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新中國成立70週年,

也是上海解放70週年。



回首70載,上海這座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半個世紀前的上海解放戰役,是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極爲罕見的奇蹟,在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的劇烈戰鬥中,上海這座城市沒有遭到大的毀壞,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才讓如今生活在上海的我們感受這偉大的新生!


寶山是上海解放戰爭的主戰場,打響了解放上海的第一槍,8000餘名烈士爲解放上海而慷慨捐軀,其中4000餘人長眠在寶山這塊英雄的土地上。在這裏有一座上海解放紀念館,重現了當年人民解放軍前仆後繼、浴血奮戰的壯觀畫卷,真實記錄着那段永遠無法抹去的紅色記憶。

“上海解放紀念館”這七個大字由遲浩田將軍親自題詞,這裏面飽含烈士的勇敢無畏和對和平年代的美好希冀,七個金色大字如今熠熠生輝。

上海解放紀念館以實施“鉗擊吳淞、解放上海”的戰役決策爲主線,重點展示人民解放軍上海戰役寶山作戰區的主要史蹟,真實地記錄了上海解放戰役的歷史。此館由序廳、展廳和多媒體情景劇場組成,序廳主設計是人民解放軍以鉗形攻勢、衝鋒陷陣的場景組合,寓意爲當年解放軍實施“鉗擊吳淞、解放上海”的戰役決策,在郊區殲滅敵軍主力,從而保全上海大城市。

正面V型主題雕塑表示人民解放軍經過前赴後繼、浴血奮戰,取得上海解放戰役的偉大勝利。雕塑上印刻着我們英勇的烈士,5.12-5.27這不僅僅是歷史歲月留下的數字,而是無數戰士誓死保衛家國的愛國之情。序廳中央的功勳柱展現瞭解放軍指戰員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歷史豐碑,這一切將永遠矗立在人民心中。


第一板塊


走進展廳第一個板塊,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毛澤東和周恩來在西柏坡研究作戰方針的照片。順着泛黃的老照片,毛澤東在北平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共和談會場、解放軍佔領總統府等這些場景,全部一一呈現在眼前。就連丹陽渡江戰役總前委辦公樓與總前委領導人的場景都復原了,5位衣着樸實的總前委,眼神裏卻透露着戰役勝利的堅定決心。


第二板塊


第二板塊戰幕開啓,上海戰役外圍戰鬥打響,當時上海戰役第一階段任務是“鉗擊吳淞口、封鎖黃浦江”。牆壁上用聲、光、電先進技術製作了動態軍事地圖,詳細生動地展現了上海戰役第一階段經過圖。

第三板塊


衆所周知,月浦戰役是上海解放戰爭中最艱苦的戰鬥。當時,月浦鎮是國民黨守軍的一個重要據點,是吳淞、寶山防禦陣地的西大門。對於解放軍第29軍來說攻佔月浦鎮是完成最終任務的關鍵。


第三板塊復原解放軍攻佔月浦街區的場景,從牆上的照片看到戰士們視敵人的彈雨火海於不顧,前仆後繼,奮勇衝鋒攻佔前沿陣地。

生活在和平年代,想要與家人見上一面團聚很容易,但對於深陷炮火中的戰士們來說,團聚變成一份奢侈。解放軍第87師260團3營副教導員張勇,帶領部隊在最前沿阻擊敵坦克進攻,親自用集束手榴彈炸燬敵一輛坦克,在戰鬥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在上海戰役前夕,張勇寫給未婚妻胡興野的家書卻成了絕筆信。在未婚妻收到此信的前2天,張勇就已經犧牲了,此時,已是陰陽相隔。

月浦街區解放後,國民黨守軍以飛機、炮艦、戰車爲掩護,瘋狂反撲。解放軍們頑強阻擊,冒死堅守陣地,直至全線總攻前夕。在玻璃櫃內可以看到月浦戰鬥時解放軍使用過的物品,磨到破爛的醫藥包,平整簡樸的血衣,皺巴巴的綁腿布,在戰鬥時都是“救命藥”啊!



