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湘西特產,最後一個務必帶走哦~

1、湘西臘肉。柴火熏製,滿口生香。

2、湘西黃金茶。一兩黃金一兩茶。

3、湘西土家擂茶。

4、湘西銀飾。銀鐲子、銀耳環、銀項鏈,看著帶吧,比起金啊、鑽啊,既便宜又好看,文藝復古風專屬,還辟邪,女孩子都喜歡,媽媽奶奶輩帶著延年益壽。

5、湘西酸菜。酸辣子、酸蘿蔔、豆莢酸、包穀酸、茄子酸、辣子姜、酸青菜……三天不喫酸 走路打鬧躥。

6、湘西乾州板鴨。

7、湘西香腸。真滴很香,嗯,就是香。

8、湘西甜酒。

9、湘西米酒、包穀燒、高粱酒、楊梅酒、獼猴桃酒。

10、湘西臘豆腐。煙燻的,炒辣子,炒肉都很好喫,很下飯啊。

11、湘西各種時令水果,秋梨、獼猴桃、八月瓜、奈李、黃桃、柿子、棗子、地蘿蔔、橘子、香瓜……

12、湘西樅菌、樅菌油。

13、湘西葛根、葛粉、葛粑。

14、湘西糖饊。

15、湘西苗族服飾。這個的話,得去古苗寨,看有沒有原汁原味的賣,那種大紅大綠的表演服就算了吧。。。

16、有本事,你把咱們美美的湘西妹子帶走一個哈~~~


一、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起源於戰國時期,由於楚巴戰爭傳入古丈。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在唐朝古丈毛尖已經被列為皇家貢品了,1920年,楊佔鰲之子楊琢臣在古丈坪青雲山種茶,外銷號「青雲銀峯」,又稱古丈毛尖,這便是古丈毛尖的由來。此茶醇爽回甘、耐沖泡,十分適合老人喝,十分適合帶回家送給親人品嘗。

二、鳳凰血粑鴨

鳳凰血粑鴨是鳳凰一道傳統名菜,這道菜色澤金黃、口感俱佳。但是由於其製作工藝十分複雜,所以逢佳節及賓客到來才會製作這道菜。但是現如今科技的發展血粑鴨已經工業化了,可以在鳳凰隨處買到,確實是一道美味的菜品。

三、鳳凰薑糖

鳳凰薑糖,是鳳凰的傳統的獨家特產,起源於清朝的乾隆年間,距今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不過很遺憾的是這個並沒有在史書上找到任何資料。鳳凰薑糖聞著噴香,咬著酥脆 。 它不似糖果那樣的甜得發膩,也不會象姜那樣辣得透不過氣。稍微的甜和恰到好處的辣, 令人脣齒留香,回味悠長。

四、湘西椪柑

這個是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特產,這裡種橘歷史至少有兩千多年,是中國果品協會認定的「中國椪柑之鄉」。湘西生產的椪柑素有「桔中之王」之美稱,歷朝歷代都是皇室貢品。五、湘西黑豬

湘西黑豬原產於湖南省沅江中下游兩岸,湘西黑豬體質結實,背腰平直,腹不拖地,四肢健壯,適應性強,耐粗放飼養管理,肥育豬屠宰率較高,後期脂肪沉積能力強。是適于山區飼養的優良地方豬種,且其肉質鮮美,膽固醇低,低脂肪,十分適合食用。


多年前,一部《邊城》讓壹周君來了次說走就走的湘西行。

沈從文筆下的鳳凰城,那年還未被愛穿碎花棉布長裙的城市女文青霸屏。靜靜流淌的沱江、兩岸青山掩映的吊腳樓、青石板上滿身銀飾的苗族姑娘,都讓人對這座城市充滿了好感,以至於臨走時戀戀不捨,大包小包的特產拎回許多。

其中有幾樣,直到今天也仍令人念念不忘。

一是湘西臘肉。

湖南人素來愛喫臘肉,尤其以湘西為最。

此地臘肉遠近馳名,原料選用餵養紅薯與青菜長大的本地土豬肉,醃製時除食鹽等常規調料外,還加入金桂,即桂花中的極品。桂香入味後,再以松柏枝熏製。這樣做出來的臘肉,帶有特殊的果木清香,口感層次豐富。

二是鳳凰薑糖。

薑糖顧名思義,是以生薑為主料製成的糖。

實際操作中,要將生薑、紅糖、水三種主要原料一起在鐵鍋中熬至粘狀後,倒在青石板檯面上冷卻,再將整個薑糖團掛起,一條條拉出糖條,再用剪刀剪成適當大小,便是成品薑糖。

它既有糖果的甜,又有薑汁的辛,兩種味道結合得恰到好處,喫起來簡直停不下嘴。

還有一樣就是血粑了。

血粑可以說是湘西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菜之一,由鴨血與糯米混合製成。

具體做法是宰殺鴨子時,將新鮮的鴨血流入預先浸泡好的糯米,待鴨血凝固後一併上鍋蒸熟,冷卻後再切片,就是一份成功的血粑,用來炒制鴨子或單獨煎炸,都別有風味令人胃口大開。


茶葉:古丈毛尖和保靖黃金茶

果類:鳳凰紅心獮猴桃,瀘溪碰柑

肉食:湘西臘肉,乾州板鴨,吉首豬兒肉

調味:河溪香醋

堅果:板栗

以上都是耐儲存的湘西產品,果類都是入冬前採摘,可存至春節食用,臘肉、豬兒肉、香醋、茶葉一年四季都有,板鴨一般是冬至後才熏製,現在超市四季也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