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流傳着一個“動人”的故事:

1901年7月7日,慶親王奕劻和直隸總督李鴻章簽訂《辛丑條約》。到了簽字的時候,奕劻幾次拿筆,幾次放下。李鴻章看出奕劻的爲難跟糾結,擋在了奕劻的前面,他說:“天下最難寫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王爺,你還年輕,以後的路還長着哪,這賣國條約,還是讓老臣來籤吧。”

於是,李鴻章在《辛丑條約》上籤上了自己的大名——在簽名時,他故意將李鴻章3個字寫得很潦草,變成了“肅”字。李鴻章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肅毅伯”來落下這個恥辱的款。

在這個“動人”的故事裏,李鴻章一幅“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英雄氣概,着實讓人感動,欽佩。然而,且慢感動,因爲這個故事純屬虛構。

首先,慶親王奕劻生於1838年3月24日,到1901年時,已63歲了,早已步入老年人的行列。78歲的李鴻章,老氣橫秋地說奕劻還“年輕”,他是不知道“死”字是怎麼寫的嗎?奕劻1850年承襲輔國將軍爵位,1872年被授予御前大臣職位,到1901年,有了29年的從政經驗,官至領班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以後的路還長着哪”這句話怎麼說起?

其次,慶親王奕劻和直隸總督李鴻章是清朝政府的全權代表,他們與11國的全權代表都必須在《辛丑條約》上簽字,並蓋上印章,《辛丑條約》方能生效。奕劻倒是願意讓李鴻章替他簽字,可11國代表又不是傻子,他們會同意清朝的某一個全權代表不簽字?

事實上,現存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庫房的《辛丑條約》原版上,可以看到清朝與11國全權代表的簽字。上面,不但有李鴻章的簽字和印章,也有慶親王奕劻的簽字和印章。奕劻的印章印文是“欽命全權大臣便宜行事關防”。李鴻章將“李鴻章”3個字籤成“肅”不假,印章印文也是“欽命全權大臣便宜行事關防”。

此外,德國、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等11國全權代表,分別簽字並用印。

那麼,房間流傳的“李鴻章代替奕劻簽字”故事,從何而來呢?

追究來源,一直查到多年前熱播的電視劇《走向共和》。在這部電視劇的第26集裏,就有《辛丑條約》簽字的場景:奕劻正要簽字,李鴻章制止了他,說:“天下最難寫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簽在這賣國條約上,就是千古罪名啊。王爺,你還年輕,路還長着呢,由我來吧。”於是,李鴻章就在11國全權代表的衆目睽睽之下,揮毫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李鴻章。

《走向共和》於2003年4月12日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首播,這部電視劇第一次把李鴻章放到比較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沒有像以往那樣把他描寫成一個十足的壞人。可是,卻存在過分美化李鴻章的情況,《辛丑條約》簽字這場戲也是如此。

當然,《走向共和》只是一部虛實相間的電視劇,對歷史情節進行一定的虛構是允許的。只是,我們不能將這些虛構的情節當作是真實歷史,否則的話,是會鬧出笑話的。

【參考資料:《清史稿》《中國近代史》《走向共和》等】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