第四板塊


第四版塊就來到了戰役“最驚險”的劉行地區,劉行共有敵碉堡96座,轉身就能在館內看到復原的碉堡,牆上的照片清晰地展現了劉行鎮老街與劉行國際電臺內的碉堡及堡樓舊址。

一低頭,一大片透明的玻璃片讓人驚慌失措,原來這就是解放軍越過敵人的深水戰壕及竹尖帶,向敵地堡衝鋒的情景。就算是現在走在隔着深水竹籤戰壕的玻璃上,都讓人心中一緊,更不要說戰士們真槍實戰地用雙腳踩在竹尖和深水裏,這是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第五板塊


解放軍第10兵團在月浦、劉行、楊行一帶進擊受阻之後,隨着史物的陳列來到了第五板塊,此時上海戰役進入第二階段,任務是“總攻市區,全殲守敵”。牆上2幅油畫令人震撼,彷彿眼前就是炮彈煙火的戰鬥場面,一幅油畫展現了李華樹班18名勇士攻佔楊行老宅敵堡時,打退了敵軍以28個班的優勢兵力的反撲,爲解放楊行作出了貢獻。


第二幅油畫描述了趙福來展示在堅守月浦21.7高地戰鬥的危機時刻,用身子捂住炸藥包炸燬了敵軍坦克,光榮犧牲。這位挺身而出的戰士年僅16歲,被譽爲“董存瑞式英雄”。當站在這幅油畫的場景面前,看着熊熊火焰,不由自主地想用力去拉住趙福來,深深感動於他年輕卻勇敢無畏的靈魂。

第六板塊


第六板塊講述解放軍第9、10兵團分別向高橋、吳淞方向的國民黨守軍進行夾擊,截斷了敵軍的海上退路。看着牆上一張張照片,感受着解放軍們的英勇戰鬥,按捺不住看見勝利曙光的激動心情。


第七板塊


5月26日清晨5時,寶山縣城解放了!看着上海郊縣解放表,清楚地瞭解到上海各個地區的解放時間,這一戰鬥並未結束,順着樓梯來到第七板塊,中共上海地方組織積極開展護廠護校、社會調查、策反和組建人民保安隊、人民宣傳隊等工作,準備裏應外合,配合解放軍解放上海。


第八板塊


第八個板塊躍入眼簾的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外白渡橋,解放軍第9兵團20軍、23軍和27軍等部隊,迅速從滬西南及浦東向市中心區攻擊前進,外白渡橋上掛着這三個部隊當時的主要領導人。


5月25日清晨紅旗高高飄揚在市中心區跑馬廳,也就是現在的人民公園上空,宣告蘇州河以南市區全部解放。


解放軍第27軍馬不停蹄迅即追擊國民黨軍至蘇州河邊,向蘇州河北岸的國民黨守軍展開猛烈進攻。進入上海市區後,解放軍紀律嚴明,對人民羣衆秋毫無犯,。館內還原瞭解放軍露宿街頭和坐在馬路邊吃自帶的乾糧的情景。這是多麼有紀律的解放軍戰士啊!這就是我們身先士卒的解放軍戰士!


終於,上海解放了!在館內看到當時《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電賀上海解放》、解放日報刊登的《慶祝大上海的解放》這些史料,揪心跌宕起伏的心情終於落下,喜悅的情緒一下全釋放出來了。這一戰役多麼的艱險,無數戰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勝利,讓人感動涕零。


穿過這一路紅色領域,來到了月浦老街,時光一下拉回了歲月靜好的平常生活。突然一聲巨響,只聽見炮火震耳,原來上海紀念館以浩瀚、百舸爭流的吳淞口爲背景,展示當年寶山作戰區的戰鬥實況,重現解放軍向月浦、楊行、吳淞和浦東高橋等地進攻,並最後鉗擊吳淞口的雄偉場面。


在這強烈的視聽震撼中,看到了解放軍們奮勇殺敵,爲了最後的勝利浴血奮戰。無論前面是竹尖戰壕,還是槍彈炮火,英勇的解放軍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是英雄們的無私無畏,帶來美好生活、家國安寧;帶着這份初心,我們繼續前行,祝願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 END •


魔都100,更多精彩,點擊閱讀原文發現驚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