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章同盟军(艾哈萨卜)①

[马坚译正文] 

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1]先知啊!你应当敬畏安拉,你不要顺从不信者和伪信者,安拉确是全知的,确是至睿的③。[2]你应当遵循从你的主降示你的(经典)④,安拉确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3]你应当信托安拉,安拉足为监护者。[4]⑤真主没有在任何人的胸膛里创造两个心⑥。你们的妻子,你们把他们的脊背当做自己的母亲的脊背 ⑦—— 安拉没有把她们当做你们的母亲⑧,也没有把你们的义子当作你们的儿子⑨。这是你们信口开河的话⑩。安拉是说明真理的,是指示正道的。[5]○11你们应当以他们的父亲的姓氏称呼他们○12,在安拉看来,这是更公平的。如果你们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是谁,那末,他们是你们的教胞和亲友○13。你们所误犯的事,对于你们没有罪过○14,你们所故犯的事,就不然了。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15。[6]先知对信士的权利,重于他们自身的权利○16,他的众妻,是他们的母亲○17。血亲与血亲相互间的权利,依安拉的经典,是重于信士和迁士的权利的○18,除非你们对自己的亲友行善○19,这○20 是记录在天经里的○21。[7]当日,我与众先知订约,与你和努哈、易卜拉欣、穆萨、麦尔彦之子尔撒订约,我与他们订庄严的盟约,[8]以便安拉向诚实者询问他们的诚实○22。他已为不信道者预备了痛苦的刑罚○23。

《中文译解古兰经》第418-419页

②王静斋题译:阿汉杂部(联军),计73节,默底纳下降。

《古兰经译解》(丙)第585页

④王静斋夹注:依照《古兰》行事,莫从逆徒的主见。

《古兰经译解》(丙)第585页

⑤王静斋眉批:义子不同亲生子

《古兰经译解》(丙)第585页

⑥王静斋注释:1351.阿刺(拉)伯人称老练的智者有两颗心,所以有的呼额卜模安麦尔为二心人。因他自称胸有二心,能够解悟到穆圣所不能解的,庸常们信以为真。故,真主说明:一个人无有两颗心。

《古兰经译解》(丙)第585页 ⑥王静斋附说:多神教徒在白德里战役失败,这人也在随众鼠窜。脚穿一只鞋,另一只握在手里。一面跑,一面问苏富扬:「我那只鞋子那里去了」?苏说:「你那不是脚上穿著一只,手上拿著一只吗」?从此大家全知道他只有一心。不然的话,他怎会忘记手中的那一只鞋呢?

《古兰经译解》(丙)第585页

⑦王静斋注释:1352.愚昧时代,夫与妻坚决离异的时候,把妻子比若母的脊背。自此以后夫妇不再重圆了。伊斯兰复兴,明白宣布:这话归为无效。

《古兰经译解》(丙)第585页

⑨王静斋注释:1353.义子跟亲生子绝对不同,在继承遗产和血统各方面必不发生亲属关系。这段经文是驳斥一般人,以义子当亲子,且于继承问题与婚姻的伦理上和亲子无甚差别。

《古兰经译解》(丙)第585页

⑨王静斋注释:1353.义子跟亲生子绝对不同,在继承遗产和血统各方面必不发生亲属关系。这段经文是驳斥一般人,以义子当亲子,且于继承问题与婚姻的伦理上和亲子无甚差别。

《古兰经译解》(丙)第585页

○12王静斋夹注:使其归宗。

《古兰经译解》(丙)第585页○12王静斋眉批:回教亲属法上不承认义子

《古兰经译解》(丙)第586页○12王静斋注释:1354.义子在伊斯兰亲属法中,不认为与有血统关系的人同样地有继承权,是根据这段天经决定的。传这一条是因著宰笃下降的。此人原是圣宫赫底彻的奴才,后来送给穆圣,得被解放,归到圣人名下作义子。先是被称为穆圣的儿子。及至这段经文颁降,外间改呼他为「哈里赛的儿子」了。(按:宰笃的生父名哈里赛)。

《古兰经译解》(丙)第586页○13王静斋注释:1355.这话是训示众信士对于义子要解除父子的名义,若不能归宗的时候,就称他们为教胞。如果他们原是奴才,而后被主子解放了,那就称他们为某人的解放者。

《古兰经译解》(丙)第586页

○14王静斋夹注:在未禁止此事前前后后出于无心的错误,不为有罪。

《古兰经译解》(丙)第585页

16王静斋眉批:个人见到的,未必全都正当

《古兰经译解》(丙)第586页○16王静斋注释:1356.忒逋克一役,圣人吩咐大家出战,而有的人推诿说:「我得回家和父母商议」。于是真主降下这段经文。大致是说:圣人对于世事或教务发下命令的时候,只当听圣命,不可由个人。因为圣人所命令的只有好处,绝无恶果。个自见到的,保不定无有危险。

《古兰经译解》(丙)第586页○17王静斋注释:1357.圣宫是每一个穆民都应当尊重的,是该当作生母看待的。经云:「在圣人去世后,你们永不得娶他的妻」。除此以外——若是望看他们或是和他们在一处接谈,或是偕同旅行,这如同跟普遍的无干妇女一样地禁不可行。称阿以涉等为众穆民的母亲,就是不许娶她们为室。阿以涉圣宫说过: 「我是穆民男子的母亲,并不是穆民女子的母亲」。有的人称她们是男女穆民的母亲,这话不可置信。因为无人称他们的女儿为穆民的姐妹;也无人称他们的舅父姨母为穆民的舅父、姨母。沙飞尔公说:祖白尔曾娶鄂士马为室,她是阿以涉的胞妹,但是无人称其为穆民的姨母。禁止娶圣宫,是因尊敬穆圣起见。至于继承穆圣遗业的人,也是该受尊敬的。所以有些大学士们说:道堂的长老,他那被弃的或遗下的妻室,在他的弟子们不得娶他。有师生关系的,也是这样。像这样婚姻,在今世后世全没有什么好处。若说到教规上固属可行,但是教规也得不背乎道义。有的人说:穆圣是穆民大众的「教父」,因此,我们作穆民的彼此是兄弟。

