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在我V裏說無法放鬆。

所以我這裡補一個第三步,如果說你無法發送,那麼就參考第三步的方法。

第三步:覺知

覺知這個詞語在我眼中看來的定義是:覺察、知道。

那麼覺察什麼呢?

覺察你當前的狀態如何?昨天有朋友試了,然後她說她腦子裡亂亂的無法放鬆(參考第一二步裡面那個混亂的腦波),這種情況下,要做的就是做到覺察我的狀態如何,知道在這種狀態下我該如何調整。

覺知這個沒有辦法用理論來講,只能給大家分享幾個練習,如果發現自己一直無法放鬆,腦子裡亂糟糟的,那麼久使用以下練習法:

  • 練習:專註在感覺

感覺什麼呢?

比如你走路的時候,感覺你雙腳踩在水泥路上的感覺,將你感覺集中在腳底板。

其實很多人我們看路上的行人,走路的時候要麼在胡思亂想,要麼在玩手機,實際上都忽略了重點那就是「你現在在走路——請你好好享受走路的感覺」這一事實。

比如你坐在椅子上,對這電腦敲,那你好好感覺你的十根手指在鍵盤上敲擊的感覺。

比如你坐公交車或者坐地鐵,你要是坐在位置上,那你就好好感覺屁股坐在椅子上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就不要去耍手機,就去感覺。

比如說你和別人聊天,就關注你從嘴巴里說出來的話是什麼?是不是說話的內容讓你身心愉悅?如果你說話的內容讓你覺得不痛快,那肯定就是你在排斥什麼?這裡就覺察了。

比如說你睡覺的時候,你就感覺我躺在牀上的感覺,很多人失眠是因為躺在牀上胡思亂想而恐懼害怕輾轉難眠,而忽略了你現在需要做的是睡覺,你就去感受躺在牀上的感覺,享受躺在牀上感覺。

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去感覺,我很多時候散步的時候,就是閉著眼睛走,然後去感覺身邊的花花草草樹木的氣息,感覺他們的氣息融進自己的體內,自己就是一棵樹,一朵花,一棵樹一朵花不需要勉強自己生長,只需要自然而然的吸收太陽光吸收雨水,在狂風暴雨中東搖西晃就行了,一棵樹一朵花不會懂得什麼叫做抗拒,不懂得什麼叫做控制,就只是以最自然的姿態生長。

覺知了,將自己調整到一個最自然的狀態。

現在很多時候大家用數呼吸,數著數著就岔了很正常,我最開始就只能數到7就開始各種腦子天馬行空,慢慢隨時隨地就覺察,隨時隨地都讓自己靜心,自然而然就會提升頻率。

覺知,最重要的就是覺知自己當下舒服不舒服。

然後調整自己到一種舒服的狀態,這種舒服的狀態,比如無聊,無聊的時候我以前都是去打遊戲,看電影,現在無聊的時候,我就去享受無聊,無聊也蠻有意思的,一旦去享受,無聊就變成一種很放鬆的感覺,很舒服的感覺。

當你專註在覺知的時候,你就會很放鬆,這個時候你會感覺到你的呼吸變得深沉和緩慢,你會感覺你的腦子不在胡思亂想亂糟糟的。

等到自己感覺很放鬆,放鬆到一種「哇,好舒服」的境地,那你就慢慢的把覺知轉移到胸腔,繼續感受放鬆,繼續感受舒服,這個時候對著天空一聲大喊:「我要去元辰宮!」

行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