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也是最早提出唯物主義經驗論和認識論的哲學家。他也是最早提出認識歸納邏輯的哲學家,認為認識可以通過實驗檢驗,就是最早的「實驗科學」。他提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人的知識只有通過經驗從外部客觀獲得。這些都是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這句話出自他的《沉思錄(Meditations Sacrea)》,原文是拉丁文Ipsa Scientia Potestas Est。這句話的本意是說力量來自科學知識而不是神。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教會主導一切,神學和經院哲學認為人對客觀的認識來自神的啟發,就是神啟。文藝復興的主題就是反對神學,解放思想,所以才會有培根這樣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出現。

王充是東漢時期的哲學家,比培根早了一千六百年。中國古代的唯物主義哲學並不是起於王充或這王充的那個時代,在王充之前三百年的春秋諸子百家時代就已經有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諸子百家時代也是類似於西方的文藝復興,解放思想,各抒己見。比如趙國思想家荀況就反對把天看成人格神,而是認為天是自然,「自然無為」。王充繼承和發揚了荀況的認識論,他的主要學說記錄在《論衡》中。「人有知學,則有力矣」即出於《論衡》的「效力篇」。原文說:」人有知學,則有力矣。文吏以理事為力,而儒生以學問為力。夫壯士力多者,扛鼎揭旗;儒生力多者,博達疏通。故博達疏通,儒生之力也;舉重拔堅,壯士之力也。「王充在這裡說的當然也是知識就是力量的意思,但是這裡的含義是說智力也是和體力一樣的力量。

所以,從本意上說王充所說的是相對於體格強壯的壯士,具有知識的儒生也是有力量的。一千六百年後培根的那句話的本意是說力量來自科學知識,而不是神的啟發。這兩句話的本意還是不同的。

王充和培根的命運差不多,他們都因為有學問而做了官,卻因為理論和皇上不符,不利於皇權的統治,最後也都被罷免,去做自己的學問去了。


中國的更勝幾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