《古兰经译解》(丙)第586页

○18王静斋注释:1358.穆民在伊斯兰发轫时代,朋友们彼此相承遗产,无论辅士、迁士均是这样。后来降此明令,改为亲属继承制度。

《古兰经译解》(丙)第586页

19王静斋夹注:遗嘱给朋友相当的一部分,自可照办;那就不论什么远近了。

《古兰经译解》(丙)第586页

20王静斋注释:1359.此指上列两段经文内所提的:(1)圣人於穆民比自身更近;(2)亲属间互相继承遗产。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21王静斋夹注:在「被庇的牌」上写定的。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

22王静斋夹注:质问诸圣,怎样的负责劝导世人。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

[马坚译正文][9] ①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记忆安拉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敌军来攻你们,我就对他们派遣暴风和你们所未见的天兵②。安拉是明察你们的行为的③。[10]当时,他们从你们上面和你们的下面④来攻你们;当时,你们眼花心跳⑤,并对安拉作种种猜测⑥。[11]在那时,信士们曾受到考验,并受剧烈的震动。[12]当时,伪信者和心中有病⑦的人都说:「安拉及其使者,只虚伪地应许我们。」[13]⑧当时,他们中的一派人说:「叶斯里卜⑨人啊,你们不必在这里逗留了 ⑩。你们回家去○11吧!」他们中的一派人,向先知告假说:「我们的房屋,确是破烂的○12。」其实他们的房屋并不是破烂的,他们要想逃走○13。[14]假若这座城被敌人四面攻破,而后敌军要求他们叛教,他们必定承诺。他们因为此事只耽延片刻○14。[15]以前他们与安拉确已约定,他们绝不转背○15。安拉的盟约,是应该负责履行○16的。[16]○17你说:「如果你们逃避死亡,或杀戮,那末,逃避对于你们绝无裨益。你们即使逃避,也只得到稍稍享受○18。」[17]你说:「如果安拉欲降祸于你们,谁能反抗安拉而保护你们呢?如果他欲降福于你们,(谁能干涉他)呢?」除安拉外,他们不能发现任何监护者和任何援助者。§[18]○19安拉知道你们中有些人阻碍别人○20,并且对他们的同胞说:「你们到我们这边来吧○21!」他们只偶尔参战○22。[19]他们对你们是吝啬○23的。当恐怖降临的时候,你见他们望著你,他们的眼睛转动得象昏死的人○24一样;当恐怖消失的时候,他们却以尖利的口舌痛骂你们,而他们对钱财是吝啬○25的。这等人,没有信道○26,故安拉揭示他们的行为的虚伪○27,这对于安拉是容易的。[20]○28他们以为同盟军还没有撤退○29,如果同盟军卷土重来,他们将希望自己在沙漠中的游牧的阿拉伯人中间○30,并从那里探听○31你们的消息,假若他们与你们相处,他们只偶尔参加战斗○32。

《中文译解古兰经》第419-420页

②王静斋眉批:敌人集合十一个单位和穆民交战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 ②王静斋注释:1360.穆圣迁到默底纳以后,当地的外族——若古来作、奈维尔,与穆圣结下互不侵犯的约会。后来奈维尔族破坏协定,结果对方失败,他们的领袖名叫汉一的潜赴墨克勾结古来氏人,集合群力,欲一鼓而打倒穆民。当时联合十一个单位,由苏富扬为总兵官,共计一万二千人。穆民方面约不过三千人,奉圣命掘濠迎战。双方接触,穆民始而受挫,几至崩溃。终而转败为胜,敌方联军四散奔逃。原因是夜间狂风大作,时当冬令敌人不堪其冷。同时,又有天使协同穆民作战。因此,敌人溃走,遗下粮草军器无算。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

④王静斋夹注:敌人从山谷的上方和下面东西两方,蜂拥而至。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 ⑤王静斋夹注:众目凝视,心达咽喉:因骇极而至如此。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

⑥王静斋夹注:信教志诚的作乐观,而伪信士们作悲观。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 ⑦王静斋眉批:志不坚决,忽东忽西,最能偾事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 ⑦王静斋注释:1361.「心中有病」:就是信仰力不坚决,可东可西。这般志不坚决的人,最能偾事。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 ⑧王静斋眉批:伪信士意志不坚,想要逃跑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 ⑨王静斋注释:1362.「耶士雷布」:是默底纳城的别称。最初抵达该地方的人,名叫耶士雷布。后人就以其名称呼此地。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

⑩王静斋夹注:联军势众,兵力雄厚。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11王静斋夹注:意思是促穆民赶快逃跑。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12王静斋夹注:缺少防备。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13王静斋夹注:借题不战而退。

《古兰经译解》(丙)第587页

15王静斋夹注:就是不败退。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16王静斋夹注:应当实地履行。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

18王静斋夹注:逃走以后,在今世不能享受好久,终归一死。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19王静斋眉批:伪信士扰乱人心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20王静斋注释:1363.此言所谓穆民之有这两项人,究竟是谁,在真主一定分析清楚。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21王静斋夹注:一伙是阻止别人援助穆圣;一伙是伪信士们诱惑别人归到他们一流,逃回默底纳。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22王静斋夹注:有时势不得已而出战迎敌,然,不过略为周旋。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23王静斋夹注:不肯努力援助。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24王静斋夹注:就是因尝死的痛苦而昏晕,竟至失去知觉的人。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25王静斋注释:1364.那就是舍不得把战利品分给穆民。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

