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易經》的形成與發展  「易」字的來源  為什麼稱為《易經》?這個「易」的來源是什麼?歷史上有多種解釋,有人認為易字來源於日月,即日月為易。我們看這個「易」字,上面是個「日」字,下面是「月」字的象形。  也有人認為「易」是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的象徵,故曰:「日出為易」。  還有人認為「易」來自於變色龍,即蜥蜴的「蜴」。但是不論何種解釋,都離不開象形和變易,那麼易是幹什麼用的呢?《易》是研究事物變化的學問,是通過象與數的模式演繹、模仿萬事萬物規律及規則的學說。  所謂「象」就是現象、抽象,所謂數就是變化的量數關係,關於「象」與「數」後面還要詳細闡述。  古有三易  據載自古曾有三易流傳,《周禮·春官·太卜》中說:「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連山》、《歸藏》皆佚,唯《周易》存世。  《連山》以艮卦為首,傳說是神農時之易,象徵山之出雲連綿不斷,是人類山居生活的真實寫照;  《歸藏》以坤卦為首,傳說是黃帝時之易,象徵萬物無不收藏於大地之母,《歸藏》重陰親柔,是母系社會的形態反映;  《周易》以乾卦為首,坤卦次之,象徵重天地尊卑次序,《周易》重剛崇健是父系家長制農耕社會的重要社會形態構成。  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易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重要歷史階段,或三個劃時代的重要人物,這就是《漢書?藝文志》中所說的「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即三個劃時代的人物和時期:  伏羲氏——周文王——孔子  遠古———中古———近古  伏羲氏  伏羲氏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為三皇之首,相傳是距今6500年前遠古時代的一支氏族,那個時候還是蠻荒時代,先人茹毛飲血、居無定所,依靠漁獵為生,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先祖。  傳說伏羲氏治理天下時尊道貴德,上觀天文,下察地理,中通人事,其思想達於天人合一之境,當其時黃河上通天界,河中出現了一匹神奇的龍馬,背上呈現有規則的圖案,伏羲氏見到圖案,恍然所悟,就將其記錄下來,由此便產生了為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八卦」。  伏羲氏的貢獻: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始制嫁娶,以儷皮之禮,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他的貢獻就是開創了中華人文文明,使人們懂禮儀,生活更優雅,擺脫蒙昧的蠻荒時代。  河出圖,洛出書  河圖洛書的傳說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據《尚書·顧命》孔安國傳說:「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隨則其文以畫八卦;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於背,有數至九,禹因而第之以成九類(九類即《洪範》九條法則,筆者按)」。  前面講了伏羲氏治理天下的時候,黃河中出現了一匹龍馬,背上呈現規則圖案,伏羲氏因之以成八卦,這就是河出圖的傳說。  傳說大禹治水時,大水久治不退,時有神龜背上有神奇文字,大禹感悟,依此法大水退去,並將其整理成了九條治理天下的法則,這九條法則保留在《尚書·洪範》篇中,這就是洛出書的傳說。  通常認為,「河出圖」就是指易經中八卦(或太極)圖的傳承及其易理的開顯,「洛出書」就是指《尚書·洪範》的傳承及其治國安民理念的彰顯,它們常常代表了中國文化走向繁榮昌盛的象徵意義。  周文王  周文王(公元前1152——1056)姓姬,名昌,為殷商末年西伯侯,是一位很有德才的創業君主,勤於政事,重視發展經濟,禮賢下士,廣募人才,使「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文王曾被商紂王關押在羑里監獄七年,身處憂患之中,感慨大自然、人類社會的陰陽消長規律,結合自身的坎坷遭遇,探究八卦、六十四卦之理,從而演繹出了《周易》,文王的第四子周公將六十四卦附上卦辭、爻辭,藉以闡述對萬事萬物發展變化、吉凶禍福的看法,從而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周易》本經。  周武王(姓姬,名發)是周代第一代立國君王,是周文王的次子,於公元前1046年消滅殷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  周公旦,又稱周公,周文王第四子。周公輔佐文王、武王、成王,為周王朝的建立以及鞏固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傳說他作《周官》(即《周禮》),是禮樂制度的倡導者以及推行者,傳說他擅長解夢,後世有周公解夢一說。  箕子,是商紂王的叔父,官為太師,封於箕(今山西太谷縣)。因紂王無道,曾勸諫紂王,但紂王不聽,反而把他囚禁起來。周武王攻破殷商都城朝歌后,武王向箕子諮詢治國之道,箕子向其傳授大禹之洛書九法,記載於《尚書?洪範》之中。箕子因為殷商舊臣,不願在周為官,被武王封於朝鮮。  周文王父子及箕子對易經的發展做出了卓絕貢獻,在周建立人倫道德禮樂秩序,開創周朝800年基業。  