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 & Trim設計師】

色 彩 與 裝 飾 設 計 師

這個職業最先起源於歐美各大汽車製造商,隨後才在國內發展壯大。其實這個行業不光存在於汽車行業,在製造業產品設計領域也廣泛存在,他們有一個更廣泛的稱呼,CMF設計師

小到一個按鈕的材質觸感,大到整車的色彩選用,整車的上百個零部件,都需要定義它們的材質與顏色,這就需要色彩與裝飾設計師更全面的了解各種材料的工藝,以便在設計上給出更佳的解決方案。

本期, ZitaGrace 就帶大家來看看汽車色彩與裝飾設計師的日常。

外飾顏色是一台車留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消費者購車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選定顏色時,需要根據車型品牌理念,並結合近期的色彩流行趨勢來確定。因為細微的車型曲面變化會通過選定的顏色加倍放大,設計師還會在色彩與明度上仔細斟酌,一次次的調配油漆比例直到完美。

一款車型會有多種顏色,設計師還要考慮顏色之間的邏輯,什麼色彩更適合宣傳等等。

除了外飾顏色的確定,各種外飾件的鍍鉻、行李架、後視鏡等等,也都需要設計師來定義顏色與材質。

內飾上,需要做的文章就更多了。

主色調

內飾顏色設計首先要考慮內飾的主色調。

它是一個影響全局的大面積的基本色彩,影響內飾色彩的總體傾向,到底是走溫馨居家還是科技未來等等。主色調確定好,各部分的色彩(次色調)會遵從「多樣與統一」的裝飾原則進行設計。

色彩搭配

在基調的選擇上,由於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的不同,會產生冷暖輕重軟硬等不同的感覺。利用這種效果,在內飾的上下部分採用不同的顏色,就可以產生穩重的視覺觀感。

主色調的選擇

主色調的選擇也同時裝一樣,存在一定的時代性。

比如以色彩研究而著名的Pantone潘通,每年就會發布年度色彩。有些色彩可能並不適合設計在汽車內外飾中,但是也不乏勇敢者去嘗試。例如林肯Nautilus 就採用了紫色的內飾主色調。

/ / / / 車型色彩和材質搭配

確定好內飾的主要和次要色調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確定座椅的色彩和材質搭配。座椅的色彩首先會與整體造型風格統一,同時在不同的車型如SUV、轎車、MPV等等色彩應用也不盡相同。

運動車型常常追求深色主色調配合高純度和明度的鮮艷顏色做點綴,來體現視覺衝擊力。

而MPV這類的商務車型常常採用米色和灰色系來為乘客提供自然輕鬆的體驗。

座椅材質的選擇

色彩以外,座椅的材質也是設計師關注的重點。

一般來說,根據面套材質不同,可分為皮質(真皮、PVC和PU等)織物面套(機織、針織與無紡產品等)兩大類,不同材料的混搭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頂棚內飾與地毯

頂棚內飾與地毯同樣也是汽車內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光能提高裝飾性,同時還應有隔聲、防潮等特性。

裝飾件選擇

裝飾件上,設計師需要操心的還有很多。

材質:常規的塑料、木質、皮質等與創新的材質等;

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應該體現出整體感,成功地體現出車型所要表達的情感;

拼接與縫合的工藝:從細節處體現層次感。例如一塊金屬樣件,設計師會製作從啞光到高亮等多種樣板,一遍遍的搭配比較,選出最理想的效果組合。

智能化裝飾

隨著汽車內飾逐步走向智能化,車內的裝飾條也在進化。

裝飾智能表面也是一大流行趨勢,也就是說它除了有傳統的裝飾功能,也可以擁有觸摸等控制功能。

其實以上只是作為Color & Trim 設計師的主要工作範圍,除了這些工作外,設計師還會涉及很多其它的工作內容。比如對於供應商的管理,因為所有需要用的顏色、材料、工藝和圖案,都離不開供應商的協助。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吸引消費者眼球的設計變得越來越重要,除了造型更引人注目外,還需要在駕乘體驗舒適性上更好地滿足消費者。

隨著未來自動駕駛的普及,人的注意力和雙手解放出來,汽車的內飾必然成為情感表達的空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