們優化電商網站,我們會很喜歡對產品需求有思路的候選人,我們會很喜歡善於溝通合作的候選人,我們會很喜歡對交互體驗有sense的候選人,我們會很喜歡對後台技術和技術分析有了解對候選人,如果這些產品技能不具備的話,哪怕一個候選人對電商未來發展趨勢口若懸河,對供應鏈滔滔不絕,對市場運營頭頭是道,我們也不會選擇的。因為針對這個崗位,我們需要一個能夠切實從用戶出發,考慮商業需求用戶體驗和技術可行性,能夠跟不同團隊合作去把產品執行做好的人。

那麼,有沒有什麼崗位,我們需要候選人知識面很廣呢?有,管理崗和決策崗,level越高,這方面的要求越高。對於高層崗位,我們需要候選人能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做出符合公司價值觀的決策,但如果候選人只能專註於自己的「小世界」,很容易把公司引領到錯誤的方向上。當然,如果是應屆畢業生,很小概率會去應聘公司高層的崗位。

入職之後,如果能夠依靠自己的專業深度,把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到,別人做得到的事情做得更好,就很容易脫穎而出,獲得公司和團隊的信任,讓老闆更願意把更多更大的任務交給你,這時候,你必然會接觸到更廣的領域。但如果,這時候,領域廣到你沒有辦法勝任了,你就會感受到天花板。比如,一開始你是優秀的產品經理,主要負責網站,升職之後,你可能還要負責供應鏈系統和團隊管理,這時候如果你對供應鏈系統不夠了解,也無法短期內學會核心知識,或者不知道怎麼去領導團隊,就很難繼續往上走。

所以,哪個更重要,取決於自己在職場的什麼位置/階段。


非常贊同 @王喆 的回答,他說初期的廣度重要,中期的深度重要,成熟期又變成廣度重要,以我自己來看,並不完全是這樣。

每個領域做到最前言,都是非常窄的。我自身感受是初期是深度重要,隨著深度的拓展,成為了一個小領域的專家之後廣度重要,我還沒有進入下一個階段,我猜測下一個階段深度就是廣度,廣度也就是深度,沒有必要很嚴格的區分了。

如果把這個階段比作在一個大的拼圖上作畫:

第一個階段,專註在屬於自己的一小塊拼圖上做出精美的畫。初期隨著深度的拓展,會進入一個基本沒有同行的境遇,這個時候自身的眼界會變得狹小,過分放大自己領域科學問題的重要程度。這一點往往在申請經費和發表文章時候,以及各種場合對別人的工作點評的時候感觸特彆強,這個時候和大同行坐在一起,每個人都未必懂和欣賞彼此的小領域。但是科研往往是要和大同行一起推動一個大領域的科學社會問題,因為小領域裡的小同行,可能就那麼幾個人,太專一的問題,往往不具有普適性,申請經費的時候也不容易中。就像自己的拼圖畫作的太好,無法融入整個拼圖,也沒啥卵用

第二個階段:逐漸認識到,大家做的不過是在精修一份拼圖中的一小部分。小部分修整到一定程度時候,就必須去找到相鄰的部分,才能夠接著精修屬於自己拼圖上和別人對接處的細節。這個時候會跳出來自己的那一小塊,看全局,從別人的拼圖中尋找完善自己拼圖蛛絲馬跡,在這個過程中也在幫別人完善別人的拼圖,共同創作一幅畫作。

第三個階段:我猜拼圖的整個輪廓出來以後,會對每一塊的細節提出更高的要求。完善細節的過程中,又會對全局產生影響,就這樣會不斷的往複下去。

所以初期的廣度重要,中期的深度重要,後期深度就是廣度,廣度就是深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