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林沖沒有殺被俘上梁山的高俅,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第一,沒有機會下手。高俅被俘押上梁山後,宋江可沒把他當俘虜看待,簡直就是當成一個貴賓在接待,他是想把高俅作為受招安的進身之階。這樣一個貴客,宋江肯定會安排重點保護,他肯定會想到要防備林沖等有仇之人會趁機報仇。因此,林沖想殺高俅,卻根本就沒有合適的機會動手。這種可能性比較大。

第二,壓根就沒想動手。在林衝心目中,害得他家破人亡的是陸謙、富安等人,根本就不是高俅,他已手刃了陸謙、富安,認為大仇已報,他從頭到尾就沒認為高俅與他有深仇大恨。因此,林衝壓根就沒想過要動手殺高俅,只是見到高俅心裡不爽罷了,也僅僅只對高俅「怒目而視」而已。這種可能性也比較大。

第三,不敢動手。林沖是一個性格軟弱的人,一直委屈求全。雖然見到仇人就在眼前,但林沖深深地知道,自己的老大宋江一心想招安,好不容易把當朝太尉「請」上了梁山,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林沖怎麼敢動手,更沒有勇氣和膽量豁出自己性命去殺高俅,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高俅在梁山上享受優待,敢怒不敢言。這種可能性也存在。

第四,恩怨早已放下。林沖一直逆來順受,對高俅等的仇恨隨著時間的推移,早已經慢慢淡化,雖然見到高俅被俘上梁山,因心中無恨,所以手中也無刀,林沖也沒想也沒準備殺高俅。這種可能性也存在。


文 藍風箏

水滸傳中,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高俅逼上梁山,從人人敬仰禁軍教頭淪為江湖強盜,林沖媳婦林娘子在林沖被刺配滄州之後, 因不肯屈從高衙內,選擇自縊而亡,林沖與高俅父子,可謂是仇深似海,勢不兩立,那麼為什麼在梁山三敗高俅,高俅也被捉上梁山,林沖為何不殺高俅呢?

林沖之所以不殺林沖,原因有三點。

其一,此時的梁山,經過天罡地煞大聚義,好漢們各司其職的同時,宋江以及宋江心腹已經完成了對梁山的絕對掌控,而宋江這人,不同於梁山前兩任寨主,梁山一代開山怪,王倫只想小打小鬧,關起寨門自己玩,既不想引起大宋朝廷的關注,更不想江湖好漢來入夥,梁山第二任寨主晁蓋,想法比王倫激進了點,晁蓋想的是廣結江湖好漢,佔山為王,落草為寇,大宋官軍前來圍剿梁山,那就打回去,大宋官軍不來,那就混個逍遙度日,而宋江就不一樣了,及時雨宋江想要的是招安,從強盜洗白,轉而混入大宋朝廷的體制內,一展胸中壯志,甚至青史留名,故此,作為梁山一哥的宋江不想殺高俅,林沖也毫無辦法。

值得一提的是,高俅剛剛被俘,還是心中忐忑的,畢竟,對梁山這夥人,高俅一直是主戰的,想要消滅以宋江為首的梁山這夥人,但宋江的態度更為出乎意料,此時宋江雖能主宰高俅性命,但對高俅,宋江可謂是極盡奉承,奴顏卑漆,之所以如此,在於宋江想要利用高俅達成招安,高俅此時雖官居太尉,但仍不改混混本質,在給宋江許了空頭支票,心安理得的接收宋江的熱情招待,開啟了高太尉的梁山數日遊,後來的結果都知道,回返東京汴梁,高俅立刻撕破臉皮,將宋江一夥人戲耍,但高俅在梁山忽悠了宋江,高俅也保了性命。

其二,來自於梁山想要招安好漢的壓力,當時的梁山,想要招安的不只是宋江心腹,梁山上還有一夥人,對招安也是期盼已久,這就是梁山歷次徵戰所俘獲的大宋降將,這些人入夥梁山,不過是苟全性命的權宜之計,對梁山這八百里水泊,沒啥留戀的,這些人最大的志向,就是重回大宋朝廷,而這些人在梁山的勢力也是不可小覷的,關勝、呼延灼、張清、董平、索超、宣贊、韓滔等人,論及沙場徵戰的能力是遠遠強於梁山其他人的,這些人才是梁山的中流砥柱,林沖若是敢殺高俅,面對這些人的抱負,林沖也是恐懼的。