26王静斋夹注:并未真诚的信教,故而见害则避,见利则趋,而且在权利上特别注重。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27王静斋夹注:因他们的作善功不是根据真挚信仰而发的。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28王静斋眉批:为敌方探听消息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29王静斋注释:1365.这些伪信士们因为过甚的胆怯,以为联军尚未退走,所以他们赶忙跑回默底纳。所谓联军者,即联合一起的那十一个单位——若古来氏、古来作等。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29王静斋眉批:胆小如鼠者,经不住「打击」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

31王静斋夹注:向那来自默底纳的人,打听穆民的现状。

《古兰经译解》(丙)第588页○32王静斋夹注:必不诚意为教效命疆场。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

[马坚译正文][21] ①希望安拉和末日,并且多多记念安拉者,你们有使者可以作为他们的优良模范②。[22]当信士见同盟军的时候,他们说:「这是安拉及其使者所应许③我们的,安拉及其使者说对了。」这④件事只能使他们更加确信,更加顺从⑤。[23]信士中有许多人⑥,已实践他们与安拉所订的盟约⑦;他们中有成仁的⑧,有待义的⑨,他们没有变节⑩。[24]以便安拉因诚实者的诚实而善报他们,并且随意地惩罚伪信者,或赦宥他们。安拉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11。[25]安拉使不信道者○12末能获胜,忿忿而归;安拉使信士不战而胜○13。安拉是至刚的,是万能的。[26]○14他曾使帮助他们的那些信奉天经者,从自己的堡垒○15上下来,并且把恐怖投在他们心里,你们杀戮一部分,俘虏一部分○16。[27]他使你们继承他们的土地、房屋、财产和你们尚未踏过的土地○17。安拉对于万事是全能的○18。

《中文译解古兰经》第420-421页

②王静斋夹注:在众信士应当追随作战,并要处处沉静。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

③王静斋夹注:始而受磨难,终而获相助,乃真主所预许的,也就是主圣实现其所约。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 ③王静斋注释:1366.《阿力》说:所许给的,就是三八:11所记:「他们——逆徒——是在那里败退的一支军兵」。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

④王静斋夹注:这……指穆民所睹的联军情形。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

⑥王静斋注释:1367.此指欧士茫、脱理哈、韩泽一般贤士。他们曾誓许永远追随穆圣作战,有进无退,至为宗教殉难而后己。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 ⑦王静斋夹注:追随圣人,坚强抵抗仇人。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 ⑧王静斋夹注:非病逝即殉教,竟至如愿以偿。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

⑩王静斋夹注:仍守信约,不跟伪信士一样。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

12王静斋夹注:联军。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13王静斋眉批:莫怕敌人来势汹汹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13王静斋注释:1368.逆徒们来势汹汹,以为一度冲锋,便能歼灭穆民大众。结果未能如愿,切齿愤恨,狼狈遁去。原因就在真主以除逆而差天使,维护穆民作战。

《古兰经译解》(丙)第590页○14王静斋眉批:有经人被压迫下堡垒

《古兰经译解》(丙)第589页○15王静斋注释:1369.犹太方面的古来作人公然助逆,违背对穆圣的诺言,逆徒们合流进攻穆民。终至人心涣散,惊骇万状,退下堡垒,联袂逃遁。

《古兰经译解》(丙)第590页○15王静斋眉批:违背正义的集合终归失败

《古兰经译解》(丙)第590页○15王静斋附说:古来作人协助古来氏等逆徒合力攻击穆民,终至未得便宜,劳人伤财,大丢脸面。自古凡是根本不正,居心狠毒的,必无好的结果。

《古兰经译解》(丙)第590页

[马坚译正文][28]先知啊①!你对你的众妻说:「如果你们欲得今世的生活与其装饰,那末,你们来吧!我将以离仪馈赠你们②,我任你们依礼而离去③。[29]④如果你们欲得安拉及其使者的喜悦,与后世的安宅,那末,安拉确已为你们中的行善者,预备了重大的报酬⑤。」[30]先知的妻子们啊!你们中谁作了明显的丑事者,将受加倍的刑罚,这事对于安拉是容易的。§

《中文译解古兰经》第421页

①王静斋注释:1370.这话是真主命穆圣对圣宫们明白说出:准她们出留自由,在圣人必不强勉。传这段经文颂降后,穆圣先对阿以涉诵读一遍。读毕,说: 「你不要忙,可回家和你父母商议」。说这话的时候,在穆圣深知她的父母绝不欲他和圣人离异。阿以涉听到这话,不迟疑地回答说:「这事何必跟我父母商议?我只是一心的选择主圣与后世」。穆圣听她这样坚决表示非常欢喜。

《古兰经译解》(丙)第590页 ①王静斋眉批:圣宫服从天命,屏除奢望

《古兰经译解》(丙)第590页 ①王静斋附说:伊斯兰教在经过若干次的奋斗后,基础稳固,日益昌隆,只是穆圣私人方面,在经济上依然无办法。圣宫们有的人平素盼望穆圣的使命达到成功以后,享受人生的幸福。所以他们不断的有人向穆圣要求美衣,增加生活费,她们彼此之间更不断的发生龃龉。穆圣因此感觉忧虑。于是真主降下明文,命穆圣向圣宫们公开发表意见,任他们去留听便,不得有所要挟。首先表明态度的,为阿以涉,其他一一表示绝对服从主圣的命令。穆圣对于妻室们这样断然的措施,可谓十分得当。自古妻不贤子不孝,卒使英雄豪杰气短;甚或因而身败名裂。又女性的欲望无止境,逾纵逾炽。圣宫们深明大义,自听到训令后,一反往常的奢望,而倾向后世的永生。这是吾人对于圣宫们应该饮佩的一点。吾教女流,自当以此互相告诫。

《古兰经译解》(丙)第590页 ②王静斋夹注:依照离异的方式。

《古兰经译解》(丙)第590页 ③王静斋夹注:与众妻和平离异,不稍留难。

《古兰经译解》(丙)第590页

《古兰经汉译》注释汇集卷二二第三三章同盟军(艾哈萨卜) 

