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水笔弹

来源:秋水笔弹(ID:qiushuibitan)

流血的性侵、补贴式扩张、上市以及多元化转型已经把这个行业,染成一片真正意义上的红海。

过去两个月已经有两家美国网约车公司上市,这两家公司的IPO都在强调一件事情,就是亏损严重,而且“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盈利”。

网约车最核心两个资产,从用户到司机,在各大网约车平台之间的迁移成本都非常低,而且他们的迁移动机都非常强劲,都会通过比价,去寻找更低价位与更多回报的平台,导致连Uber这样垄断性的巨头都无法构筑自己的市场壁垒,只能通过不断的补贴烧钱去开拓甚至维持得来不易的市场份额。

国内的滴滴出行迟迟未能上市,也是因为被这些行业问题所困扰。

为此,各大网约车平台都不约而同的开始了多元化,试图利用自己的流量,通过外卖、共享单车以及无人驾驶等业务,对目前胶着的状态进行突围。但是这些烧钱可能更加猛烈的新业务,很可能正在将这些网约车平台拖入更深更胶着的泥潭。

1

Uber4月11日向美国证交会递交了IPO文件,Uber的用户总数达到了9100万人,但增长速度正在放缓,而且“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盈利”。

Uber 2018 年录得营收 112.7 亿美元,同比增42%,核心平台经调整后的净营收为100 亿美元,较 2017 年的 72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39% 。调整后的EBITDA亏损 18.5 亿美元。

2017年的营收79.32亿美元,同比增长106%,而净亏损40.3亿美元,却同比增长了十倍。

可以看出,整个2018年,Uber 的净亏损收窄118%的同时,其营收增速下滑了152%。

可见,在这个市场要实现增长,基本靠氪金。

2018年,Uber运营亏损占营收的27%,Lyft运营亏损则占营收的45%。大概可以理解为垄断平台的补贴更少一点。

2018年第四季度Uber净收入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69%降至22%。

Uber业务已经多元化,即使是目前已经不太靓丽的营收增速,也大部分已经依赖其他新业务来维持。

从占Uber交易总价值的80%的主营网约车业务来看,交易额的增速下滑更甚。

2018年四季度,其网约车交易额增长从年初的44%放缓至25%。

在核心的用户数据增速也已经下滑很多。

截至2018年底,平台月度活跃用户数为9100万,同比增长34%,2017年的同比增速为51%。

也是在这种主业亏损、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网约车平台纷纷开始了多元化布局。

一个月前,美国的第二大网约车平台Lyft也已经IPO。

同样连年亏损的Lyft, 招股书也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有净亏损的历史,可能无法实现或保持未来的盈利能力”。

Lyft向SEC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亏损9.11亿美元,同比增长32%;收入21亿美元,增长107%。

它的财报比Uber好的地方在于,其收入的增长快于亏损的增长,并且已经在迅速蚕食Uber的市场,Lyft在2018年底占领美国打车市场的39%,在两年内上升了17个百分点。

滴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出了竞争对手之和,但它全年亏损总额高达 109 亿。Grab占据了东南亚 95% 的第三方出租车打车市场及超过 70% 的私人打车市场,但它也是亏损的。

据36氪获得的滴滴出行内部流传出来的财务数据显示,滴滴出行2018年持续巨额亏损,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与此同时,滴滴2018年在司机补贴方面共计投入113亿元。相比之下,2017年,滴滴全年亏损约为20亿元到27亿元。

美团去年新业务暴增400%多,虽然其中网约车的业务比例不明,而且亏损严重,但是对滴滴的压力,也不是不大的。

美国有Lyft,中国美团,每一个暴食打鼾的垄断者脚下,都站着一千个新的挑战者。这行业应该以服务与安全取胜的,而不是以垄断。

2

在Uber退出中国市场后,滴滴出行所揹负的非议与吐槽,以及亲身揹负的出行费用的上涨,你都能很直观的感受到,统一中原后的垄断者已经开始收割消费者了。

太平洋彼岸的太阳底下,也并没有什么新鲜事。

随着垄断地位的提升,Uber的毛利率也在逐年增加,2016年42%、2017年48%、2018年50%,高于刚刚上市不久的Lyft。

Lyft高管向百名投资者表示,该公司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利润率最终将达到20%,但并未透露具体的时间表。此外,Lyft还预计,公司的长期毛利率可达到70%,但同样没有提供明确的时间表。

自2012年成立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滴滴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17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240亿美元,不过滴滴公司一直保持着超低毛利率水准,此前滴滴创始人程维曾在内部信中表示,滴滴的GMV毛利率仅为1.6%,绝大部分返还给了司机和乘客。