其三,是林沖自身原因,林沖這個人是很矛盾的,他雖與高俅仇深似海,但是林沖對重回大宋朝廷體制內,仍是滿懷殷切的,林沖是個聰明人,知曉,若是殺了高俅這個人,梁山再難招安,畢竟,高俅雖然是無賴出身,但與宋徽宗關係極為深厚,因擅長蹴鞠,在宋徽宗為端王時,就已經隨侍左右,隨著端王成為皇帝,高俅的身份也跟著水漲船高,被視為肱骨之臣,如果殺了高俅,梁山想要招安也難了。

故此,高俅被捉到梁山,林沖又與高俅勢不兩立,但仍是沒殺高俅復仇。

本文為作者原創,如果喜歡,請關注,謝謝。

本文參考資料:《水滸傳》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林沖是什麼人?別看他武藝高強,可實際上就是一個很本分很現實、不敢超越規矩的人。

本分怎麼講?他在禁軍做事的時候,高衙內調戲他的娘子,他敢不敢揍高衙內一頓?不敢!

為什麼林沖不敢?因為對方是高俅的養子,如果打了,他的工作就完了,甚至還可能直接被充軍流放,娘子照樣會被高衙內霸佔。

但是林沖的忍讓,並沒有解決問題。隨後白虎堂事件,高俅很輕鬆地就給林沖置了一個罪名,林沖怎麼辦?敢不敢反抗?依舊是不敢。

為什麼不敢?因為高俅是利用國家機器來鎮壓你,這樣的情形之下,幾乎沒有人能反抗,反抗就是被徹底消滅,啥都沒了。

所以,林沖的退讓,其實是經過仔細地思考,忍,是因為他心裡還有掛念,掛念他的老婆。只要人在,一切都可以忍。

但當風雪山神廟事件發生,林沖便忍無可忍,因為對方不讓步,他們要的是他的命,而這是林沖不能給的,於是奮起反擊,殺了陸謙和富安、牢城管營。

按理說,從此林沖就該見神殺神、見鬼滅鬼了,可又不是這樣。因為他依舊需要找一個生存的依靠,這依靠便是梁山。

梁山之上,寨主「白衣秀士」王倫嫉賢妒能,刁難林沖,林沖依舊是忍字當頭。可是晁蓋等人一上來,他便動手殺了王倫,為什麼?因為時候到了,殺死王倫,不是為了復仇,而是為了向晁蓋等人表示:從今,這山頭是你做主了。

為什麼林沖不做山寨之主,很簡單,他有武力,卻沒有勢力。即便是在黑社會,武力也不是最重要的,勢力纔是關鍵。

到後來,高俅被捉上山,見了眾多好漢,一個個英雄猛烈,林沖、楊志怒目而視,有欲要發作之色——為什麼光是怒目而視卻不敢動手?因為兩個原因,頭一個:此時他們是宋江的手下,宋江不讓殺,他們如何敢殺?次一個:如果殺了高俅,等於梁山泊與北宋王朝的徹底作對,哪裡還會有招安?

說到底,林沖還是想得一個招安的待遇,依舊過安穩的日子,老婆可以再討一個。即便林沖不想招安,便在此刻在梁山上按捺不住殺了高俅,殺歸殺,轉眼宋江就該翻臉,拿林沖的人頭求朝廷的寬恕了。

如果林衝要和高俅以命換命,又何必等到這一時呢?

不要說林沖不敢,就連李逵都不敢啊!在此等情況之下,又有誰敢?除非你打算跟宋江翻臉,或者索性殺了宋江,你來做老大!

這個,不是恨不恨高俅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


對於林沖不殺高俅,個人認為,不是不敢殺,而是不想殺;初時高俅被俘,林沖有想過殺他,正躍躍欲試之間,高俅成功利用自己察言觀色,處事圓滑的本事,完成自救!!!