《古兰经汉译》注释汇集卷二二 

第三三章同盟军(艾哈萨卜)

[马坚译正文][31] ⑥你们⑦中谁服从安拉及其使者,而且行善,我将加倍报酬谁,我已为她预备了优厚的给养⑧。[32]⑨先知的妻子们啊!你们不象别的任何妇女⑩,如果你们敬畏安拉,就不要说温柔的话○11,以免心中有病的人,贪恋你们○12;你们应当说庄重的话○13。[33]你们应当安居于你们的家中○14,你们不要炫露你们的美丽○15,如从前蒙昧时代的妇女那样。你们应当谨守拜功,完纳天课,顺从安拉及其使者。先知的家属啊○16!安拉只欲消除你们的污秽,洗净你们的罪恶○17。[34]你们应当谨记在你们家中所宣读的安拉的迹象和格言○18,安拉是玄妙的,是彻知的○19。

《中文译解古兰经》第422页

⑥王静斋眉批:训示圣宫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 ⑦王静斋夹注:呼圣宫。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 ⑧王静斋夹注:将来比普通女子所获的善赏,还要加倍;更在天园中享受高尚的供给。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 ⑧王静斋注释:1371.高尚的给养:就是可爱的赐与。那只有进到天园以后可能藉(借)资快愉。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

⑩王静斋夹注:比普通女子地位不同。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11王静斋夹注:对无干男子讲话,应侃侃直述。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12王静斋夹注:恐怕遇上信教不诚的男子,闻你们语言吞吐不清,而滋生误会。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

14王静斋注释:1372.这话是命令圣妻们安居己室,不得随便出走。传圣妻素太虽在朝觐期内也不出室。有人问她:「你为什么不出室礼拜、朝觐?」她回答道:「真主命我们安居家内」。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15王静斋夹注:当愚昧时代,女子艳装,卖弄于无干男子面前。及伊斯兰复兴,乃严加禁止。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16王静斋注释:1373.这话可资证明圣宫们统属穆圣的家眷。至于「什阿派」所称:只有阿里、法土默、哈参、候腮尼,可算是圣室,他们说这话是根据:穆圣有一天早晨外出,踱到女儿家里,坐在床上,拥著毛毯,把阿里、法土默、哈参、候腮尼,挨次唤到跟前,随(遂)说:「圣眷哪!安拉惟欲给你们去掉污秽」。但是在我们想著,这话只证明阿里全家都属圣眷;不见得除去他们的不属圣眷。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

18王静斋注释:1374.这就是说:有人在家里诵经,讲学的时候,要得默听。室内预备一部《古兰经》,应随时展诵,这是一件圣行。若有别人诵读,那是必须静听的。当年的穆圣曾聆伍班业和一卜尼默思欧弟诵天经。欧墨尔也常聆额布母撒诵天经。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18王静斋附说:每一个穆民都应知道《古兰经》的辞义。知道以后要时常诵读。自不诵读,也要静聆别人的。埃及、印度等国皆有聘人诵经这样习俗。

《古兰经译解》(丙)第591页

19王静斋注释:1375.一解谁是圣室,在真主一定知道。传有个人对于圣裔宰(晨)农阿必丁氏,背地里颇多微词。有一天宰氏对他说:「你说我的那篇话,如果属实,我惟有为自己向真主告赦。不然的话,我就为你向主告赦」。那人突然站起,与宰氏的头部接吻,道:「实不相瞒,我那却是胡说乱道,请你代我祈主恕罪吧」!宰氏随说:「祈主饶恕你」!又传,有一次宰氏从礼拜堂里出来,途中遇见一个人向宰氏肆口蛮骂。仆从们见状,怒火中烧,意欲群欧,宰氏赶快拦阻。说:「不要动手,等我问他」。说话间走到那人面前问道:「我们即便有你所说的那些丑恶,在你也应该遮掩一点啊,请你不要这个样子。你有什么需求,尽可说出!在我一定要帮助你的」。那人听到这话羞惭得无地自容。宰氏把身著的毛衣脱给他,另外还赠了他一千元钱(《鲁白》)。 译者说:「若宰晨(农)阿必丁者,真不愧为圣裔,确值得我们颂扬。作穆民的全应当像宰氏那样宽宏大量。因为伊斯兰是一主张和平的宗教。穆民离开和平不知容人容物,那就算与伊斯兰隔远了」。

《古兰经译解》(丙)第529页

[马坚译正文][35]顺服的男女、信道的男女、服从的男女、诚实的男女、坚忍的男女、恭敬的男女、好施的男女、斋戒的男女、保守贞操的男女、常念安拉的男女①,安拉已为他们预备了赦宥和重大的报酬。[36]当安拉及其使者判决一件事的时候,信道的男女对于他们的事,不宜有选择②。谁违抗安拉及其使者,谁已陷入显著的迷误了③。[37]④当时,你对那安拉曾施以恩惠,你也曾施以恩惠的人⑤说:「你应当挽留你的妻子⑥,你应当敬畏安拉⑦。」你把安拉所欲昭示的,隐藏在你的心中,安拉是更应当为你所畏惧的,你却畏惧众人⑧。当宰德离绝她的时候⑨,我以她为你的妻子,以免信士们为他们的义子所离绝的妻子而感觉烦难⑩。安拉的命令,是必须奉行的○11。[38]先知对于安拉所许他的事,不宜感觉烦难○12。安拉曾以此为古人的常道○13。安拉的命令是不可变更的定案 ○14。[39]先知们是传达安拉的使命的,他们畏惧他,除安拉外,他们不畏惧任何人。安拉足为监察者○15。[40]○16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中任何男人的父亲○17,而是安拉的使者,和众先知的封印○18。安拉是全知万物的。

