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所說的這四項魔鬼政策,多麼奇思妙想的神奇創意啊!

別急,後面還有倆呢!

雖然這跟上面四個比起來算不上一個級別,但卻屬於全方位包抄的。

一點空子咱也別留下!

一個叫「均輸」,一個叫「平準」。

這是武帝的格林斯潘,桑弘羊同志提出的,其目的是增強政府的收入和對經濟的控制。

所謂「均輸」,就讓地方政府平台開始做買賣。

均輸政策規定,地方政府可以靈活處理收上來的土地稅,也就是百姓交上來的糧食。

政府可以當地賣掉糧食換成錢交到中央,或者把錢購買當地的土特產然後官方做買賣到外地賣掉吃差價。

你說這腦子,是不是都走飛了。

所謂「平準」,就是讓地方政府做保險公司。

「平準」政策是各地政府在地方上興建平準倉,當本地豐收時,政府就收購糧食放入平準倉庫,到了本地出現災害缺糧時,政府再把倉里的糧食拿出來賣給社會。

政府既賺錢,老百姓又有了保險,真好。

這兩項政策,看上去簡直不要太友好。

但最終結果,「均輸」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與民爭利和不規則競爭;「平準」使得老百姓們不僅沒買上保險,還活的更加艱難。

尤其是「平準」!

第一, 糧食會腐爛,官員看管的平準倉往往並不用心,會出現大量的資源浪費。

第二, 資源浪費倒是小事,最可怕的是產生估摸碾壓。

由於各地的平準倉屬於大體量玩家,結果這個「官辦保險公司」起到了股市中莊家洗劫散戶的效果。

官員們往往低價強買壟斷糧食,哄抬物價,等糧食緊缺時高抬糧價賣出,洗劫散戶。

普通商人和百姓死走逃亡。

少數關係戶和官員則光明正大的出現了官方套利的工具!

賣爵,重稅,告密,貨幣,漢企,均輸,平準,七大體系全方位打造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大漢國家牢籠!

武帝一朝,為後世的中央政府定下了一個樣板。

這個樣板就是農業稅一定要低,老百姓們都看重糧食,避免引起直接衝突。

但是,要通過貨幣造假,官府企業,重商業稅等方式,將老百姓的錢偷偷地徵收上來。

這就是所謂的「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從此之後,歷朝歷代的百姓再也沒有翻過身來,不過當時代來到兩宋時,發生了一個黑天鵝事件,中華民族本來能夠有機會率先走上商業時代的前列上,但是,後面又來了一隻更大的黑天鵝,不對,大怪鳥。

蒙古人橫刀殺出,鞭笞世界。

再繼任的明清後來成為了封建專制的巔峰集大成者,這套封建統治的金箍越扎越緊,直到英國人的軍艦開了進來,這個老朽的國家,才算無奈地真正開眼看到了世界。

隨後就是大破大立,痛入骨髓,被踩到泥里,艱難涅槃重生的近二百年。

為啥中國人的勤勞融入了骨髓中,基因里?

因為如果你不勤勞,你不沒黑天帶白天的玩了命的干,你是無法在各種各樣的盤剝下活下來的。

也因為這樣,勤勞的中國人總是只能看到眼前的東西!

因為稍微遠一點,就真的太遙遠了。

先活下來吧。

世界上,中國人給別人的印象往往有兩點:很勤勞,眼光短。

其實深究,這都是被逼的。

我難道不想晃晃蕩盪弔兒郎當的當劉邦嗎?

誰不知道當流氓不幹活痛快!但我要真當了劉邦全家就餓死了!

一將功成是由萬骨枯搭建的,千古一帝的千秋功業,則是由一個碩大無比的抽血網路灌溉澆築而成的。

說完這些,很沉重,這就是歷史,我能做的,是把他的來龍去脈以及深刻影響原原本本的展現在你的面前。

揚民族魂魄強漢開疆的是他,奠定壓榨模板千古基調的亦是他。

定河南,逐陰山,通河西,必須要寫的蕩氣迴腸。

漠北決戰前,檯面底下的種種為禍千年同樣亦要寫的入骨三分。

這是對「秦皇漢武」歷史地位的最好尊重!

因為這種級別的歷史人物,根本就談不上「好」或者「不好」,更不是什麼「聖主」或者「昏君」。

所有人世間概括性的辭彙,在他們的身上,都顯得太蒼白了。

這種級別的千古一帝,是複雜到了極致後的筆墨難描。

是非功過,我們不再過多討論了。

武帝開啟了影響兩千年的各項吃人政策,目的是想干一番天大的事業。

游牧民族不好打,妥協的成本最低,這個道理我都懂。

但我就是想滅了他呢?

自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後,武帝老實了兩年,這兩年中,他把所有的家底全歸攏到一堆,他要打一次超級大牌了。

幾乎是不打算過了的狀態,武帝要攤上全部的家底,出動帝國的全部騎兵力量,遠赴兩千里,去滅掉藏進了漠北的所有匈奴主力。

為此武帝出動了什麼樣的家底呢?

