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1 人贊了文章

刺蝟效應:

是指刺蝟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象。

這個比喻來自叔本華的哲學著作,它強調的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刺蝟效應」的故事來源

來源於西方的一則寓言,說的是在寒冷的冬天裡,兩隻刺蝟要相依取暖,一開始由於距離太近,各自的刺將對方刺得鮮血淋漓,後來它們調整了姿勢,相互之間拉開了適當的距離,不但互相之間能夠取暖,而且很好地保護了對方。

教育心理學家根據這一寓言總結出了教育心理學上著名的「刺蝟效應」。這一效應的原理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日常相處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實踐中,不少老師將這一「效應」誤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太大,學生失去了溫暖感,產生了陌生感,因此,教師的教育效果不可能好。

刺蝟法則強調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個人空間是相對的,它的範圍的大小由交往雙方的人際關係以及所處情境所決定。簡單地說,合適的距離取決於你和對方的親疏關係和所處環境。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由雙方的人際關係以及所處情境決定,即你和對方是什麼關係就要保持什麼樣的距離。

距離與關係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整整測試了80個人,結果都是相同,在一個僅有兩位讀者的空間裏,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忍受一個陌生人和自己坐得太靠近,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霍博士劃分了四種心理距離,每種距離分別應對不同的雙方關係。

第一種:親密距離

這是人際交往中的最小距離,它的範圍是在正負15釐米,能夠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和氣息,這種距離主要出現在最親密的人之間,在同性中常常僅限於貼心朋友,而異性中僅限於夫妻和戀人。

第二種:個人距離

這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稍微有分寸感的距離,在此距離內人們互相之間直接的身體接觸不多,其範圍在46到76釐米的距離,都是能夠互相握手以及交談的好友。

第三種:社交距離

其範圍是1.2到2.1米的距離,人們在工作場合或社交聚會上通常都是保持這種距離,空間太近會招人反感太遠,因為忽略對方。

第四種:公眾距離

它的範圍一般在3.7到7.6米之間,其實最遠範圍為十米之外,這是一個基本上能夠容納所有人的門戶開放空間,在此空間內人們可以互相之間不發生任何關係,甚至完全可以對此空間內的其他人視而不見,不和他們交往。

如何調節心理距離

當你瞭解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劃分後,你就能通過判斷與對方的關係來決定距離,在不同情境中調節距離。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是可變的,且具有一定的伸縮性。當情景不同時,你應當如何調節距離呢?

1、文化背景差異

由於文化背景差異,每個國家和每個民族對「自我」的理解都不一樣。比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膚、衣服以及體外幾十釐米的空間,而阿拉伯人的「自我」,僅限於心靈,他們認為作為物質的肉身,只是心靈的寄存體,暫歇地,是身外之物,精神和心靈纔是真我。因此,交往時,往往出現阿拉伯人總嫌對方過於冷淡;而北美人卻接受不了對方的過度熱情的情況。你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前,需要了解一些他們意識形態上的狀況,以免引起對方反感。

2、社會地位差異

一般情況下,社會地位高的人要求有更大的自我空間,因此無論你和對方的關係到了怎樣的程度,你都需要和他保持比一般人更遠一些的距離,過分親密對他來講,無異於不尊重。

3、性格差異

一般來說,性格開朗的人較容易容忍別人的靠近,他們也願意主動去接近別人,他們的自我空間較小。而性格內向、孤僻自守的對靠近他的人十分敏感,即便你是他的好朋友或是家人,你都要保證和他的距離控制在一定範圍。

4、尊重別人隱私

即便是最親密的人際關係如夫妻,也應彼此保留一塊心理空間。這種尊重表現為不隨便打聽他人不願意、不主動告訴你的事,追問他人的祕密等。過度的自我暴露雖不存在打聽別人隱私的問題,卻存在向對方靠得太近的問題,容易失去應有的人際距離。

5、要有容納意識

容納意識要求我們尊重差異,容納個性,容納對方的缺點,諒解對方的一般過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清澈見底的水裡面不會有魚,過分挑剔的人也不會有朋友,沒有容納意識,遲早會將人際關係推向崩潰的邊緣。

6、距離產生美

每個人在和陌生人交往的過程中都要掌握「距離」的分寸,隨著關係的改變調節距離,讓人覺得舒服,安全,這纔是友誼長久之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