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关于人类起源的讨论,主流上仍然采用达尔文的观点,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甚至有人提出,今天所有的人类都源于同一只古猿祖先。

显然,我不同意这种观点,首先古猿肯定是有性生殖吧?这只古猿祖先不能从自己身上扳下一根肋骨变成自己的性伴侣吧?同意以上两点我们就继续往下讨论。

如果祖先一定要是同一只古猿,那这只古猿是公是母?是公,它要跟几只母猿交配?是母,它要跟几只公猿交配?如果是公猿,它仅有一只,那母猿为什么有多只?是上天独宠其一猿,从动物就开始纳妾吗?还是说仅有一公一母?为什么这么巧?上帝还是比较吝啬吗?多造几只很辛苦吗?这不还是亚当和夏娃的翻版吗?

况且,他们生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几男几女?万一全部是男孩,或全部是女孩怎么办?

我比较认为的是,人类的进化是殊途同归的结果。我当然是认可进化论的,只是不认可一脉单传的说法,一脉单传风险太高,中国古代传统技艺的遗失,已经是个教训。从地球上第一个单细胞生命的出现开始,既然自然条件可以产生第一个单细胞,它也可以产生第二个、第三个……直至这个适合生命产生的条件消失,生命才开始真正挑起自我繁衍的大梁。这个起点当然很神奇,但就是这么巧呗,在宇宙一百多亿年间、浩瀚的广度下,这也只是个偶然事件。如果人类有一天能够从无生命创造有生命了,嗯嗯……呵呵,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呃,我当然无能力讨论全部生命的演化进程,大概计划瞎胡诌一点人类文明发展的猜想。我个人的倾向性观点是,人类共祖,共的应该是同一个无性繁殖的祖先,只有无性繁殖的基因不用担心交配问题,自有性繁殖之后,就不能只有唯一一个祖先了,至少得两个不是,两个又不可能,所以必然会存在多种进化分支,这是我所谓进化殊途同归的意思。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气候变化对人类进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早在达尔文时,就有了将气候变化与物种进化联系在一起的理论。其原理是,气候变化带来的食物供给、居住条件和其他可用资源的短缺,给物种生存带来巨大压力,迫使它们要么适应环境,要么就此灭绝或进化成其他物种。

上面这段话摘自网路,我有点不认同,就是后面的「迫使它们要么适应环境,要么就此灭绝或进化成其他物种」,这段话有点不明白,灭绝没有疑问,适应环境要做些什么?进化与适应环境有什么区别?

应该说,要么灭绝,要么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要么改变环境适应自己,后二者是北极熊厚厚的皮毛和老鼠打洞的区别。现代人类祖先选择的方式,可能跟老鼠比较亲近,造房子、穿衣服、种粮食、乘车马,只是走得比其它动物远得多。

选择改变自己,看似是条捷径,很快就实现了生物进化重要的基因选择,但结果也就那样了。选择改变环境,比较顽固和投机取巧哦,但最后反而进化成为了新物种,所以,成功路上陷阱多,不到最后谁能预言结果。嗳,这么说完,我还挺赞成上面的观点的,要么适应环境,要么灭绝,要么进化,嗯?好像他跟我是一个意思来的。

我的另一层意思是,生物进化,可能不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更加是生物个体参与选择的结果,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是完全被动地被选择,而是自身的行为,可以改变自己的结局。比如,老鼠并没有因为自己身形小,就认为自己在自然界被淘汰了,它们选择了躲藏到地下生存,既避免危险,又保持温暖。现在,它们可是一个强大的生命族群呢,人类担忧著各种动物可能灭绝的命运,对老鼠却是喊打喊杀,也没有办法消灭它们。选择权真是生物界最奢侈的一种权利,但好多个体放弃了这份权利。

对人类进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气候条件,达尔文时期认为是非洲干旱和湿润气候的交替出现。现在根据地质学的发现,更多人相信是「冰河世纪」的影响。在地质史的几十亿年中,地球至少出现过3次大冰期,公认的有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

第四纪大冰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在第四纪大冰期中,仍然有寒冷和温暖的更替,在寒冷时期,雪线高度下降,冰川前进,在温暖时期,气温升高,雪线高度上升,冰川退缩,气候最寒冷的时期称大冰期,较寒冷的时期称冰期,较温暖的时期称间冰期,原始人类正是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中,发展成为现代人的。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从亚间冰期向亚冰期过渡时(由温暖变到寒冷),气候常呈渐变形式,其中没有清楚的界线。从亚冰期向亚间冰期过渡时(由寒冷变到温暖),气候常呈突变形式,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冰期的影响,海平面下降,地壳局部下降,喜暖性动植物种灭绝。

中国第四纪冰川,是李四光于1922年首先在太行山东麓及山西大同盆地发现的,冰川的范围包括东北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北方和西北的崂山、泰山、华山、太白山、秦岭、五台山、太行山、吕梁山、阴山、贺兰山,南方的滇、黔、桂、赣、浙、西藏等山地和高原,也波及到东部山区并常以冰舌向山麓平原流溢。这次大冰期,可分四次亚冰期、三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

造成冰河时期的原因,有一些解释:

一、是由于地球轨道三要素的自然小波动造成的,地球轨道三要素是指: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地轴的倾斜度和春分点的位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处在轨道的不同位置,距离太阳的远近就不相同,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就有差异,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可以变动,变动周期约为96000年,偏心率的变化影响日地距离,从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变化;

二、频繁的火山活动等使大气层饱含著火山灰,当火山爆发时,将会喷发出上万吨二氧化硫到高空大气中,进而反射阳光使其无法进入地球表面,因此造成地表温度迅速下降,进而导致冰河时期的发生,而一般二氧化硫在空气中,会慢慢的变成亚硫酸或硫酸,经下雨落到地面之后,造成植物跟生物无法生长,也是导致生物灭亡的其中一项因素。

以上观点,基本摘自百度百科,我是比较倾向于相信大规模、周期性的气候温、寒变化,导致动物,包括人类,不得不不断进化来对抗寒冷的。

评析:以上都是背景交代,接下来,要进入自由猜想了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