精銳騎兵十萬,後勤的步兵,民夫數十萬,所有官方的軍馬以及從民間所有能徵調上來的十幾萬民用馬匹,還有無法計數的糧草給養。

孫子兵法中的成本金句「日費千金」,在此已經遠遠無法適用,成本達到了驚人的日費數十萬金。

遠赴兩千里滅國,這聽上去就不靠譜。

但不靠譜的事碰到了不靠譜的人再加上海量的家底往往就會擦出奇妙的火花。

武帝毅然決然的就做了。

他之所以要畢其功於一役,因為他有著中國歷史上,任何一位帝王都流口水的帝國雙璧,衛青和霍去病。

這對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外甥與舅舅,成為了整個匈奴的民族夢魘。

衛青此前六戰全勝,為大漢奪回了河南地與陰山南北。

霍去病三戰三捷,為大漢以及整個世界打通了傳奇的絲綢之路。

但這仍然有一個小小的遺憾,就是騎兵部隊的巨大消耗使得國家無法支撐兩個偉大將軍的同時出擊。

明明有兩個影帝,卻每次只能唱獨角戲,多麼的遺憾。

這次武帝作為金牌投資人各種斂財榨取,為這場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騎兵遠征籌足了所有軍需。

這場戰役之後,歷代中原政權再無如此規模如此距離的騎兵遠征,步兵再次成為了戰爭的主旋律。

因為錢不好湊,馬不好湊,騎兵更不好湊。

武帝此次扔出了所有家底,十萬帝國騎軍,並且對這十萬人進行了挑選。

五萬騎兵中的精銳,武帝給到了霍去病,並且給了他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徹底殲滅匈奴本部主力。

剩下的五萬,武帝給到了衛青,他的任務,是徹底殲滅還未受過重大打擊的匈奴左賢王勢力。

從這也可以看出來,武帝還是更偏愛自己的門徒。

兩路大軍,從兩個方向,同時北伐。

武帝戰前的原計劃,是由霍去病出定襄,衛青出代郡。

不過在即將出兵之前,從俘虜處得知伊稚斜已經率主力東去,於是改變計劃,令霍去病出代郡,衛青出定襄。

這次大戰,也成為了許多傳奇將領的最後一戰,比如衛青,比如霍去病,比如漢匈第一大俠,傳奇的飛將軍李廣。

此時的飛大爺李廣年事已高,本來武帝已經不打算再讓他隨軍出征了,但是打了一輩子仗的老將軍不甘心自己浴血拚殺一世,卻永遠無法軍功封候,看著一個個小字輩風光無限甚至躺槍封侯的,真是不甘心。

李廣奮起餘勇,央求武帝:再給我一次機會吧!

武帝看到老將軍精神可嘉,想到他奮鬥一世,於是動了惻隱之心。

「你隨衛青出征吧。」

做了順水人情的武帝,卻又喊來了衛青,對他說:李廣這人命不好,不要給他太大的機會,你可別給我整砸了。

這一句話,決定了李廣的最終結局。

公元前119年春,以郎中令李廣為前將軍、太僕公孫賀為中將軍、主爵趙食其為右將軍、平陽侯曹襄為後將軍,由大將軍衛青帶領,兵出定襄。

驃騎將軍霍去病屬下未配備任何副將,所率皆是驍勇敢戰之兵以及大量匈奴降將,宛如一個特大的特種兵衝鋒隊一樣,兵出代郡。

齊裝滿員的漢精銳衛青部,宛如古代坦克集團軍出征。

統御著漢制胡人的驍勇神將霍去病,莫種意義上,更像是鐵木真提前一千三百年降臨到了這片土地上。

這一戰,諸將終將不朽。

兩路大軍出征千里後,衛青與霍去病均得到了一個消息,先前得到的情報不靠譜,伊稚斜的本部主力依然在漠北,左賢王的主力匯合了右賢王的殘部盤踞在了東部。

陰差陽錯下,衛青成為了剿滅本部的那一隊,而寄予厚望的霍去病則成為了剪去匈奴羽翼的那一支。

雖然有變化,但已經無法更改了,衛青此次深入大漠決戰,採取的是步步為營的策略,行軍中逐步推進,沿途捕獲匈奴俘虜後得知伊稚斜駐地後,命令前將軍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兩部合併,從東路繞道出擊匈奴軍側背,自率主力推進前行。

匈奴那邊,趙信的構想終於實現了,漢軍果然翻越大漠前來了,伊稚斜將部眾輜重轉移到更遠的北方,集結了全部的精兵靜候於漠北邊緣,等待著疲憊的漢軍。

衛青大軍出定襄一千多里後,穿過了大沙漠,終於在大漠的盡頭,看到了此次的目標:匈奴的本部主力。

令伊稚斜意外的是,他所看到的漢軍,並非面無人色,東倒西歪,而是軍容嚴整,殺氣騰騰。

不對啊!穿越了沒有補給的沙漠戈壁,行進了如此遠的距離,你們不應該還能保持戰鬥力的啊?

伊稚斜不知道,他的一生之敵籌措了多少的物資來應對這場遠征。

數百萬人力將海量的軍需物資運到了定襄前線,幾十萬步兵與役夫再帶著這些軍需北上隨軍。

目的,就是為了伺候好這五萬騎兵和幾十萬的馬匹!

草原雄師很遺憾的碰到了更可怕的龐然大物!

趙信的策略是對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可以進行如此難度的遠征跋涉!

但他遇到了千年才出一個的漢武大帝!

他聚斂四海,壓榨萬民,就是為了大炮打蚊子來的!

漢軍,在那條千年神龍的炙熱火焰下,朝他們殺過來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