虽然没有新的数据,但是与Uber合并后利润率肯定是涨了。

程维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称透露,“合并之后我们开始用能力和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停止了补贴,把创造用户价值写进了价值观第一条。”

如果能活下去,主营业务盈利还是有盼头的。这正是各大网约车平台急于上市融资的深刻背景,拿到钱,才能干趴对手,活下去。

该公司计划融资100亿美元。

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自2009年成立以来,Uber已通过股票和债券融资逾240亿美元。在IPO之前,Lyft融资规模近50亿美元。

滴滴与美团相互插足对方领域也是蛮烧钱的。

滴滴外卖已经在亏损中倒下了,10个月时间,烧光了近10亿。

从2017年开始,美团就在南京上线了打车业务,滴滴当年的红包、优惠券、补贴一样都不落,当年亏损28亿元。

到了2018年美团加快了打车业务的布局,折腾了一年之后,美团打车和收购的共享单车业务烧了近85亿元。

可见开源是一个方面,而且靠融资的开源肯定是一种暂时性的生存策略。主营业务本身已经严重亏损,还拖着一班亏损更严重的业务,简直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在千钧之上的那一根头发,再捆上一堆骆驼。

3

这个时候保住未来有望盈利的主营网约车业务才是最重要的。节流才是各大网约车平台的当务之急。不然给你一个太平洋的爱都会一点不剩的流掉。

收缩阵线已经成为滴滴出行的战略选择。这大概正是滴滴关停外卖业务,并将该业务线80%的员工裁掉的根本原因。

上市前,Uber已经在十几轮融资中筹集了近200亿美元的资金。Uber上市前估值1000亿美元左右,有望成为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登陆美股以来最大的IPO。

截至2018年年底,Uber账面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64亿美元。在加上融资100亿美元的话,手上的现金流已经有164亿美元。

手握烈火的Uber,这几年一直在进行流血式的多元化扩张,如同把一车车的汽油倾泻在干柴一般饥渴的项目上。

从收购中东竞争对手Careem、到外卖服务Uber Eats、货运项目、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到投资共享电动车和共享电动滑板车。

Uber也在海外战场烧掉了大量资金,从中国败退时一年亏损便达到10亿美元。当Uber从海外多国撤离后,以当地业务换取了中国滴滴出行、东南亚出行公司Grab的股份,以及与俄罗斯的Yandex合资。

上市前夕,Uber还在为自动驾驶项目寻求大额投资,其自动驾驶项目投资已经超过10亿美元,此项目还制造了第一起无人车致死案。

北美地区外卖业务还在混战阶段,2016年已经入局的Uber进展还算顺利。

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外卖服务Uber Eats的总预订额为25.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9%;去年四季度打车业务的总预订额为114.8亿美元,同比增长25%。

第四季度外卖业务Uber Eats占到了Uber总交易额的18%。

但是这项新业务的增速也已经开始大幅收窄,并且在印度市场遭受了中国玩家的狙击。

2018年Uber外卖业务增长147%,2017年增长了470%,增速大跌323%。

这家疯狂多元化扩张的网约车巨头,也已经在收缩阵线,从各地网约车市场撤退的同时,Uber在印度的外卖业务,已经传出出售给竞争对手的信息。

Uber在世界各地依然拥有多家网约车公司的股份,包括中国的滴滴出行、俄罗斯的Yandex以及东南亚的Grab。

Uber在北美的竞争对手Lyft已于3月29日上市,估值为240亿美元。尽管上市前夕Lyft完成了超额认购,但在其交易的第二天就跌破发行价,投资人对其盈利能力缺乏信心。Uber也在招股书中表示,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营业费用将大幅增加,可能无法实现盈利。

一个月前,Uber的主要竞争对手Lyft抢先上市,但第二个交易日就跌破了72美元的IPO发行价。

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以及Uber的上市信息,导致了Lyft的糟糕股价表现。

这种流血式的上市表现,也给Uber的上市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即使这种糟糕表现也有Uber上市信息影响的因素。

Lyft募资23亿美元,估值172亿美元。Uber预计寻求募资100亿美元,估值1000亿美元。

这是一场实力完全不对等的博弈。

手握重金的Uber,完全有可能通过新的补贴战争,将Lyft手里的市场份额重新夺过来。

弹药到位,恐怕流血的战争与冒险,又要再度开始了...

把一堆特别烧钱的干柴业务,捆绑到一块,加上一把上市融到的资金烈火,大火燎原之后是荒原还是春天?

不知道的,我们血路同行,深入虎穴,火中取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