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必備多個水桶,有的居民在門外放着水缸接雨雪留着用,每次取水來回得走千餘米……近日,哈爾濱市市民高先生向生活報反映,香坊區巴安裏街沒有自來水,數百戶居民多年來挑水喫。

巴安裏街居民

家家用盆桶缸儲水

28日,生活報記者來到香坊區巴安裏街,此處的房屋以平房爲主,由於年久失修,大部分房屋的外牆、窗戶破損嚴重,有些牆體略有傾斜。

據悉,這裏的平房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多是磚木結構,室內沒有下水和供暖設施,過冬只能靠燒木材、煤炭取暖,由於居住環境較差,仍在這裏居住的多爲上了歲數的老年人,近幾年該街區又沒了自來水,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不便。

79歲的孫大娘已經在東巴安裏街生活四十多年了,記者在她家廚房看到,大大小小的塑料桶有十餘個,“兒子每半個月用車給我拉一次水,用這些塑料桶裝起來。”孫大娘告訴記者,有時水在桶裏放時間長了會有味兒,但也沒有別的辦法,做飯喝水還是得用這些。

在一個住戶家門前,記者看到一個大水缸,水面結着一層薄冰。高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大水缸是用來接雨雪的,“冬天接雪,夏天接雨,雖然這些水不能喝,但可以拿來用。”

記者在多位居民家中看到,家家必備塑料桶、水盆、水缸。存水不易,取水更難。據居民們介紹,他們要從街區外的一家小倉買往回拉水,往返一趟要走千餘米,或者到街區內一個有井的鄰居家,用電機抽地下水。大爺大媽們紛紛表示,無論採用何種方式,運水、擡水對於上年紀的老人來說都是個難題。

採訪時,劉大娘拉着小推車剛剛接水回家,她告訴記者,巴安裏街的路面是土路,一下雨就變泥塘,到了冬天,由於沒有下水道,居民們的污水只能往道邊傾倒,路面經常就成了冰場,再加上自己腿腳不方便,每次都要走很久才能拉回來一桶水。

哈爾濱供水集團:已向開發商“南亭印象”提供供水方案

記者瞭解到,巴安裏街分東西兩段,西巴安裏街斷水將近一年,東巴安裏街已經三年多沒有生活用水。28日,記者跟隨居民來到香坊區通鄉街道辦事處,據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導致居民無水可用的原因是原本爲居民供水的軋鋼廠水房子沒人管了,街道辦已將情況上報到區裏,並於去年年底申請將附近一公司廠房用作泵房,爲居民們提供二次供水。

29日,記者就此事聯繫香坊區物業辦,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區物業辦與街道辦、區供水公司及其設計部門已經前往巴安裏街調查情況。區物業辦在等供水集團提供設計方案等材料,此後將會進一步解決巴安裏街居民的生活用水問題。

隨後,記者聯繫哈爾濱供水集團,工作人員表示集團已制定出供水方案,並將其交給了相關部門。臨近發稿,哈爾濱供水集團香坊區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供水方案已提供給開發商“南亭印象”。採訪中,記者曾看到“南亭印象”爲高層建築,位於果園街,與巴安裏街有一定距離,對於此事,本報將持續關注。

生活報記者 王悅文/攝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審覈:王世宇責編:王德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