《中文译解古兰经》第422—423页

②王静斋注释:1376.任何事情,即经真主或穆圣明白判决后,那在人的方面就不可随便更易了。穆圣曾主张把宰纳卜聘给自所解放的奴才宰笃为妻。宰纳卜是古来氏望族的闺秀,宰笃出身奴才,彼此身份上下悬殊;所以议婚之初,宰纳卜因为看不起宰笃,乃表示异议。只是她的弟兄阿卜都拉竭力赞同穆圣的主张。此时,真主降下这段天经,宰纳卜不敢再事拒绝了。

《古兰经译解》(丙)第592页

④王静斋眉批:穆圣嘱告宰德不要休妻

《古兰经译解》(丙)第592页 ⑤王静斋注释:1377.蒙真主施恩:是得到奉行伊斯兰教;蒙圣人施恩:是得被解放。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

⑥王静斋夹注:穆圣嘱宰笃不要对宰纳卜离婚。

《古兰经译解》(丙)第592页

⑦王静斋夹注:命宰笃对宰纳卜的事,要怕真主,不得随便离异。

《古兰经译解》(丙)第592页 ⑧王静斋注释:1378.宰纳卜虽勉强与宰笃结婚,而心中总是不愉快。在宰笃也很明白宰纳卜看不起他。有一次,他向穆圣表示:欲同宰纳卜离婚。当时穆圣一再劝阻,不要这样。后来,宰笃的意思坚决,终至实行离异。到这时候,穆圣意欲收宰纳卜为室,然,恐外间发生物议而未肯宣布。至此,真主降下这话,不准穆圣怕人,只当怕主。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 ⑨王静斋夹注:就是和宰纳卜同房后宣告离婚。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 ⑩王静斋夹注:许穆圣纳宰笃的离婚妻,就是教穆圣以身作则,表示义子既无血统关系,那末,不妨娶他的离婚妻为室。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11王静斋注释:1379.「通行无阻」:就是必当实现。穆圣娶宰纳卜就是一个例证。宰纳卜在宰笃的名下,如同是寄托物,终至归到穆圣名下为室。这是主的事,当然要见诸实行的。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11王静斋附说:圣人与宰纳卜成婚,是在穆历纪元后第四年。当时宰纳卜正在三十五岁,其得圣人庞爱和阿以涉同。穆圣去世后,他的众妻,首先病逝的就是宰纳卜。她死去的那年,正在五十三岁。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

12王静斋夹注:若穆圣娶宰纳卜,这是由真主特许的。在穆圣履行它,当然无什么困难。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13王静斋夹注:例如前代圣人多妻,那是奉命许可。当无实行上的困难。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14王静斋夹注:自得通行无阻。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15王静斋夹注:真主是对他的众仆清算的,而在作仆的应当先对自己细算。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16王静斋眉批:穆圣不是谁的父亲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

○17王静斋注释:1380.这话是接续前文:义子不跟亲生子一样地有父子关系。宰笃是普通人之一,在名义上是圣人的义子,实际上并无父子的关系。至于称穆圣为「教父」,那另是一个问题,跟这段经文,在意义上并不冲突。

《古兰经译解》(丙)第594页○18王静斋注释:1381.这话是明白肯定穆圣之后,不再有什么使者圣人发现。

《古兰经译解》(丙)第594页○18王静斋附说:凡无凭据自称受过默示的,全是假冒。尝闻有些好事者,假名天使愚弄世人,结果他那虚伪暴露,遭受痛诋。在穆圣去世后,任何一个自称为圣的,未尝发动什么属于宗教的改革的方针。曾见他们发布些个小册子,约不过揄扬自己如何如何神奇,其实那完全是一片诡话。自《古兰经》上发表那话以后,从穆圣去世起,直到现在,再没有出过圣人,这事一面见证伊斯兰势力伟大,一面见证《古兰经》是主降的,不是圣人自撰的。因为,穆圣并不知道未来的事情。除去这段经文,还有些话作此证明——若云:「鲁密在最近的地面战败了,他们在失败以后,即将在几年内获胜利」(三O:3)。后来的事实正是符合这话。又云:「安拉预许你们其中归信并作善举的人:他必定委他们在地面上继替,一如他们以前的众人继替」(二四:55)。——这话是真主命穆圣训示众弟子的。后来,他们果然开拓了叙利亚、波斯、埃及。

《古兰经译解》(丙)第594页

[马坚译正文][41]信士们啊!你们应当常常记念安拉,[42]你们应当朝夕赞颂他超绝万物。[43]他怜悯你们,他的天神们为你们祈祷①,以便他将你们从重重黑暗引入光明,他是怜悯信士的。[44]他们与安拉会见的那天,安拉对他们的祝辞是:「祝你们平安。」他已为他们预备了优厚的报酬②。[45]先知啊!我确已派遣你为见证者,报喜者,和警告者,[46]③为奉安拉之命而召人于安拉者,为灿烂的明灯④。[47]你应当向信士们报喜,他们将获得安拉降下的宏恩⑤。[48]你不要顺从不信者和伪信者⑥,你应当任随他们辱骂⑦,你应当信任安拉,安拉足为监护者⑧。[49]信道的人们啊!你们若娶信道的妇女,然后在交接前休了她们,那末,她们不该为你们而守限期⑨,所以你们应当使她们享受⑩,应当让她们依礼而离去○11。[50]○12先知啊!我确已准你享受你给予聘礼的妻子,你的奴婢,即安拉以为你的战利品的,你的从父的女儿、你的姑母的女儿、你的舅父的女儿、你的姨母的女儿,她们是同你一道迁居的○13。信道的妇女,若将自身赠与先知,若先知愿意娶她,这是特许你的○14,信士们不得援例○15——我知道我为他们的妻子与奴婢而对他们做出的规定——以免你感受困难 ○16。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17。§[51]你可以任意地离绝她们中的任何人,也可以任意地挽留她们中的任何人。你所暂离的妻子,你想召回她,对于你是毫无罪过的○18。那是最近于使她们感到安慰而无悲哀的,并且都满意你所给予她们的○19。安拉知道你们的心事,安拉是全知的,是至睿的。[52]○20以后不准你再娶妇女,也不准你以她们调换别的妻子,即使你羡慕她们的美貌○21,除非是你的奴婢。安拉是监视万物的。