《水滸傳》第八十回,張順鑿漏海鰍船,宋江三敗高太尉;高俅大軍全軍潰敗,一干高官將領悉數被抓,張順押解高俅至忠義堂;宋江慌忙請罪,視高俅為上賓,臺下林沖、楊志則怒目而視,有欲要發作之色;此時,若是高俅有一句話不對,就可能葬身於此;可這高俅別的本事沒有,這察言觀色的本事倒是一絕,如無這等本事,如何從一個浪蕩子弟,瞬間完成屌絲逆襲,提領太尉重職;所以他往臺下一看,便知林沖、楊志時刻想要自己性命,然而!他又瞭解這兩人性格,他清楚林沖、楊志二人,無時無刻不想報效朝廷;所以當時高俅見情況不妙,馬上就想到了解決辦法,於是就說「你等放心,高某回朝,必當重奏,請降寬恩大赦,前來招安,重賞加官,大小義士,盡食天祿,以為良臣。」;他想利用「招安」為鉺,換取自己的性命,這招果然管用,宋江大喜,眾多希望招安的義士也都大喜;林沖、楊志當然也希望招安,可是,高俅畢竟是兩人的仇人,兩人都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但是為了招安,又不能殺高俅,所以此時,二人的內心無比複雜;我們不妨想想,「施公」為什麼要在高俅上山時,表現出二人的內心憤怒,在高俅說出「招安」二字後,又隱藏了二人的所有戲份,一直到高俅下山,二人再也沒有出過場,這是為什麼?當然是這種內心的矛盾,仇人在眼前,不能得報,還要將他視為上賓,因為只有他能成就自己的「夢想」;想要完成夢想,就得放棄仇恨,甚至是殺妻大仇,二人的內心無比矛盾,只能躲在謀個角落,默默承受這一切,獨自與「心魔」作鬥爭,躲在一旁,偷偷目送高俅下山,既希望他死於非命,又希望他長命百歲,不出場比出場,更能表現出二人的內心糾結,和想殺又不想殺的矛盾心理;


謝邀。在電視劇中,高俅兵敗被俘上山,林沖手持利刃,怒氣沖沖的要殺了高俅,最終被宋江阻止,導致林沖終日鬱鬱寡歡。其實這個情節是導演為了潤色劇情而憑空杜撰的,原著中根本沒有這樣的情節,高俅被俘,按常理推想,林沖本應有一番作為,因為這是他報仇雪恨的天賜良機。然而林沖是何反應,原文中根本沒有提及。

施耐庵為何忽略這樣的情節呢?要知道,高俅被俘上山是全書第70回以後的事情了,有很多專家學者通過文本細讀研究《水滸》,認為《水滸》後50回根本就不是施耐庵筆寫的,而是其他人續寫上去的,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聖嘆就是這麼認為的,稱後50回是狗尾續貂之作。

《水滸》後50回的情節用幾個關鍵詞就可以總結,即梁山兩贏童貫、三敗高俅、拉鋸招安以及徵四寇,安排的非常緊湊,續作者沒有多餘的筆力再扯前70回的恩恩怨怨。

不過,我認為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高俅不能殺,不管施耐庵本人還是續作者,亦或是宋江,既然你要促成招安大業,高俅萬萬不能殺。因為殺了他,等於向朝廷宣戰,等於完全堵死了招安的路。

所以,別說原著中根本沒有提及林沖的反應,即使林沖執意報仇,非殺了高俅不可,他也斷然不會成功。試想,宋江會答應嗎,吳用會答應嗎,那些一心想要回歸朝廷的降將會答應嗎,那些一心想洗白自己的梁山好漢會答應嗎?

要知道,招安並非宋江一個人一意孤行的執念,事實上,梁山絕大多數人贊成招安的,反對招安的寥寥無幾。只不過梁山好漢招安後的結局很慘,許多人看到結局反推當初,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所以才痛罵招安委實是一步臭棋,才把所有的怨氣發泄在宋江的身上。

林沖與高俅有不共戴天之仇這一點不假,可為了大局著想,無論作者還是書中的人物,都不會讓林教頭為了私仇而壞了「大事」。正如電視劇中宋江勸阻林沖的那樣:林教頭,你這一刀砍下去,等於砍斷了梁山眾兄弟的前途啊!你說,林沖就是做夢都想殺了高俅,可他真的能做到嗎?

