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官員應該學習曼德拉什麼?------世界的曼德拉帶給我們中國社會的官員什麼樣的思考的感慨!汪華斌今天有個學生問我,為何曼德拉被公認為世界的曼德拉;因為在曼德拉93歲生日的這天,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以他的名字命名「納爾遜?曼德拉國際日」;是為了表彰他為和平與自由做出的傑出貢獻。是啊!永遠的曼德拉,是世界的曼德拉。正如聯大副主席阿依基莫娃在16日的聯大會議致辭時所言,慶祝「納爾遜?曼德拉國際日」是為了提醒國際社會尋求社會公平與正義以及通過對話實現和平的重要性;是為了讓世人行動起來,通過每天的點滴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知道世界記住曼德拉,不僅因為他是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不僅是因為他的努力,南非最終以和平方式廢除了長達46年的種族隔離制度;更主要的是因為這位和藹可親甚至有些淘氣的老人,總是閃爍著人性的光輝;所以他能自豪地宣稱:「我沒有敵人」。「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一樣需要獲得解放。奪走別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見和短視的鐵柵囚禁著」。曼德拉在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就開始思考,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就仍處在獄中。我們不會忘記這位偉人的人格魅力,因為他的細節比比皆是;如2000年南非全國警察總署曾發生涉及嚴重種族歧視的「大猩猩事件」,自然引起南非人民義憤填膺。但曼德拉對這件事反而非常平靜,他向媒體表態稱:「我的尊嚴並不會因此而受到損害」。而在幾天後在參加南非地方選舉投票時,曼德拉輕鬆地問工作人員:「你看我像大猩猩嗎」?逗得在場的人會心一笑。說實話說,即便是古往今來的聖人對侮辱能有這般容忍的也不多;再看我們今天的社會,任何老百姓實事求是的反映情況都會令領導憤怒;因為這容易是領導的光輝受到影響。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社會的官員千篇一律地是『誰給我一時的不痛快,我就要他(她)一輩子的不痛快』。這就是我們今天網路自由化的時代,公函封帖與「跨省通緝」層出不窮的原因;為何同樣是政治家,人家曼德拉是用幽默化解對立和仇恨,體現出一位政治家的博大胸懷和智慧;而我們社會不少的官員卻是「以牙還牙」,打擊報複決不過夜。這也是我們社會沒有種族主義問題,但卻『以權謀私』而造成的官民仇恨與日俱增。正因為如此,曼德拉說自己沒有敵人;而我們社會有哪個官員敢說自己沒有敵人,好像周圍都是敵人;這就是曼德拉的高尚之處。我們同樣不會忘記曼德拉一輩子有一大半時間是與種族歧視作鬥爭,最後勝利了而成為南非的第一任黑人總統;按說曼德拉終身當總統也沒有人會有異議。但曼德拉把公平與正義的道路建立起來後,卻是義無反顧的卸任而成為了老百姓。這對於我們社會爭權奪利而「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官員來說,這難道不就是永遠的豐碑嗎。要知道我們相當多的官員即使當官也沒有為別人的目標,因為光宗耀祖是我們社會官員的固有價值觀。正因為如此,曼德拉的人生恐怕令相當多的中國官員羞愧;因為曼德拉連真正的敵人都能化解成為不是敵人。而我們社會的官員卻是在老百姓中製造敵人,從而一輩子與老百姓鬥。曼德拉贏得了權力卻主動放棄權力,而我們社會的官員卻是終身不願意放棄權力。更為重要的是曼德拉用權力來營造社會的公平和正義,而我們社會相當多的官員卻是用權力來製造社會的不公。這也是新南非雖然還有許多不足,艾滋病、犯罪率、貧富差距等都讓人感到這是一個複雜和矛盾的國度。然而它的寶貴之處在於新生,在於自由;你可以在南非自由地選擇生活方式,但你必須對你的選擇負責。這也是直到今天南非人尊敬曼德拉的原因,因為由他締造的公平與正義不斷加強;這就是南非的社會價值觀,也全世界向曼德拉表示敬意的地方。然而我們社會的官員正好相反,他們卻是不斷製造不公;這就是今天的中國竟然上訪者越來越多的原因。試想一個公平與正義的社會,能有這麼多上訪者嗎?曼德拉在與種族歧視的鬥爭中,竟然能和平勝利;這本身就是世界奇蹟。更為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人生,向中國官員詮釋放了『權力』的意義;這纔是中國官員的當務之急。南非的種族歧視造就了世界偉人曼德拉,不知道中國的身份歧視能不能造就一代中國偉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