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將於6月底前公佈,外界對新高考的關注也在逐步加大,這也意味着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將要進入陝西新高考改革模式。

最近,華商報記者在走訪一些培訓補習學校時發現,一些補習學校負責人已經開始籌劃轉型。因爲新高考與現行高考(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文科/理科)不同的是,從2022年起,高考成績由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參加考試,每科可報考1次)的等級性考試成績組成。

考試科目由現行的3+文綜、理綜,改爲“3+3”後,這會對陝西省的補習學校帶來很大變化,甚至也有補習學校已提前堪憂自身的存亡問題。不過也有樂觀者認爲,補習學校將進入大浪淘沙階段,積極藉助高考改革新政策,用轉型來加速各自發展。

補習學校全年編班學習模式將不再存在

西安雙成補習學校校長張禕表示,近年來陝西省的復讀生已經在逐步下降。從陝西省招辦統計的年報顯示,2017年陝西省城鎮復讀生加上農村復讀生共計57121人,2013年陝西省的城鎮復讀生和農村復讀生共計70976人,五年下降了近14000人。

“新高考改革對近兩年的復讀生影響不會太大,不過2021年的復讀生將會是3+文綜、理綜最後一年,如果當年考生沒有進入理想大學,選擇2022年復讀將會是個問題。”張禕分析說,這些變化都要依照今年6月底陝西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公佈細則具體來看,相信政策不會一刀切,有復讀需求的孩子,應該還會有辦法。

張禕指出,新高考改革會促使西安市的補習學校可能會轉變成以高考科目爲導向的寄宿式短期輔導培訓班了,現有的全年編班學習模式將不再存在。

西安英泰學校教學校長陳江濤稱,這次陝西高考改革將會打破高中傳統的授課模式,對現階段承擔主體教育的學校挑戰很大。補習學校在教育體系中只是起到一個補充作用,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新高考對補習學校的確會產生一定影響 ,尤其是對於人數多、實力雄厚的補習學校,可能會根據高考科目組合實行走課的上課模式,開齊所有的組合科目。對於人數少、實力弱的補習學校可能將會放棄整體授課模式,只開一些主課和熱門科目。”

同時,陳江濤表示,高考改革以後補習學校將會再次洗牌,很有可能只會留下幾家實力雄厚,具有全面組織教學能力的補習學校,其餘的或逐步被淘汰或轉型成爲同步輔導機構。

固定模式被打破

將會增加補習學校運營成本

西安大唐補習學校副校長李重佐直言,目前多方消息稱陝西高考即將採用“3+3”模式,這對於補習學校來說,無疑是一場“強地震”,甚至是一次災難性的挑戰。因爲補習學校的存在根本是“封閉式校園+迴歸傳統的授課模式”。而新高考“3+3”模式打破了過去的固定學習模式,讓學生有了寬鬆的選擇,打破了舊高考的固定枷鎖,充分發揮考生的學習優勢。

文理打混之後,對於補習學校的課程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配備量的增長成爲了必要條件,從而導致學校的運營成本大幅度增加,這對已進入微利時代的補習學校來說,若繼續沿用舊模式經營則要面對的是無利與生存對立的問題。

李重佐表示,面對陝西高考改革,作爲補習學校就必須提前進行多方面的改革,來確保自身的生存問題。首先,提升自我生存能力,提高辦學質量,完善課程體系是補習學校應對變化時,首要完成的內部應對措施。將課程體系靈活化,嚴把課堂教學質量,調整學校內部的管理模式使其更符合新制度需求。以及不斷深化與總結自身的特色優勢,這些都是保障自身能夠擁有足夠生存能力的硬指標。

其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核準下拓寬業務範圍,是保障生存的外部條件。依據教育部門對民辦教育事業的求變求生存指導思想,補習學校要在新形勢下生存並發展,就要打破傳統模式,在合法合規的前提條件下,對自身的業務即生存手段進行拓展也是必然要思考的方向。

補習學校洗牌期對辦學人提出更高要求

西安銘師堂補習學校校長王惠表示,陝西省從2019年秋季實施高考改革方案,改革後第一次新高考將是2022年。目前學校在讀高二、高一的學生仍實行3+X傳統高考。

“只要高考制度存在,復讀需求就會存在。”王惠校長強調說,尤其西安全日制補習學校數量居全國之首,已經形成氣候。補習市場會隨着陝西新高考政策發生一定的變化,補習市場的份額會進一步縮水,加劇市場競爭,優勝劣汰。

今後補習學校的教學模式也會大轉變,高考六門科目複習不會再“齊步走”,會靈活地根據新高考的考試科目的時間節點及考綱要求而定。對補習學校的辦學人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提前研究高考改革政策,參與到教育教學中才能做到因勢利導,順應變革。辦學人不僅要深諳教學與管理,還要深究規律大膽創新。

在補習學校洗牌期,有的補習學校不想迎接更大的挑戰,自行退出市場,而留下來的就要應對各種挑戰。今後補習學校存在根本取決於辦學人的觀念是否能與時俱進更新,因爲補習學校將進入一個模式並軌時代,漸漸會發展成“綜合體”,未來不僅只招復讀生,還有其他短期文化課培訓需求學生。特別是如今隨着新高考政策的實行,多種選拔模式並舉,爲考生拓寬了升學路徑,復讀生也從原先落榜生的無奈選擇,轉變爲想要衝刺名校、理想院校的主動應戰。希望補習學校在轉型中靜下心來做偉大的“小機構”,不再以規模立足,因爲最終競爭還要靠“核心競爭力”——那就是教學質量和社會口碑。

浙江、上海新高考後復讀市場回暖

在陝西新高考實施之前,西安市補習學校的一些負責人已經前往高考改革城市學習取經。西安丁準高考補習學校丁準校長介紹說,從自己的浙江實際考察發現,新高考對於高補學校更多的還是機遇。尤其根據上海、浙江高考改革後數據來看,復讀生數量還明顯增加。

因爲新高考對學生而言有四大優勢,第一、考試機會多,壓力減輕。比如,浙江省高考語文、數學考試於每年6月進行,外語每年安排兩次考試,語文、數學成績當次有效,外語和選考三門科目成績兩年有效。第二,分科考試,試題難度顯著降低。第三,選考競爭對手級別降低,往屆生勝出機會大。第四,志願填報專業選擇機會多。因此會有更多的考生爲了追求更高學校而選擇復讀。所以,在預計陝西“新高考”剛實行時,因爲考試模式大變,選擇復讀學生可能會進一步減少,但當“新高考”穩定下來後,高考復讀又將回溫。 記者 陳紅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