西嶽頑石~其實我們都是林教頭,都要在殘酷冰冷的現實面前低頭妥協


林沖,金聖嘆評曰:算得到,熬得住,把得勞,做得切,使人怕!

只看這句評語看不出褒貶。至少在我曾經的印象裏,林沖是個忠於愛情,恩怨分明的大丈夫。但細品林沖的種種表現卻發現這個人物顛覆了以往那種悲情的英雄形象,甚至可以說是個卑鄙小人。

小衙內調戲他老婆,林沖開始是直奔過去,舉起拳,當看清是自己的頂頭上司高太尉的乾兒子時,『手自軟了』。怒火,在權勢面前瞬間化為了『忍受』。

第二次小衙內把貞娘騙到陸謙家欲求無理,林沖的表現更是窩囊,在門外不敢直入,而且細聽,確知老婆正在遭受無恥糾纏時,卻在門外高喊:大嫂在家嗎?—— 為了做好公務員竟然給羞辱老婆的官二代逃脫懲罰的機會。在這一點上還不如『破門而入』的武大郎!

休妻一場更是讓人看了平添怒火——『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穩,誠恐高衙內威逼這頭親事。況兼青春年少,休為林沖誤了前程!』

懼怕權勢,甚至把妻子的賢美看成了負累。

發配滄州臨行:

——『今日就高鄰在此明白立紙休書,任從改嫁,並無爭執。如此,林衝去的心穩,免得高衙內陷害。』

為了有朝一日做回教頭,竟然出賣賢妻,『任從改嫁,並無爭執!』簡直就是把老婆拱手奉送給小衙內!小衙內有噁心,難道你休了貞娘就能避免?恐怕是更容易了吧。林沖的休妻說穿了就是在甩掉麻煩!

發配途中林沖被董超薛霸百般折磨,野豬林差點丟了性命,幸好魯智深出手相救,並一路護送。臨別,魯智深鏟斷松樹以敬二位好好照顧林沖,董超薛霸試探著打聽這位大和尚是何許人也。魯智深已明其意,故說『高逑那鳥人能把灑家怎樣?見到他定叫喫灑家鏟杖!』

此時林沖怎樣表現『這個直什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

—— 我暈!簡直就是在宣佈:這位胖大和尚來自相國寺,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就是他!

林沖固然軟弱,但卻說不上善良。『白衣秀士』王倫逼其繳納『投名狀』,所謂投名狀就是殺一個人表示一下入夥的誠意,林沖是怎樣表現:

——這個倒不難,只怕沒人經過!

《水滸》向來歧視女性,而且視弱小羣體如草芥!

但書中卻沒有表現林沖的惻隱之心,相反看到無人經過顯得極度暴躁。

最終被作者以四兩撥千斤的寫法輕易的避開了這個問題:遇到了青面獸楊志,一場惡鬥轉移了讀者的思想。

殺王倫更顯林沖是一莽漢,完全被吳用利用。殺人罪名竟然是『嫉賢妒能,無大量之才』。而且說起自己的遭遇也始終稱『惡了高太尉』,終不肯說聲『高逑老兒』!

林沖,為了回歸體制內,竟然把搞得他家破人亡的仇人放過,完全是一個「奴性」深重的人!