《中文译解古兰经》第424-425页①王静斋夹注:也给你们乞求降福。

《古兰经译解》(丙)第593页 ②王静斋夹注:「上赏」:就是指天园说的。依这段经文,可以证明:穆圣的教生优越其他一切教生。

《古兰经译解》(丙)第594页

⑤王静斋夹注:就是天园。

《古兰经译解》(丙)第594页 ⑥王静斋注释:1382.这话是不准穆圣迎合墨克的逆徒和默底纳伪信士的心理行事。应当和他们永远立于反对的地位。

《古兰经译解》(丙)第594页

⑨王静斋注释:1383.男女议婚后,尚未同房,遽就解除婚姻关系,在女方不必经过离异后应守的定期(若经过三次月信,或年老无月信经过三个月)。

《古兰经译解》(丙)第594页 ⑩王静斋夹注:不要给他们一种窒碍。

《古兰经译解》(丙)第594页○11王静斋夹注:结婚时,若未谈到聘仪,则赠送给一点物品,藉(借)以安慰其心。若已提前聘仪若干,则应照纳半数。

《古兰经译解》(丙)第594页○12王静斋眉批:圣人娶妻,不出聘仪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

13王静斋注释:1384.所列这些人们的女儿,在穆圣均可纳为妻室;但限于追随穆圣迁到默底纳的。温模哈尼在穆圣想要娶她,而被拒绝。据称:她的迁居是在攻占墨克以后,她不属为随著穆圣迁居的。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

○15王静斋夹注:不索聘仪,以身许给圣人,此惟圣人破格享受的。其他穆民必须有聘仪。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16王静斋夹注:不经聘仪的手续,而让穆圣收留那誓以身许的女子,这是给穆圣免去一层困难。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

18王静斋夹注:口称离异,尚未完全断绝婚姻关系的妻子,不妨寻回,重圆旧好。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19王静斋注释:1385.圣人对于众妻,或退去或招来,任凭己意。在圣宫方面也均听从圣人的命令,满意他的招退,丝毫无怨言。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

21王静斋注释:1386.穆圣同一时代娶有九宫(一说十二宫——见《穆光》)。直到这个数字,真主就禁止他不得续娶,也不得休了再续。纳婢作妾不犯禁令。《阿力氏》说:好多人指出此节已被以前第50节停止了,这话太不合理。因为前令焉能停止后令呢?第50节是「圣人哪!我为你列为合法的,是你即付聘仪的诸妻」。这两节的意思并不相背。在真主下令不得娶超过四妻以后(见四章3节),恐穆圣把四人以上的遣散,故有第50节这道命令,表示不究既往。但此后不得再有加增,故又有第52节的训令。

《古兰经译解》(丙)第596页

[马坚译正文][53] ①信士们啊!你们不要进先知的家,除非邀请你们去吃饭的时候;你们不要进去等饭熟,当请你们去的时候才进去;即吃之后就当告退,不要留恋闲话②,因为那会使先知感到为难,他不好意思辞退你们③。安拉是不耻于揭示真理的④。你们向先知的妻子们索取任何物品的时候,应当在帷幕外索取,那对于你们的心和她们的心是更清白的⑤。你们不宜使使者为难⑥,在他之后,永不宜娶他的妻子⑦,因为在安拉看来,那是一件大罪⑧。[54]如果你们要表白什么,或隐匿什么,(安拉总是知道的),因为安拉确是全知万物的⑨。[55]她们无妨会见她们的父亲、儿子、弟兄、侄子、外甥、信道的妇女,和自己的奴婢。你们应当敬畏安拉,安拉确是见证万物的⑩。[56]○11安拉的确怜悯先知,他的天神们的确为他祝福○12。信士们啊!你们应当为他祝福,应当祝他平安![57]诽谤安拉和使者的人○13,安拉在今世和后世必弃绝他们○14,并为他们预备凌辱的刑罚。[58]以信士们和信女们所未犯的罪恶诽谤他们者,确已担负诬蔑和明显的罪恶○15。

《中文译解古兰经》第425-426页

②王静斋夹注:食后流连不去,随便叙话,此于圣人诸多不便。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 ③王静斋夹注:不肯饭后立时请你们走去。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 ④王静斋夹注:只是直截了当,请他们退去。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

⑤王静斋夹注:彼此可能免去不好的意念。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

⑥王静斋注释:1387.穆圣在世不扰害他,穆圣去世不得娶他的寡妻,这完全是教人敬重圣人。因为他的妻,是众穆民的母亲,当然要格外尊重。

《古兰经译解》(丙)第596页 ⑥王静斋眉批:圣人去世不得娶其寡妻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 ⑦王静斋夹注:穆圣死后任凭是谁,永不得娶圣宫为室。

《古兰经译解》(丙)第595页

⑨王静斋夹注:假使有人秘密娶穆圣的寡妻为室了,在真主一定知道。

《古兰经译解》(丙)第596页 ⑩王静斋夹注:在他们应当实地奉行天命。因为,真主明鉴,无一事可能瞒他。

《古兰经译解》(丙)第596页 ⑩王静斋略解:自隔帐讨物,不得与圣宫会面的明文颁降后,圣人家的父兄等等近戚,请问穆圣:他们和圣宫们谈话,也应隔著帷幔吗?于是真主降下这段明文。

