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希望自己能成為主流甚至「正統」。在儒家保守主義者的心目中,孔子,而不是馬克思或毛澤東,應該成為當代中國的思想理論旗幟。

   但是,儒家保守主義忽視了一個事實,當代中國已處於由民族-國家和資本主義體系所主宰的「世界」之中,而非處於「天朝上國」所主宰的「天下」。單靠儒家思想,是無法應對如狼似虎的西方文明的挑戰的。隨著文明攻守之勢的消長和經濟社會結構的變化,文化、信仰和價值觀的變化有其必然性。近代以來,傳統中國的社會經濟基礎早就分崩離析了。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一個鄉土中國和宗法社會解體的時代,在一個西方文明仍對中國保持高壓態勢的時代,儒家仍想成為主流,豈非泥古不化?

   儒家保守主義對中國共產黨人多次「批孔」運動不依不饒,而沒有看到,這種批判是出於革命和推動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需要,也是為了消解以中華傳統文化正統繼承者自居的蔣介石國民黨集團的合法性。

   更為重要的是, 中國共產黨秉持一種「負陰而抱陽」的思維,盡量避免「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在批判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又積極利用傳統文化。事實上,與儒家保守主義相比,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利用顯得更為全面和豐富。中國共產黨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古為今用」,強調要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不僅包括儒家,而且包括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這就使傳統文化中很多被儒家忽視的因素在當代得到了「激活」。

   儒家保守主義對來自西方的理論保持高度警惕,而且把馬克思主義與自由主義「一鍋煮」,認為它們應該對中國日益嚴重的西化傾向負責。但把馬克思主義與自由主義混為一談,也是不恰當的。馬克思主義是既立足於西方又超越西方的思想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承認資本主義的文明作用,但認為這種文明仍然是一種「野蠻」,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主義的人類文明還有待實現,這為馬克思主義與非西方文明中的某些因素相結合,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那些受資本主義壓迫和剝削、既要學習西方又要反抗西方的非西方世界,也是一種極大的鼓舞。

   因此,儒家保守主義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說成是西方或蘇俄的東西,是完全錯誤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與馬恩創立的西歐馬克思主義、列寧斯大林創立的蘇俄馬克思主義在立場、觀點、方法上有相同之處,但也有很多差異。在中國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完善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路線,創立統一戰線學說,形成了極具原創性的中國革命理論。在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前提下發展市場經濟、利用資本主義也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獨創。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中國人創造的、在中國的大地上孕育出來的理論。

   在中國傳統文化問題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與儒家保守主義的根本分歧在於,後者希望儒家思想回歸主導或正統地位,而前者認為,儒家思想只能成為當代中國指導思想中的一個構成性因素,儒家思想必須與馬克思主義相適應、相融合。而且除了儒家思想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切優秀成果都值得吸收和借鑒。

  

   教條化馬克思主義

   教條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也有一段歷史。早在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之初,就有知識分子把西歐馬克思主義和蘇俄馬克思主義的某些抽象原則生搬硬套到中國社會上來。1927年後,中國共產黨的某些領導人根據西歐和蘇俄的經驗,堅持工人階級主導的、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鬥爭策略。20世紀30年代,教條化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一個頂峰,以王明為代表的留蘇派,在共產國際的支持下,標榜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而諷刺毛澤東代表的路線是「山溝里的馬克思主義」。新中國建立後,黨內也有人一直懷疑在中國這樣一個落後的東方大國迅速建成社會主義的可能性,對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革命持消極態度。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社會主義建設一遇到點挫折,就有人企圖退回到新民主主義社會去。

   在當代中國,教條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分歧在於對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的態度。教條化馬克思主義的左翼把中國目前發展市場經濟和利用資本主義看作是「走資本主義道路」,沒有看到當代中國對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的限制、改造和引導,沒有看到我們所搞的市場經濟是區別於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嚴重低估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國有經濟、公有制經濟存在的意義,有誇大其辭、無限上綱之嫌。它對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採取一概拒斥的態度,主張搞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是一種天真幼稚的想法,沒有看到在一個經濟發展水平落後的東方大國,需要借鑒和利用資本主義的一切文明成果才能發展和壯大自己,也沒有看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市場經濟和利用資本主義,也許是一種「妥協」,是不得已而為之,但這種妥協是絕對必要的。對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既要發展和利用,又要限制、改造和引導,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

   如果說左翼的教條化馬克思主義在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問題上犯了急躁冒進的錯誤,是一種「過頭」,那麼右翼的教條化馬克思主義則犯了放任自流的錯誤,是一種「不及」。右翼等待「將來的革命」,希望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充分發展後產生真正的無產階級,主張放手,這意味著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和已在中國實行了60多年的社會主義制度,把已經到手的成果拱手讓人,一味縱容市場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做大,而對其災難性後果缺乏起碼的警惕和防範。這實際上是一種消極無為的「極右」觀點,很容易和自由主義的右翼同流合污。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與教條化馬克思主義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上也有分歧。教條化馬克思主義把經典馬克思主義關於西歐封建社會的理論範式套用到中國,用「封建專制」四字就把中國傳統一網打盡,嚴重忽視了中國文化傳統的豐富性,特別是其中存在的「精華」,一味批判和否定,實際上與自由主義一樣,犯了自我貶低的簡單化的錯誤。

   教條化馬克思主義者的看家本領,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和詞句非常熟悉。引經據典、上綱上線,高高在上,用幾條語錄裁判活生生的現實生活,是其一大特長。忽視馬克思主義的具體性和歷史性,忽視外在條件和環境的變化,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整天重複一些抽象原則,是其一貫做法。這種馬克思主義,很容易蛻化成本本主義或「書齋中的馬克思主義」。

   通過上述辨析不難發現,自由主義、儒家保守主義與教條化馬克思主義儘管有各自的問題意識和價值關懷,但它們在理論上存在很大的偏頗,對中國很多重大問題缺乏深刻的洞見。它們對西方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和經典馬克思主義缺乏一種全面、辯證的態度,對很多現實問題的認識停留在人云亦云、照搬書本或一廂情願的狀態。如果讓這些思潮成為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的主流,絕非中國之福,而是中國之禍。

  

   來源:《社會觀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