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與老媽,誰更重要?兩人同時掉水裏,先救誰?是困擾、折磨中國男人的一大哲學難題。而在春秋時期,卻有一位女子,遇到了相同話題的現實困擾,老公與老爸到底誰更重要?而其老媽的一句話,令該女子茅塞頓開,並留下了一則流傳甚廣的成語。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鄭厲公在位期間。起初,春秋小霸鄭莊公死後,世子忽嗣位,是爲鄭昭公。而鄭昭公的弟弟公子突(即後來的鄭厲公),被鄭莊公生前驅逐到宋國。公子突的母親,出於宋國雍氏,而雍氏在宋國很有勢力,並深受宋國國君的寵信。於是,宋國就想擁立公子突爲鄭國的國君。便派人誘騙鄭國上卿(相當於國相)祭足,到宋國進行國事訪問,趁機扣押了祭足,並威脅其擁立公子突繼位,否則,就殺死他。

祭足在宋國人的威逼之下屈服了,同時,宋人又逼迫公子突,允諾繼位之後,當謝以重禮。祭足、公子突與宋人訂立了盟約,同時宋人還派雍氏的雍糾去輔佐公子突,並讓雍糾娶祭足的女兒爲妻。鄭昭公聽聞祭足在宋國的支持下,要擁立公子突爲君,便出奔到衛國去了。於是,公子突即位,是爲鄭厲公,而鄭國的國政仍由祭足掌控。

鄭厲公即位之後,漸漸對祭足專權而心生不滿,卻對祭足很是忌憚。雍糾看出了鄭厲公的心思,便主動向鄭厲公提出解決祭足的辦法。鄭厲公聽了很是高興,便對雍糾說:"只要將祭足除去,他的位置就是你的了"。雍糾很是興奮,但回到家後,面對妻子雍姬(祭氏源於姬姓,既嫁從夫,故稱雍姬)卻難免心虛,就顯得神色恍惚。

女人畢竟心細,再三追問雍糾今日朝中究竟發生了何事?雍糾推辭不過,便只好回答道:主君想讓你父親去東郊慰問百姓,命我屆時設宴爲你父親祝壽,就別無他事了!”雍姬就更起疑心了,若只是祝壽,又何必到東郊那麼遠,夫君更不至於神色恍惚。於是,晚上將雍糾灌醉,誆騙雍糾道:主君交待你殺我父親的事,你忘了嗎?雍糾糊里糊塗地回答道:“這種事怎麼能忘呢?”

第二日,雍姬便對雍糾坦言:我已經知道你們要殺死我父親的計劃了,並將雍糾的酒後之言重述了一遍。雍糾見隱瞞不過,便對妻子說:“如果真有此事,你如何打算呢?”雍姬答道:“既嫁與你爲妻,當然聽從你的吩咐了”。於是,雍糾便坦白了計劃,雍姬說道:“計劃雖很周詳,到時我父親不去的話也是白搭,還是讓我回孃家鼓動鼓動他吧!”雍糾覺得很是在理,便對妻子說:待事成之後,我爲上卿,你也妻憑夫貴。”

可當雍姬回到孃家,又犯迷糊了,一邊是老公,一邊畢竟是老爸。便問其母親,父親與丈夫,哪一個更親呢?其母答道:當然是兩個都親呀!雍姬繼續追問:如果一定要從兩者中選出一個呢?其母答道:“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這也是成語“人盡可夫”的來歷。

在今天,人盡可夫是完全的貶義,比喻女子行爲放蕩。但雍姬母親的原意,並沒有指女子的生活作風問題,顯然只是說:父女的名分是天註定的,老爸只有一個,而丈夫是後天選擇的,選擇範圍比較廣而已。而張愛玲也曾說過:“任何人,當然這‘人’字是代表某一階級與年齡範圍內的未婚者。在這範圍內,我是‘人盡可夫’的!”。

雍姬聽聞母親的話,痛哭流涕,便將鄭厲公與丈夫雍糾謀害父親的計劃和盤托出。其後,祭足於鄭都東郊殺死了女婿雍糾,鄭厲公無奈之下,逃到了邊邑櫟,怒罵雍糾道:“謀及婦人,死固宜哉!”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