《古兰经译解》(丙)第596页○11王静斋眉批:真主和天使庆祝穆圣

《古兰经译解》(丙)第596页○12王静斋注释:1388.天使是接近真主的。计分两类:一是有质有形的,然而全是妙体,有如人类统是浊体。这般天使皆属奉命向阿丹叩头的。天上的地下的各天使,若哲白而衣勒均是。一是有质无形的。他们止知有真主,其余一概不知。所以他们无有向阿丹叩头的责任。上列一段经文里所提的天使,就是指第一类说的,他们和人类中的穆民,共同赞美穆圣。「赞颂」这句话,若出自真主,那就是慈惠;若出自天使,那就是祈恕;若出自人类和镇呢,那就是立站、鞠躬、叩头、赞颂。又所谓「赞圣」者,就是尊敬圣人。本译用「尊敬」二字就是本此而来(参见《候注》)。

《古兰经译解》(丙)第597页○13王静斋注释:1389.扰害安拉:就是干他所憎恶的事情——若给他举匹偶等等。扰害圣人:就是说他是诗人、疯子、卜者、毁谤他娶塞业,打落他的门牙,往身上扬土,把大粪堆在他院内。

《古兰经译解》(丙)第597页○14王静斋夹注:得不到主的慈惠。

《古兰经译解》(丙)第596页○15王静斋注释:1390.这话的意义是广泛的,不一定指的某人某事。例如欧墨尔看见一个女仆装束艳丽,行动不正,暴怒之下,打她一拳。主人出来,大骂欧墨尔。又如伪信士们反对尔里,说他没有道德。又如伪信士诬蔑阿以涉。这类事全属扰害穆民。

《古兰经译解》(丙)第597页

[马坚译正文][59] ①先知啊!你应当对你的妻子、你的女儿和信士们的妇女说:她们应当用外衣蒙著自己的身体②。这样做最容易使人认识她们,而不受侵犯③。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60]④伪信的、心中有病的、在城中煽惑人心的⑤,如果他们仍不罢休⑥,我必命你制裁他们,他们就不得久居城中与你为邻了⑦。[61]他们将被弃绝⑧,无论他们在哪里被发现,就在哪里被逮捕,而被处死⑨。[62]这是安拉对于古人的常道,你绝不能发现任何变更。[63]众人问你复活时在什么时候 ⑩?你说:「那只有安拉才知道。」什么使你知道它何时发生呢?复活时○11,或许是很近的。[64]安拉确已弃绝不信道者,并为他们预备烈火。[65]他们将永居其中,不能得到任何保护者,也不能得到任何援助者○12。[66]他们的面皮在火中被翻转之日,他们将说:「但愿我们曾服从安拉,服从使者!」[67]他们说○13:「我们的主啊!我们确已服从我们的领袖和我们的伟人,是他们使我们违背正道。[68]我们的主啊!求你用加倍的刑罚处治他们,求你严厉地弃绝他们○14。」

《中文译解古兰经》第426—427页

①王静斋眉批:命妇女们蒙以长衫

《古兰经译解》(丙)第597页

②王静斋注释:1391.这话是命令妇女用长衫蒙上面部与全身。不要像女婢似的露面袒胸蹀躞街头。

《古兰经译解》(丙)第597页 ③王静斋注释:1392.女婢们不蒙头遮面,入夜外出,常被地痞追逐。良女以长衫蒙面,最容易辨认,不致受恶徒的侮辱。

《古兰经译解》(丙)第597页 ③王静斋附说(一):穆圣时代的女子,遇上要紧的事情,仅只夜内遮遮掩掩外出。白昼遇不得已必须外出的时候,更要加紧的蒙头盖脸,谨守礼仪。遇见无干的男性,无论好人歹人,一律的躲避。外出不尚艳装,不用美香。凡是装饰妖冶的,人多目为娼妇一流,现代的婢女比到先年的拉比阿·尔达威业女士相去太远了。传拉氏有一次患重病,有人向她问原因。她说:这些时我不断的参想天园,真主因此斥责我了。自经过一次斥责,我就因著怕主害起病来了。现代的女性比在拉氏上相差太远了。注意到天园上,尚受斥责。俗人们经年的奔走在世上被色所迷,又该如何呢?(《鲁白》)。

《古兰经译解》(丙)第597页 ③王静斋眉批:女子剪发问题

《古兰经译解》(丙)第597页 ③王静斋附说(二):女性蒙头甚至盖脸,这是宗教上的仪式。回教如此,天主教亦然。反对者其(岂)可因此独指回教女子为不开化吗?时至今日,吾教女性十之九不重视教规,那就谈不到戴盖头或面幕了!女人的头发本是不可容外人看见的,而今的女性,剪发后尚在头发上加杂著好多花样,穿街过巷惹人注视。如此趋向潮流,太不够回教女子的资格了。西北——若甘、宁、青的女子,以戴盖头为重要的一条。凡是不戴盖头的,无疑,那是教外人。西北如此,内地的吾教妇女更该如此。因为,把烫了若干花样的头发露给外人看,便是双重的违背教规。西北女子,不只戴盖头且多不剪发。 究竟女子的发,可否剪短?这是一个应讨论的问题。 《希达业·受戒篇》内云:「女子剃发剪短,均属不可。独在为著巡游天房受戒时,不妨剪短」。 安尼的《壁那业》上讲:「关于这项禁忌,有《圣语》可凭」。 《杜鲁摸塌雷·克拉布业篇》内讲:「女子剪短了头发,是属作罪,可遭咒诅」。(参看《台哈他威》和《赦利尔伊斯兰》)。有的人说:《穆思(斯)林圣谕录》的注疏上讲:「穆圣辞世后,圣宫们把发剪短,只因她们弃掉装饰,不需长发,并且免去麻烦。据《噶追·安雅竹》说:圣宫们这样作,是在穆圣去世后,并非在他生前。依上所云云,可证女子可以把头发减少」。我们从这段话里可能了解到:⑴圣宫们剪头发是为消除装饰,目下的女性们剪发纯为加强装饰。⑵圣宫们剪发,是为减少不必要的累赘。目下的女性如果是为著沐浴上便利剪短了头发,那有什么不可呢?剪了再戴上盖头,再没什么不可了。⑶夫亡而矢志不嫁,这是中国礼教。伊斯兰无此一说。自古禁不准再醮,那仅限於穆圣的妻室。平常的妇女如无守节的必要,最好是改嫁。不然的话既不适人,也不守孀妇的常道,那是最不合伊斯兰规范的。孀妇的常道,要在减低装饰,尽力的尚朴素。阿拉伯的女子以长发为一种装饰,所以圣宫们在穆圣去世后,剪短头发。现代的女性以剪发为时装,在伊斯兰的女子,最好是不剪发。