委曲求全是林沖最明顯的性格特徵,但是並不是說他膽小怕事。他是禁軍中低層槍棒教頭,雖武藝高強,但是苦於沒有門路,一直沉淪下寮。

官場雖然失意,林沖卻娶了一個如花似玉、體貼溫柔的妻子。兩人相敬如賓,恩愛有加。

林沖也知道自己仕途難有進展,也不再奢望能有機會上得戰場,一刀一槍戳出個功名來。他只希望自己跟妻子兩人能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來年再添個男丁,開枝散葉,不絕林家香火。

雖說只是個教頭,但是在東京開封城也算小富之家,不僅生活無憂,時不時還能到京城最好的酒樓——樊樓上消費,而且還有餘財購買名貴的寶刀。

一份旱澇保收的俸祿,一個知冷知熱的妻子,還有一座自己的宅院。這是多少人做夢都期盼的生活。

林沖很珍惜眼前的一切,小心的呵護著,生怕有意外打破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當他得知自己的妻子在嶽廟被人調戲的時候,林沖怒不可揭,瘋一般趕過去舉拳就要砸破那潑皮的頭。

可認出這人是高衙內,林沖猶豫了,最終理智戰勝了暴怒。因為他清楚,只要自己這一拳頭打下去,自己丟官是小,保不準妻子也會受連累。

誰不知高太尉睚眥必報,又極其護短,惹怒了高太尉,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將隨風而去,他看見柔弱的妻子在瑟瑟發抖,自己剛強的心終於軟了下去。

他跟聞訊趕來的魯智深說「不怕官,只怕管」,六個字道盡了林沖所有的委屈,堂堂七尺男兒,受此奇恥大辱,卻還得忍氣吞聲。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林沖退讓,但高俅一夥卻變本加厲,步步緊逼。暗設毒計害林沖誤入白虎節堂,最後被刺配滄州。高俅仍不放過林沖,派富安與陸謙到滄州勾結官營與差撥欲置林沖於死地。幸得天佑善人,林沖大難不死輾轉落草梁山。

而林娘子遭高俅逼婚,自縊而亡。此乃不共戴天之仇,林沖對高俅仇恨之心天地可鑒。

無奈梁山落草非長久之計,眾英雄也大都盼著朝廷招安,好為國出力,青史留名。林沖義薄雲天,通情達理,怎麼能為了一己之私仇而罔顧眾兄弟的前程?

高俅老賊奉命徵討梁山,被梁山好漢略施小計,損兵折將,高俅也被捉上梁山。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林沖本要一槍戳死老賊,以慰妻子在天之靈。

怎奈宋江吳用等頭領對高俅殷勤備至,指望高俅回京面呈天子,敘說好漢衷曲。期冀朝廷能降下旨意,赦免本罪,招安重用。

梁山眾人的前途命運盡繫於自己一念之間,林沖為大局計,壓下心中怒火,眼睜睜看著老賊被放虎歸山。

林沖真英雄也!


林沖的天花板是所有職場人的

——讀三水、品智慧(21)

謝謝邀請!

很多成年人迷戀武俠世界,是因為那個世界可以快意恩仇——可以藉此宣洩現實中的種種鬱悶/不滿/不快。但現實畢竟不是武俠世界,你不可能為所欲為。倫理道德的、法律的、個人所處境地的……種種考量/限制/顧慮,就是你的天、花、板。

那些質疑林沖「為啥要一而再的當忍者神龜,不敢如魯智深、武松般乾淨利落的拔拳便打、抽刀就殺,直至後來大仇人被擒就在眼前,為啥都不敢「咔嚓」一刀」的人,是站到說話不曉得腰痛——還是那句話:職場中,如果你頂頭上司、你老闆說別這樣幹,你敢不敢說"扯淡!勞資偏要這樣幹「?輕易不敢嘛,你。哪怕你有自己的好多理由。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嘛。人在職場或團夥中,也是有許多顧慮的。

能夠出手就是一千貫買把刀,有個美麗賢惠老婆/慈心體貼的老丈人——林沖一直過的是中產階級好生活,這一階層人不會輕易惹事生事的。如果不出那場意外,憑本事他也會步步高昇的,他肯定也懂得人情往來,懂得勾兌上司。他其實是和高俅關係比較好的。在「誤入白虎堂」一節就說的明白:

林沖把這口刀翻來覆去看了一回,喝采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我幾番借看,也不肯將出來。今日我也買了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試。」……次日,巳牌時分,只聽得門首有兩個承局叫道:「林教頭,太尉鈞旨,道你買一口好刀,就叫你將去比看,太尉在府裏專等。」林沖聽得說道:「又是甚麼多口的報知了。」 兩個承局催得林沖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隨這兩個承局來。林沖道:「我在府中不認的你。」兩個人說道:「小人新近參隨。」卻早來到府前,進得到廳前。

