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學家鹽澤田典(1988,日本《經濟學人》)曾就新自由主義主義的理論模型還原到現實中,發現這個模型要在現實中成立,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1) 生產者根據價格信號,及時進行投資的轉移,是無需支付成本的;   (2) 既成的社會生產力結構(資本存量)是非剛性的,因此隨時可以自由轉變或拋棄;  (3) 投資轉移和生產力改造所必須的新資源、新技術要素是無限自由供給的;   (4) 生產能力的過剩是永遠不發生的。    然而,現實中不存在這樣一個經濟體制,可以滿足以上四個條件。當市場需求通過價格給投資者信號時,資本方是否能拋棄或改造他原已擁有的全部資本存量,而把資金立即轉向另一個有利可圖的生產部門?這種轉移在經濟代價上是否可行?轉移有沒有時差?當設備、工人、技術轉移完成後,是不是還是當初那個市場,原有的高額利潤是否依然存在? 事實上,生產永遠落後於市場需求的變化。按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和山寨版茅於軾的「擇優分配」的理論,往往會產生宏觀失調,達不到資本的最優化選擇。 新自由主義理論中的頑症:資本包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如果說物質資本可以通過市場選擇,轉移、閑置或拋棄來調節,難道人力資本也可以通過閑置和拋棄來調節?哪怕閑置幾年社會都是無法忍受的!---------------------------------------------------------------------------------  1980年,國務院體改辦《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初步意見》,正式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起草這份文件的有薛暮橋、徐雪寒、馬洪、廖季立、劉明天、林子力、柳隨年等。1985年,針對中國當時的通貨膨脹形勢,國家體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共同召開「宏觀經濟改革國際討論會」,通過對經濟學家劉國光、趙人偉論文的分析,以及美國經濟學家託賓對當時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形成了治理措施的共識。1983年,經濟學家吳稼祥和金立佐寫了一篇《股份化:進一步改革的一種思路》,系統地提出了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公司化改造。此前,厲以寧也提出股份制,主張多元持股,破產重組,並致力推動股份制改造的施行,也就有了「厲股份」之稱。這都沒看到茅於軾的身影。    除了「歷股份」,還有吳市場、張產權、曹破產、楊賣光等,用以說明「經濟學家」在改革中起的作用,這些作用無論好壞,都是作為一個經濟學家的身份表徵。這些並不是自己或者官方授予的,而是老百姓根據他們的行為按上的。最近,在「經濟學家」這個幫派中,自己給茅於軾按了個「茅維權」,大概是覺得茅於軾今日身份不同,行走江湖沒個綽號很丟面子,但如果不是「茅」姓特殊,誰也想不到某維權是茅於軾。說是茅於軾致力於為社會弱勢羣體「維權」,所以「茅維權」。暫且不說茅於軾是否為弱勢羣體「維權」,僅就「維權」這個社會活動家的表徵放在「經濟學家」頭上,實在是說明這個「經濟學家」很不經濟、浪得虛名。  茅於軾躋身於中國「經濟學家」的行列得益於美國經濟學家克萊因。勞倫斯?克萊因是美籍猶太人、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980年,以克萊因為首的七位美國經濟學家在中國舉辦了為期七週的學習班,有100多名中國學員參加,日後,參加這個學習班的,或赴國外成為了前沿經濟學家,或如茅於軾這樣成為了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茅於軾參加這個學習班可看做是他接觸到真正意義的經濟學。    1986年,受美國福特基金資助赴哈佛大學任訪問學者一年。茅於軾在博客中坦誠,在哈佛聽了三四門課,並無收穫,因為他自己就可以開課,唯一的收穫是有了稅收的概念。---------------------------------------------------------------------------------   經濟學理論作為當代社會科學中的一門學科,它從來就不是先有理論,而後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的,它是通過對社會活動中的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形成一套描述性的理論。先有了市場活動,亞當斯密認為有一隻無所不在神祕的手在掌控,纔有了「市場理論」。先有政府幹預,纔有了凱恩斯理論。這門學科,沒有實證,只有朔後性而前瞻性不強,並不算嚴格的客觀科學。儘管現代經濟學都引入了數學以搭建模型,但每一個模型產生於不同的人,反映的是不同的意識形態。將以往的經濟數據放入模型中驗證,如果得出大致吻合的結論,則認為構建這個模型的經濟理論是正確的,提出這個經濟理論的「經濟學家」很希望用這套理論來指導經濟生活。可現實中的條件改變了呢,是不是還會得出以往符合這個模型的數據,中國的「經濟學家」不大考慮這個,這就是按「經濟學家」的理論進行經濟改革,越改越離譜的原因。開始靠譜,是因為那時的社會經濟條件與它理論得出時的環境的譜子靠的比較近。由此看來,經濟學就是經驗型的算命的學科,在西方,「算命的」經濟學門派繁多,但在我國流行的主要只有兩種:凱恩斯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微觀經濟學。---------------------------------------------------------------------------------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在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的模式,在實際議案中,錯漏百出。理論與現實的矛盾,說明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不是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 中國哲學和中醫理論的課,任何一劑葯,都分君臣佐輔,沒有一味葯是可以包醫百病的。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255012.shtml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