孔子  孔子為春秋時期魯國人。《史記》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彖》、《說卦》、《文言》」。孔子做學問的態度是「述而不作」,由其弟子將他的講解《周易》的心得整理出來而成《易傳》。孔子對《周易》的講解心得共十篇,這十篇心得就像給《周易》插上了翅膀一樣,故孔子的《易傳》又稱《十翼》。  孔子十分喜愛並讚賞《易經》,其在《論語》中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馬王堆帛書《要》載:「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史記》載孔子讀易而「韋編三絕」,可見孔子對易經十分喜愛。  孔子曾刪《詩》《書》,制《禮》《樂》,而唯獨贊《易》,不敢對《易》進行刪改。  孔子對中國典籍進行整理傳授三千弟子,成為中國春秋時期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體系奠定了中華文化的主體地位。  孔子授受圖  孔子生於春秋時期,其時周王室已衰微,禮樂已崩壞,諸子百家各自提出了治世理想,包括孔子也提出了社會大同的盛世理想,然而春秋時期群雄爭霸,孔子學說難以付諸實踐。儘管如此,孔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帶領眾弟子傳播其仁義盛世理想,一生顛沛流離,歷盡艱辛。孔子最後也不得不慨嘆:「河不出圖,鳳鳥不至,吾已矣夫!」 (《論語?子罕》)孔子自嘆生不逢時啊。  公元前479年,孔子正在編著《春秋》,有人在魯國西部獵獲一頭怪獸,孔子見到後說:這是「麒麟」啊。麒麟是傳說中的仁獸,它被人捕獲而死,認為是不祥之兆。在《春秋》中記有「西狩獲麟」,至此《春秋》就停筆不寫了。孔子確實在這一年悄然離開了人間,享年73歲。這就是 「獲麟絕筆」的傳說。  孔子的學說到漢武帝時由董仲舒闡發得以弘揚,漢武帝拙百家尊儒術,使儒家思想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綿延兩千多年。  三、 對《易經》的基本認識  易經是關乎天、地、人根本規律與關係的智慧經典,是揭開宇宙、社會、人生奧秘的金鑰匙,是中國人的世界觀、方法論。  東西方文化的根本區別  西方文化的主要特點是講究二元對立,西方的認識論常常是黑白分明,西方人做事講究原則,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東方文化的主要特點是講求二元融合,做事講究曲成,其把握的原則是「中庸」,就是執其兩端而用中(不走極端),做事常常是不取黑白兩端,而走中間道路,注重平衡各方關係。  1、易的基本含義  易有三義:變易、不易、簡易  萬事萬物無時無刻都在變化之中,但不是亂變。變化的是現象,不變的是原則。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不斷變化,這是現象的變化,但是春夏秋冬的次序是不變的,這就是原則。  萬物的變化一刻不停,正如《論語》中所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常言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就是說變化是永恆的,不變的是原理、原則,而原則、原理也是隨著大的體系而發生變化的。例如在地球上地球繞太陽一圈是一年,而在土星上則相當於地球上的二十九年半。  所謂簡易,就是指萬事萬物的變化模式很簡單,歸根結底就是兩個要素,即陰和陽的變化。  易中的理、象、數  所謂「理」就是事物變化所遵循的道理、原則,所謂「象」就是事物變化的現象,而「數」就是事物變化的量度關係,任何事物的變化都包換數量的變化。如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就包含了季節、月份、日時等的數量變化關係。  2、易的基本要素  陰陽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要素:大自然有天地、日月、晝夜、寒熱,動物有雌雄,社會有治亂更替,人類有男女等等。古人就將天、日、男、雄、晝、熱等象徵光明、溫暖、剛強、向上的現象都歸屬於陽,而把地、月、女、雌、夜、寒等象徵黑暗、寒冷、陰柔、向下的現象都歸屬於陰。陽性事物具有散發、活力、剛健、升華、創始等屬性特點,陰性事物具有收藏、靜止、柔順、承載、生成等屬性特點。  在易經八卦或六十四卦中,陰用中間斷掉的橫線表示,陽用一橫線表示。一陰或一陽也稱作爻,或陰爻、陽爻。  3、 何為太極?  《周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專門術語,意為化生萬物的本源。  古人發現,在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一種內在生命力,一顆種子只要給於其適當的條件,它就能發芽、生根,並成長為植株,並開花結果。正是這種生命力造就了萬物各具形態、成長繁育、生長化收,使樹木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使我們的幼兒長大成人,能夠使我們身體內部、社會乃至宇宙天體維持自然的平衡與更新;在自然界中這種生命力能夠使天地按照晝夜、四季的規律不停運轉,能夠產生冰霜雨雪、雷電風雲、暑寒燥濕的作用,是這種力量帶給自然界多姿多彩的勃勃生機。這種「生命能力」(古人稱之為「氣」)它緲無形象卻又無處不在,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卻又遍布所有有形無形的事物與生命體,這種能力在《易經》中叫做 「太極」,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特性。  