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秋水》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古人用了諧音字:子非餘,安知餘之樂。

快樂本就是因時因事而變化的心情和狀態。顏回沒有說明自己是否快樂,但孔子的話表明孔子認為顏回是快樂的,而顏回並沒有否定孔子這句話,至少可以認為在孔子評價顏回的那個當下,顏回沒有不快樂,或者說顏回希望孔子甚或周圍的人們認為他是快樂的,既然如此我想可以理解為那個當下顏回還是快樂的。


不快樂,貧窮而快樂的,真的沒有幾個人


顏回能快樂嗎?


聖人豈欺我哉

1.顏回得到孔子的生命

2.顏回的快樂不是因為貧賤而是因為道

3.道是一種永恆超越的快樂

4.顏回在其他方面也表現出了快樂,他的整個生命會充滿任何一個行為,都會感受到快樂

誠哉斯言


非魚??焉知魚之樂!高尚的人需要高尚的人去評價!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人生的快樂不在於外在的物質,而在於內心的平靜與滿足,所以我認為,顏回是快樂的。


得道者,一般人沒法理解,顏回得道,所以快樂


顏回修鍊得道,回歸人的本性,活得真實自然,做到無為,不刻求虛偽做作,假仁假意,不阿語奉承,活得無憂無慮,活得坦蕩,治得開心。


快樂因為":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就是當


快樂呀!他是孔子最喜歡的一位學生,他十分好學。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竇羹,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