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聖賢論「道」精粹{1} 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處於度之內,而見於度之外者也。處於度之內者,不言而信;見於度之外者,言不可易也。處於度之內者,靜而不可移也。見於度之外者,動而不可化也。動而靜而不移,動而不化,故曰神。 ——摘自《黃帝經·名理》{2} 上道高而不可察,深而不可測。顯明弗能為名,廣大弗能為形。獨立不偶,萬物莫能之令。天地陰陽,四時日月,星辰雲氣,跂行蟯動,帶根之徒,皆取生也。道弗為益少,皆反焉,道弗為益多。堅強而不匱,柔弱而不化。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極之所不能化。 ——摘自《黃帝經·道原》 {3} 互先之初,道同太虛。虛同為一,互一而止。芒芒昧昧,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靜不熙。古未有以,萬物莫以。古無有形,大同無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載。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盈四海之內,又包其外。在陰不腐,在陽不焦。 ——摘自《黃帝經·道原》{4}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載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摘自《周易·繫辭》{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摘自《道德經·25章》{6} 老子曰:【夫道,於大無終,於小不遺,故萬物備。廣廣乎無不容也,淵淵乎其不可測也。】 ——摘自《莊子·天道》{7} 虛無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君臣、父子人間之事謂之義。登降揖讓、貴賤有等、親疏之體謂之禮,簡物小大一道,殺僇禁誅謂之法。 道也者,動不見其形,施不見其德。萬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極。 道在天地之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故曰: 【不遠而難極也。】虛之與人也無間,唯聖人得此道。故曰:【並處而難得。】 —— 摘自《管子·心術》{8} 道之大如天,其廣如地,其重如石,其輕如民之所以知者寡。故曰何道之近,而莫之與能服也?棄近而求遠,何以費力也? ——摘自《管子·白心》{9}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摘自《陰符經》{10} 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 ——摘自譚峭《化書·道化》{11} 太上者,虛無之神也;天地者,陰陽之神也;人蟲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其異者形。是故形不靈而氣靈,語不靈而聲靈,覺不靈而夢靈,生不靈而死靈。水至清而結冰不清,神至明而結形不明。冰泮返清,形散返明。能知真死者,可以游太上之京。 ——摘自譚峭《化書·神道》{12} 龍化虎變,可以踏虛空,虛空非無也;可以貫金石,金石非有也。有無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死,其死非終。知此道者,形不可得以斃,神不可得以逝。 ——摘自譚峭《化書·龍虎》{13} 道乃理也。眾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而共由者也。 —— 摘自《廣韻》{14}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摘自《心經》{15}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摘自《莊子·大宗師》{16} 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 ——摘自《莊子·讓王》{17}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摘自《道德經·14章》{18}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以其細。 ——摘自《道德經·67章》{19}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 ——摘自《六祖壇經·頓漸品》{20}師曰:【甚處來?】曰:【嵩山。】師曰:【什麽物,憑麽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摘自《六祖壇經·機緣品》{2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如此者,不見而彰,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摘自孔子《中庸》{22} 朝聞道,夕死足矣。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摘自孔子《論語》{23} 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異。 ——摘自《管子·形勢》{24}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無過。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一陰一陽謂之道。 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摘自《周易》{25}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摘自《道德經·40章》{26}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 摘自《道德經·42章》{27} 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為物之制。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無常操。無常操,是以死生氣稟焉,萬智斟酌焉,萬事廢興焉。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維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恆其光,五常得之以常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四時得之以御其變氣,軒轅得之以擅其四方,赤松得之以與天地統,聖人得之以成文章。道與堯、舜俱智,與接輿俱狂,與桀、紂俱滅,與湯、武俱昌。以為近乎,游於四極;以為遠乎,常在吾側;以為暗乎,其光昭昭;以為明乎,其物冥冥。而功成天地,和化雷霆,宇內之物,恃之以成。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隨時,與里相應。萬物得之以死,得之以生;萬事得之以敗,得之以成。道譬諸若水,溺者多飲之即死,渴者適飲之即生;譬之若劍戟,愚人以行忿則禍生,聖人以誅暴則福成。故得之以死,得之以生,得之以敗,得之以成。 —— 摘自《韓非子·解老》古聖賢論「德」精粹{1}悳,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從直,從心。 —— 摘自《說文·心部》{2}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 ——摘自《正韻》{3}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 ——摘自《周禮·地官》{4}直心是德。 ——摘自《六書精蘊》{5}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 ——摘自佛教《凈名經》{6}平等是德,外行於禮是德,心行平直是德。 ——摘自《六祖壇經》{7}乾:元,亨,利,貞。君子行此四德也。 ——摘自《周易·乾》 註:元,乃初之始也;亨,始之通也;利,通之和也;貞,和之正也。乾稟純陽之德,首出庶物,各得元始、開通、和諧、貞固,而不失時宜。故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四時不忒,死生不乏矣。{8}萬物資生,乃順天成。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摘自《周易·坤》 註:天之德無疆,地之德廣厚。乾始坤生,萬物成形。坤順而成乾,亦至善至美之始也。{9}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也。 ——摘自《周易·繫辭》{1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摘自《道德經·38章》{11}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摘自《道德經·54章》{12}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也。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摘自孔子《大學》{13}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摘自孔子《論語·庸也》{14}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 ——摘自《莊子·德充符》{15}夫德,和也;道,理也。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義明而物親,忠也;中純實而反乎情,樂也;信行容體而順乎文,禮也。禮樂遍行,則天下亂矣。 ——摘自《莊子·繕性》{16}故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技兼於事,事兼於義,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記》曰: 【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 ——摘自《莊子·天地》{17}太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流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返德,德至同於初。同乃虛,虛乃大。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 ——摘自《莊子·天地》{18}德者,內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於外也。神不淫於外,則身全,身全之謂德。德者,得身也。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為之欲之,則德無舍;德無舍,則不全。用之思之,則不固;不固,則無功;無功,則生於德。 德則無德,不德則有德。故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摘自《韓非子·解老》{19}曠然無為之謂道,道能自守之謂德,德生萬物之謂仁,仁救安危之謂義,義有去就之謂禮,禮有變通之謂智,智有誠實之謂信,通而用之之謂聖。道,虛無也,無以自守,故授之以德。德,清靜也,無以自用,故授之以仁。仁用而萬物生,萬物生必有安危,故授之以義。義濟安拔危,必有藏否,故授之以禮。禮秉規持范,必有疑滯,故授之以智。智通則多變,故授之以信。信者,成萬物之道也。 ——摘自譚峭《化書·仁化》{20}形不正,德不來;中不靜,心不治。正形攝德,天仁地義,則淫然而至也。神明之極,照乎知萬物,中守不忒。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 ——摘自《管子·內業》{21}天之道,虛而無形。虛而不屈,無形則無所抵觸。無所抵觸,故徧流萬物而不變,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識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謂得其所以然也。以無為之謂道,舍之之謂德,故道之於德無間,故言之者不別也。 ——摘自《管子·心術》{22}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所為德者,先之之謂也。故德莫如先,應敵莫如後。 ——摘自《管子·樞言》{23}《周頌》道之曰:【聖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其有昭於天下也;若地之固,若山之承,下坼不崩;若日之光,若月之明,與天地同常。】則此言聖人之德彰明博大,埴固以修久也。故聖人之德,蓋總乎天地者也。 ——摘自《墨子·尚賢》{24}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辯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於物。《恆》,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恆》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辯義,《巽》以行權。 ——摘自《周易·繫辭》註:《履》,德之基,和而至也。 人隨虎後,臣伴君勞。安中防危,戒慎慮深。踏禮不倦,循德守基。稱物平施,故以和行,《履》乃禮也。 《謙》,德之柄,尊而光也。天道虛虧,人道惡盈。地隱山中,尊彼自卑。卑以自牧,持德以柄。謙下不踰,故以制禮,《謙》乃退也。《復》,德之本,小而辨於物也。道失未遠,吉凶動生。不遠之復,以正身命。惡滋善覺,護德歸本。貴在明省,故以自知,《復》乃返也。 《恆》,德之固,雜而不厭也。道執虛曠,德守恆常。四時變化,萬物隱彰。雜而不厭,形著神藏。久固其道,故以一德,《恆》乃久也。 《損》,德之修,先難而後易也。 剝民奉君,下損上益。禍起亂生,懲忿窒欲。修身養德,先難後易。鑿石見玉,故以遠害,《損》乃衰也。 《益》,德之裕,以興利也。 君施民受,上損下益。天施地生,民悅無疆。德裕廣佈,與時偕行。長養化物,故以興利,《益》乃盛也。 《困》,德之辨,窮而通也。 升而不已,必受其困。幽思其廣,身約智遠。德之所辨,善惡有遷。君子固窮,故以寡怨,《困》乃危也。 《井》,德之地,居其所而遷也。 守道勿動,安身無虧。體靜德清,井居不移。施而無私,慈養有方。常恆不變,故以辯義,《井》乃靜也。 《巽》,德之制,稱而隱也。 中正志行,以德為令。動用順成,無諸蔽障。升不藏暗,斗不露明。道施德政,故以行權,《巽》乃順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