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孔慶東是如何看待李志敏書法藝術的?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評價道:「李志敏先生是中國20世紀著名的書法大家,他的草書被認為是繼毛澤東之後中國最優秀的草書作品。

欣賞其書法必要了解李志敏的簡介

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法學泰斗,精通英、法、德、俄四國外語,早年求學於武昌藝專學習書法、繪畫,後常年授業北京大學。任北京大學燕園書畫會(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前身)首任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兼書展評委、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任。著有三春堂《書論》、《草論》。書風蒼茫古樸,為引碑入草開創者,填補20世紀狂草史空白,特別是「枯筆連綿」堪稱一絕,歷代書家鮮有企及。

李志敏草書融碑,真實的踐行了草書高境,在於各種書體的綜合筆意。現在寫草書出現兩種狀況,一是沒有各種書體的成熟,筆力弱而基礎差,而突奔草書運寫,則有無生動無活脫,是謂牢中虎,非自然山澗虎嘯,之生動。

一種是似李志敏書草,一氣筆連奇宕宏偉,厚度的筆墨,翻轉繞纏,字法流暢而飛白筆鋒出,氣脈一線,貫通始終,其筆力縱橫暢流於碑味之雄強,以碑意出之而滾滾狂草之勢。源流從古,草之而蘊新意。初識因個性草字慣用,極簡易省略之筆,或旋迴幾筆成字體,皆達到了的線條使轉為形體之質,構架的字形,有了草符代之,而牽滯蓄納,磅礴而飛馳,其特徵左右之橫無延長筆,縱有一瀉之勢,如飛流瀑泉。

從筆畫豐腴上言,有一種澀澀枯墨強掙,皆因用筆駕馭純臻,依然烈焰猛射,筆墨塊狀舒和展闊,給人一種想像力,或老鷹翔雲或大雁影月,更如山石崩裂,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之境界,富有意境,留下的是餘韻後續。有得餘味幽幽。

皆有于右任的小草入碑,相應李志敏的狂草入碑,區別於一種是易讀,規範中和,一種是行蹤不定,變化萬千,可見草書達情表意,之力度,突出以書象展示自我的風流,終歸是這狂草魅力更高。

理解有妄,僅僅有學習的份,李志敏草書境界,仍有高境,期待繼續欣賞。


不知道孔慶東是如何評價李志敏書法的。

北大的教授非常多。能讓全國人民知道的並不多,而孔慶東就是不多的北大知名教授中的一個。大家知道他,並不是因為他的學術成就。而是孔教授的言論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孔慶東,孔子七十三世孫。北大中文系教授,在北大教授中,位列最受學生歡迎榜榜首。這就足以證明,孔子的後人,不是靠著祖宗的名頭混飯喫的庸碌之輩。孔教授是有真材實學的學者。

李志敏,也是北大的教授,不過已經過世許多年了。李志敏以書法而聞名北大。和林散之同享當代草聖的稱號。「引碑入草」的開創者。他的草書,得到了沈尹默的充分肯定。是現代北大傑出的書法家。


姑且叫趕投胎體吧,李氏字畸變過大,收放失度,輕重無別,抽出任何一單字所能見都是胡作非為,且每字必拖墜,正如身流血趕腳奔投胎路上留下的血印,斑斑駁駁,猙獰恐怖,極不吉利…其實李氏寫草書亦很慢,因為他寫拳大草書時也不是懸腕的…看到北大牆上的字無一字不劣…算了吧,李氏必不可傳世,他自吹亦在自損…

孔慶東拿李氏字排毛主席之後,實在幼稚,彰顯其對書法的無知乃淺薄酒徒一件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評價道:「李志敏先生是中國20世紀著名的書法大家,他的草書被認為是繼毛澤東之後中國最優秀的草書作品。」 


粗鄙的江湖體而已!


該草書在筆法上缺乏晉唐傳統底韻;字結構上故意歪曲字型,結構有點零亂;且字故意強化碑意,如金石感,忽視字畫的柔變,藝術性不強。再是文人互相吹棒,只能作為談資。


誰評論代表誰的觀點。觀網上此狂草書法,行筆遒勁流暢。水平中。不足之處過於隨意,無抑揚之感。


當代這個聖那聖,就怕不叫神,當代的所有的書家,與古代的書帖一比立馬現形,信息時代,所有的書家的東西,在現在信息社會下,古代的帖這麼多,一對照妖鏡全部現形,古代有書法家,當代現代真沒有!只學了點皮毛,都敢叫家!


李老走的早了點。其魏碑在當代獨步!只可惜後繼無人。


基本不懂草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