任何事物都存在這個特性,它就是萬物及生命的「能動之機」。這個「東西」在道家稱之為「道」,在佛家稱之為「心」,在西方宗教中稱之為「上帝」。它渺無形象,無處不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在《易經》的太極圖中用一個空心圓來表示。  4、何為陰陽?  周敦頤在其《太極圖說》中有:「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陰陽是構成事物的基本要素,也是事物變化呈現的基本狀態,陰陽相互對立,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互轉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的這種關係可以形象的用陰陽魚太極圖來表示(其中左為陽,右為陰)。  易經中的「太極生兩儀」與現代辯證法中的「一分為二」有一定的相似性。  自古中國人就十分重視陰陽之間的對立、依存、消長、轉化關係,《老子》中有:「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音聲相合,高下相傾」,又曰:「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人的福與禍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人的福可能是禍的開始(人在優越的條件下容易懈怠);人的禍也可能是福的開端(人經歷挫折與磨難會變得智慧與理性,就會有憂患意識,就會奮發圖強)。常言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這個意思。  在道教經典《陰符經》中有:「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這就講出了恩與害的相互轉化關係。比如教育孩子,從小在家中得到溺愛的孩子往往很難成器,而在嚴格要求或艱苦磨練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能夠有所作為。  談到陰陽之間的關係,就會涉及到哲學中物質與精神關係問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唯物論與唯心論之說,因為物質與精神只不過是一陰一陽關係,不可分割的,正如一個人的手心與手背,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心物是一元二分的關係。  得與失、苦與樂  說到陰陽關係,為什麼將「得與失」、「苦與樂」單獨拿出來講,是因為得失與苦樂問題是人生的一大問題,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與關切的。人們常常會問:  什麼是幸福?  有人說,有錢就幸福,也有人說,有權就幸福,是這樣嗎?不見得,有些富豪跳樓自殺是怎麼回事?還有些高官欲壑難平是為什麼?關鍵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包括得失的取捨與苦樂的感悟等。  佛家常說人生是苦,故佛家講修行解脫,實際上佛家用人一生的時間去解決人生苦樂的終極問題,他要出家、修行、解脫,最後證悟涅磐的彼岸,即獲得永恆的解脫。實際上在宗教中真正解脫的少之又少,猶如鳳毛麟角。  在中國歷史上,禪宗是非常中國化的佛教宗派,禪宗的發展深受儒家的影響,特別是《易經》思想對禪宗影響巨大。禪宗中講:「煩惱即菩提」,這是一種超越二元對立的智慧,就是太極一體之智。其實人生中的得與失、苦與樂始終是相伴的。  禪宗的確是一種離苦得樂的解脫法門,宋代禪宗青原行思認為真正解脫要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是什麼意思呢?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小時候是沒有好壞概念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好壞、苦樂有了分別之心,我們往往喜歡好的,不喜歡不好的,人生中總是在好與壞、得與失的分別、取捨、爭奪之中,所以會有煩惱、有痛苦,會患得患失,難以解脫,這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宗教與世俗最大的區別是宗教提供了一個超越世間的天堂世界或極樂世界,宗教中認為人生是苦的,只有艱苦修行才能到達天堂或極樂世界從而永享幸福。這激勵修行人為了獲得永恆的幸福,可能暫時捨棄世間人們的各種追求。這往往顛覆了世俗中的價值取向,孜孜於宗教信仰(或崇尚的事業)的人往往能吃盡人間之苦,卻不以之為苦,苦樂、得失在這一境界中完全顛倒了,故「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一境界不可思議,是達到超越二元對立智慧後的一種認知狀態,在這一狀態下,沒有所謂天堂地獄的分別,沒有出世與入世的執著,沒有執著於好與不好的取捨,然而卻一切能應運自然,山還是那個山,水還是那個水,我們不執著于山或水,而是享用、受用山水帶給我們的遐意。在第三重境界,生活中還有不愉快,還有煩惱,但是這不愉快、煩惱也只是體現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成為我們快樂之源。三重境界說來簡單,但是每一重境界須經過刻骨銘心的人生磨礪,甚至經歷生與死般的人生大曆練,才能有所感悟,有所貼切,未有真正的人生體驗,實難超越。  與禪宗三重境界相對應的是,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