《古兰经译解》(丙)第597-598页

④王静斋眉批:警告散播流言者

《古兰经译解》(丙)第598页

⑤王静斋注释:1393.当时的默底纳有这三项人,扰乱穆民统一的阵线。因他们变本加厉,所以真主明白警告:如果他们不停止活动,在真主必命穆圣解决他们;或杀死,或放逐。在这以后,他们不能再在默底纳久留了。

《古兰经译解》(丙)第598页 ⑥王静斋夹注:就是对于自己的恶行为不知悛改。

《古兰经译解》(丙)第598页

⑧王静斋夹注:就是驱逐他们,离远穆圣,永遭主的咒诅,这是他们的下场。

《古兰经译解》(丙)第598页 ⑨王静斋注释:1394.从前的圣人,对付当时的奸党,就是杀戮或放逐。必如此,方能破除他们的恶组织。

《古兰经译解》(丙)第598页

⑩王静斋夹注:墨克的逆徒问穆圣:复生日何时实现?

《古兰经译解》(丙)第599页

12王静斋夹注:无人保护他们,并代为免去刑罚。

《古兰经译解》(丙)第599页○13王静斋注释:1395.一般追随的人说这些话,意在往他们的领袖身上推诿,自不负妄信偶像的责任。其实他们的罪过,势难摆脱。

《古兰经译解》(丙)第599页○14王静斋夹注:「很大」:又作「很多」,那就是一次一次地加以谴责。

《古兰经译解》(丙)第599页

[马坚译正文][69] ①信士们啊!你们不要仿效冤诬穆萨的人们②。安拉已为他洗雪冤诬③,据安拉看来,他是有面子的④。[70]信士们啊!你们应当敬畏安拉,应当说正话。[71]他就改善你们的行为,就赦宥你们的罪过。服从安拉及其使者的人,确已获得伟大的成功。[72]我确已将重任信托⑤天地和山岳⑥,但它们不肯承担它,它们畏惧它⑦,而人却承担了⑧——人确是不义的,确是无知的⑨,[73]以致安拉惩罚伪信的男女和以物配主的男女,而赦宥信道的男女!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⑩。

《中文译解古兰经》第427页

①王静斋眉批:母撒曾受过陷害

《古兰经译解》(丙)第599页 ②王静斋夹注:就是勿蹈这般人的覆辙。

《古兰经译解》(丙)第599页 ③王静斋注释:1396.母撒曾遭葛伦一般反对派的诬蔑,无以自白。后来经真主证明他清白无染;葛伦们所说的完全是捏造。(葛伦的事略见二八章)。传这段天经是因著宰纳卜被诬而降的。

《古兰经译解》(丙)第599页 ③王静斋附说:自古地位逾高的,受谤逾重。前代的圣贤,无有不饱尝过这种滋味的。一卜尼默思欧得说:圣人处世向来一秉大公。有次,他分配战利品,事后有人说他分配的有欠公允。我把这话报告圣人了,圣人在含怒之下说:「祈求慈悯母撒吧!他所遇遭的,比我更重」。

《古兰经译解》(丙)第599页

④王静斋夹注:此言母撒在真主那里是地位很高的。

《古兰经译解》(丙)第599页

⑤王静斋注释:1397.「信托」:就是寄托物,亦就是人类所担负的义务;大致共分三个阶级:⑴是指的教条上的义务。称它为「信托」:以其属于必须履行的,一如寄托品是应该付还的。《伊尔沙德经》上云:称教条上的义务为「寄托」:是因其属于安拉寄托给一般负责人的应尽的义务。那种「寄托」,首推理智(以其能可用作追求各项知识)。其次就是认真主独一、信后世、礼拜、封斋、出天课、朝天房、为教出征、不发妄言、语出于诚、保存寄托物、严守秘密、付还欠债、公平交易、涤洁全身、以诚意举行善功,入拜以前先作小净、于无人之处礼拜也须仔细从事、忍于患难、感谢主恩、全信约,支持律例。余如人的羞体、耳、眼、口、鼻、手、脚,这一切统是「信托」(用而要当,不得妄为);⑵是关于道乘方面的;⑶是关于真乘方面的(详见《鲁白》)。真主曾责成天地负担这些事情的义务,而偌大的天地不敢承担,独人类虽系簿弱的而勉为其难,慨然承担了。说人类是「自亏的,愚昧的」,这是褒扬,并不是贬薄(参看《候赛尼经注》)。一解 「自亏」:就是在担负「寄托」责任期内,未曾尽到职务。「愚昧」:就是不明其结局为如何。就是不知道违背信托将来是个什么罪过(参看《鲁白》)。真主责成天地负担,而天地骇然拒绝了,这跟真主命令天地「顺服或委曲著前来」!是差不多的意思。其微妙的真情,不是人类一般想像可能彻底了解的。

《古兰经译解》(丙)第600页 ⑥王静斋夹注:就是责成它们担负应行应止的事件。

《古兰经译解》(丙)第599页 ⑦王静斋夹注:不敢负责于那些有赏有罚的事情。

《古兰经译解》(丙)第599页 ⑧王静斋夹注:力量薄弱的人类,负起这重大的责任了。

《古兰经译解》(丙)第600页 ⑨王静斋夹注:以未尽到责任自亏己身,且不知其归宿如何。

《古兰经译解》(丙)第600页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