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运动」念头,五种好处2013-02康健杂志171期

国内运动风气渐盛,一股粉红新势力,也正悄悄形成,台湾女性从事规律运动的人口比例年年成长,近六成的女生都动起来了。一般人对于运动的了解,不外乎促进健康、减重,甚至拓展社交生活。但运动对于身心产生的长期影响,可能远远超出妳的想像。

 

 

1.强化竞争力

  根据最早针对压力做系统的研究,远古时期的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压力主要来自食物的获取、战斗,压力之下反应的即为身体活动,大多是「战」或「逃」(fight or flight),都属于大肌肉群的活动。

  现代人的压力来自心理,当压力造成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液扩散四肢等反应,却又没有透过运动获得纾解时,长久下来就可能会造成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功能下降,身体变得虚弱、疲劳,工作表现欠佳,竞争力自然会逐日下降。

运动会直接燃烧掉妳的压力,就像燃烧热量一样」洪聪敏说。

随著运动习惯的维持,身体对于压力的抵抗性,也将逐渐增强。

 

 

2.稳定情绪

  国内外女性罹患忧郁症、焦虑症的比例,都比男性要来得高。但已经有愈来愈多研究显示,运动能刺激大脑,让人感到快乐,对于女生而言格外重要。

  女性忧郁症好发于2044岁的族群,原因包括经期、生产前后、家庭与照顾责任、工作责任等。停经后的年长女性也容易情绪波动、暴怒、疲倦等。

  脍炙人口的《运动改造大脑》特别提到运动对于改善忧郁症的好处,认为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脑内神经传导物质的数量,不但制造新生血管以输送生长因子,还可以促进新的神经细胞生成。

  运动也能维持脑内荷尔蒙的平衡,帮助稳定情绪,有效预防、缓解情绪引起的症状,进而改善生活品质,甚至整个家庭的和谐,朱奕华指出。

 

3.预防失智症

  运动会刺激脑细胞增生,特别有利于主宰记忆的海马回区域,可避免脑部功能衰退,预防失智症。

 

4.改善骨质疏松

  成年女性在35岁后,骨质密度开始走下坡,特别是停经后的女性,骨质更会加速流失。一般有氧运动主要针对提高心肺,而负重训练或肌力训练,则能延缓与改善骨质疏松,包括健走、阻力训练、爬坡,或哑铃结合运动的重量训练。

  根据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的一份研究,停经后妇女经过一年肌力训练后,骨质密度平均增加9%,没做运动的对照组,骨质密度出现下降。

  骑脚踏车、划船与游泳等有氧运动,主要促进心肺功能,对于骨骼与肌力的成效,较不显著。因此建议应有氧、肌力两者搭配,全方面预防骨松、促进健康。

 

 

5.延长寿命

  许多女生开始运动,主要是为了身材漂亮。但随著年纪渐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除了饮食调整之外,运动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更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早早帮妳储存健康资本。事实上,心血管或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旦罹患,要完全治好并不容易,但运动却可有效避免它们发生,朱奕华(高医老师)说

 

 

● 新年新希望,如何开始运动?

量化目标规定自己每天运动至少20分钟,或6千~1万步。

培养动机固定犒赏自己,例如可购买流行兼实用的运动鞋子、衣服。

强度不要过高从心理负担较少的运动开始,例如骑脚踏车、健走、瑜伽,增加成就感,保持运动带来的愉悦

多走少坐平日尽量增加活动量,例如坐公车时站著、走楼梯、午休找远一点的餐厅吃饭。

参加团体找寻运动为主的社团,召唤三五好友一起运动

融入家庭周末尽量安排较为活泼的户外运动,例如骑车、玩飞盘或打球,将运动变成家里的休闲嗜好,提升家庭生活品质。

减少借口把运动当成开会一样重要,排进妳的日常生活里。怀孕、脊椎或膝盖不好的人,也应主动向医师咨询,找出最适合自己状况的运动或活动方式。

 

(免费体验)J河堤小贴心~平常日有保持运动习惯,假日就揪团出去游玩吧J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