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七律•夜吟

銀河夜泊褪輕紗,春事未忘誰可誇。

更博琴心舊抽繭,且留詩眼老生花。

聞風幾縷窗空啓,奔月一鉤舟不拿。

待得同吟羽衣曲,那須長嘆隔天涯。

-------------------------------------

其二:破陣子•歸夢

猶憶長亭折柳,且憑高閣鳴桐。

那日惜君詩未及,此地愁人酒已空。

淚吞入夢中。

~~~~~~~~~~~~~~~~~~~~

開徑舊山白屋,洗塵幽澗清風。

投足翩翩應舞墨,執手依依不杖筇。

分茶新雪融。

-------------------------------------

其三:五律•獨酌有感

欲飲無人伴,灰寒水已稠。

殺青思看竹,飛白待盟鷗。

雲路眉間月,晚山心上秋。

如隨茗煙去,且醉入瀛洲。

【注:1. 殺青,(1)古代制竹簡程序之一。將竹火炙去汗後,颳去青色表皮,以便書寫和防蠹。(2)古人校書,初書於竹簡上,改定後再書於絹帛。後因泛稱繕成定本或校刻付印爲“殺青”。(3).古時造紙方法。參閱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殺青》。(4)綠茶加工初制的第一個工序。將鮮茶葉置鍋中炒焙,便於揉捻。2. 看竹,晉 王徽之 愛竹,曾過 吳中 ,見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輿徑造竹下,諷嘯良久,遂欲出門。主人令左右閉門不聽出,乃留坐,盡歡而去。事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後因以“看竹”爲名士不拘禮法的典故。3. 飛白,(1)亦作“ 飛白書 ”。一種特殊的書法。相傳 東漢 靈帝 時修飾 鴻都門 ,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寫字, 蔡邕 見後,歸作“飛白書”。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枯筆所寫。(2)中國畫中一種枯筆露白的線條。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巧藝》:“ 顧長康 好寫起人形,欲圖 殷荊州 。 殷 曰:‘我形惡,不煩耳。’ 顧 曰:‘明府正爲眼爾,但明點童子,飛白拂其上,使如輕雲之蔽日。’”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 仁宗 萬機之暇,無所玩好,惟親翰墨,而飛白尤爲神妙。凡飛白以點畫象形物,而點最難工。” 清 錢謙益 《戲題萬戶部小像》詩:“ 荊州 恰好添飛白, 子夏 何妨戴小冠。”4. 盟鷗,謂與鷗鳥訂盟同住水鄉。喻退隱。 】

http://www.zgguofeng.com/shici/shi/246615.html

責任編輯:王海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