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導管主動脈置入術在全球實施十幾年來,瓣膜的耐久性一直是個受關注的問題,但相關數據很少,尤其是超過

5年的隨訪數據。

近期,Circulation介入子刊發表的一項研究證實,不開胸置換(TAVR)的瓣膜的耐久性達7年以上,瓣膜衰敗的7年累計發生率爲1.9%,中、重度結構瓣膜退化的7年累計發生率分別爲7.0%和4.2%。

研究連續入選2002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法國5個醫學中心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且至少完成5年隨訪的患者1403例。平均年齡82.6歲,平均EuroSCORE爲21.3。

83.7%的患者採用球囊擴張瓣膜。1年和7年生存率分別爲83.5%和18.6%,術後10年生存率爲8.0%。根據2017年歐洲經皮心血管介入治療協會/歐洲心臟病學會/歐洲心胸外科協會的新標準化標準定義結構瓣膜退化和生物瓣膜衰敗。

5例患者(1.0%)術後7年內接受了再次主動脈瓣治療,其中1例爲外科手術,另4例爲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隨訪至術後7年,19例患者發生瓣膜衰敗,瓣膜衰敗的7年累計發生率爲1.9%。49例患者出現結構瓣膜退化,中中度結構瓣膜退化32例,重度結構瓣膜退化17例,中、重度結構瓣膜退化的7年累計發生率分別爲7.0%和4.2%。

研究還對比了自膨脹瓣膜和球囊膨脹瓣膜的耐久性,兩者的瓣膜衰敗和結構瓣膜退化發生率沒有差異。

研究者指出,評估瓣膜的長期耐用性主要受限於早期接受手術的患者通常爲高齡、高危患者,術後的長期存活率較低。至於TAVR瓣膜的長期耐久性是否能與外科生物瓣膜相媲美,目前很難說,但基於目前的數據,無需過多考慮瓣膜的耐用性問題。

來源:

Eric Durand, et al. Assessment of long-term structural deterioration of transcatheter aortic bioprosthetic valves using the new european definition: a multicenter french study.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I Interventions. Originally published 8 Apr 2019.

原標題:Circulation子刊研究稱,“不開胸”置入的瓣膜耐久性達7年以上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