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觀心:每一刻都是治癒、轉化與滋養
光明覺照2012-01-30 22:25:14作者:一行禪師攝影:t小牛

看見實相是一回事,把實相運用到實際行動中則是另一回事。愛因斯坦寫到:「人,是這整個我們所稱 宇宙 的一部分,受到時間與空間限制的一部分。覺得自己或自己的思想與感受有別於其他事物者,其實是一種視覺的假象。這個假象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囚禁,把我們限制在個人的慾望,以及限制在我們最親近者的小圈圈裡。我們必須期勉自己擴大慈悲的範圍,去擁抱一切生命與大自然之美,藉此把自己從這個囚禁中釋放出來。」

心不只是腦。當你有個進入房屋的門時,你需要一把可以開門的鑰匙。鑰匙與門對你進入房屋來說很重要。意識的顯現需要腦,但這並不表示是腦產生意識,就像門並不會產生房屋一樣。腦並非識顯現的唯一基礎。

在禪修營中,我們創造了一個環境,人們可以在那裡禪修:行禪、 坐禪、 呼吸。做這些修行,使他們能達到心的另一個向度。當我們太忙而說失去自己的心時,則在正念中,我們可以重新把心找回來。

許多人都很熟悉中國禪宗六祖慧能的故事。慧能住在五祖弘忍的東禪院,有一天,五祖請他的僧眾各自以詩偈呈現己見。他的首座弟子神秀來自中國東北方,是個博學多聞的讀書人,呈上了這首詩偈: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首詩就修行而言很好。我們的心很容易被溺愛、憤怒、恐懼與悲傷遮蔽。我們的心與我們科學家朋友們的心,在本質上都一樣,而修行人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心不被層層污垢給覆蓋了。

慧能來自中國南方的農家, 北上向五祖求法。由於他不識字,因此必須請師兄代他書寫明心見性的詩偈。這首詩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觀察心時,你使用心。你藉以觀察的是哪一種心呢?若你的心陷入憤怒、迷惑與分別中,則心是不清明的,不足以擔當觀察的工作,即使你擁有昂貴的科學設備也是一樣。禪修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擁有一顆能觀察的清明之心,幫助我們解開心中的結。每個人都有想法與觀念,當我們執著於這些時,是不自由的,以致沒有機會接觸到生命中的實相。第一個障礙即是我們對於實相的概念、知識與觀念。第二個障礙是煩惱,諸如恐懼、憤怒、分別、絕望與傲慢等。行禪、坐禪、呼吸與聆聽開示,都是幫助我們磨礪心這個工具的方法,好讓心能更加看清自己。

當你聆聽開示或閱讀經書時,目的並不是獲得想法與觀念。事實上,是為了拋開想法與觀念。你不是以新的想法與觀念去取代舊的。開示或經書應該像能滋潤你內在智慧與解脫種子的雨一樣,因此我們才必須學習聆聽的方法。我們聆聽或閱讀不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想法與概念,而是為了去除一切的想法與概念。重點不是要記得哪些話,而是要記得你是自由的。

我們過去在學校都習慣於努力用功記憶事物,以便獲得許多的字詞、想法與概念,我們認為這個包袱有益於生命。但就修行而言,那是個負擔。因此,你沒有知識、想法與概念的負擔,沒有苦惱、憤怒與絕望的負擔,這正是行禪、坐禪、微笑與停止非常重要的原因。佛陀在接近生命尾聲時,說:「在我 45 年的說法生涯中,我其實什麼也沒說。」

當我們吃早餐時,吃早餐成為一種修行。觀察一塊麵包,即使只是一秒或半秒,你都可以看到陽光,看見麵包里的雲。沒有任何麵包是沒有陽光,沒有雨,沒有土地的。在這塊麵包中,你看見宇宙的一切事物皆現前,滋養你,那是深入的覺知和正念。所以,你可以深入地享受這塊麵包,這並不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只要幾毫秒便足以讓你看出這塊麵包是整個宇宙的代表。當你把麵包放進口中時,就只是放入麵包,而非計劃或憤怒,咀嚼計劃或憤怒有害健康,只要咀嚼麵包並享受咀嚼就好。只有正念能讓你如此深入地生活,碰觸到生命的奇蹟,因此,每一刻都可能是治癒、轉化與滋養的時刻。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