能夠曉得高家祕藏寶刀、辨得高府生人、熟人,一定也是常來常往的了。少不得四季八節還有常例奉敬——日常和高部長關係到這種地步,部長兒子幹了件惡濁事(但辯稱過是誤會、不曉得是林娘子),估計他雖氣悶卻真的沒想去翻臉。

只是高家不鬆手,設計陷害,終致他家破人亡。血海深仇就結下了。

林沖軟弱嗎?

不是。他只是顧慮過多,利弊權衡太多,不願輕易打破富足平靜的生活——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性的弱點。該出手時他也是毫不猶豫出手的:砸陸虞侯家、草料場三殺,他都乾淨利落。他不是個莽撞的人,對情勢/利弊權衡也算精到。王倫冷遇和欺壓他,他隱忍,但一旦時機成熟他敢果斷翻臉動手。但他又是個知恩圖報/極重情義的人,曾頭市和尚使詐賺晁蓋劫寨時,他猜到蹊蹺,寧願以身犯險,也要留晁蓋在外。

——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優良職場人的身影。 「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朴忠」他這句詩倒是最好的自我評價。朴忠,質樸忠厚。沒有誇張,寫實。

知書達理,為人質樸,行事果斷——之前對高家,從本質上說不算軟弱,是因對現實利弊權衡的顧慮而產生的遲疑。

那麼,到梁山泊三敗高俅/擒高俅,形勢已經反轉,昔日的頂頭上司高部長成了階下囚,仇人相見分外眼睜——已經從高俅眼中看到,他和楊志的。

但林沖為啥不去手刃高俅、報那血海深仇呢?

他畢竟不似李逵頭腦簡單,一天到晚只曉得「脫個赤條條、手攝板斧、見人就砍」那種。「有文化的人顧慮多」大概就是說的這種——這算不算職場人的「通病」啊?

殺高,他得顧忌宋老大歸順朝廷的志願和大計啊。所以,只得把恨和淚吞——職場人,也會經常遇到這類遺憾/尷尬的,難道這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所謂「職場人的天花板」?唉。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問題。作為水滸擁躉的我,今天也來說上一說。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其實答案就有一個:不敢殺。

林沖此人一生際遇皆毀於猶豫不決,瞻前顧後。

高衙內調戲他媳婦兒 林沖忍了 是怕得罪高俅

林沖被刺配滄州 他休了妻子 說是為了妻子前程 其實就是為了和妻子劃清界限

在野豬林被暗害 被魯智深救下 魯智深要殺兩個差人 林沖攔住 也是希望以後還能留下主流社會 求個仕途

而且魯智深前腳走 林沖就說這和尚本事大 能倒拔垂楊柳 變相出賣魯智深 以求自保

直到風雪山神廟 林沖才知道絕無希望逃過高俅迫害 才殺人上了梁山

當然林沖也有高光時刻 那就是火併王倫

看著林衝殺王倫 那叫一個痛快 可是殺王倫 是有晁蓋 吳用 公孫勝 三阮暗中相助

林衝殺起來 沒有代價 而且還能謀個好座次 如意算盤打得噼啪亂響

而高俅被俘上梁山 宋江這廝為了得到朝廷詔安 把高俅伺候得體貼入微

又是SPA 又是換新衣 又是磕頭 就差來個大寶劍一條龍

林沖一看宋江這般照顧高俅 必然不敢暗下殺手

如林衝殺了高俅 必然受到宋江一干詔安派的嚴重打擊 無法再在梁山泊立杆子

林沖這般瞻前顧後之人 自然是不敢快意恩仇

所以結局就是內心鬱憤 患了中風

如果林沖換作武松或李逵 高俅就是長十個腦袋 也被砍得乾乾淨淨


兩軍對戰,不殺使者。再大的仇恨也只能等到合適的時候。這點可以看出,林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知道:君子報仇 十年不晚,的道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