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偶尔心想事成,便觉幸福无比。

  

       

    多年前,逸璞在媒体看到水雉的报导,颇为惊艳,从此渴望能亲见这有著「凌波仙子」「叶行者」「菱角鸟」美称的鸟。但据说原本全台各平原皆可见的长尾水雉,由于土地开发及环境破坏,在民国78年存活数量已不超过五十只,农委会因此公告水雉为第二级珍贵稀有的保育类动物。虽经多年努力复育,目前仅台南官田一带的菱角田较常见,但总量只数百只,且冬季常因食物短缺与农药危害而猝死。至于宜兰,偶有鸟友传出看到一两只,却不见长留某处,难以追踪。

 

   

    梦想何时成真,很难逆料。亲见「凌波仙子」?难得出远门的逸璞,多年来只能望图兴叹。

 

 

    今年七月初,忽然传来「一对水雉在员山筑巢孵蛋」的消息,确切地点是离逸璞住家不远散步即可到达的胜洋水草场。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怎可错失亲临观赏的良机?

 

 

    7月12日,逸璞和老公携带了家中最重量级的拍照机司(其实只是400mm小小砲一枚),兴冲冲赶往现场。满布睡莲和各种水生植物的广漠生态池畔,早有多位摄友静默守候,个个设备齐全:遮阳帽、伞棚饮料、干粮高脚椅三脚架……,呵,长期作战的姿态!大砲更是一个比一个壮观,十来支在池边一字排开。相形之下,逸璞手执的小小砲简直连「小巫见大巫」的小巫都还说不上,为求方便,也没带脚架,反正摄功不佳,就只是想很随兴的手持拍摄。这哪像要与寤寐求之的凌波仙子约会?倒有点像舞台上的跑龙套,做个样儿,比划两下罢了!真是惭愧,见笑啊。

 

 

    逸璞与老公顺著各大砲对准的方向,一眼就瞄到公水雉在浮叶铺就的窝巢上孵蛋(距离岸边大概几十公尺远,其实肉眼只能约略见到黑白相间的模糊身影)。逸璞兴奋举起小小砲,开始「噗—噗—噗」为凌波仙子留影,众摄友却依旧静默无声,个个按兵不动,倒显得逸璞少见多怪沉不住气。突然有人压低嗓音说:「那鸟要起身了!」果然相隔不到两秒,公雉开展雪白镶黑边的双翼,振羽飞向百公尺外的莲叶间,觅食去了。霎时耳边传来「哒哒哒哒哒哒哒」的串串大砲快门声,哇!速度比机关枪更快,音量却很轻巧。莫怪首次与众多大砲近距离接触的逸璞如此吃惊,这也算是托凌波仙子的福,长了识见,呵呵。

 

 

    眼前这对水雉是穿著繁殖季节的吸睛羽衣,全身色调搭配得极为高雅讲究,堪称上帝匠心独运的精致杰作:白脸白前颈白翅,背部深褐,腹部与长尾纯黑,深浅对比鲜明,更显清新洁净;又,后脑杓一撮黑发,好似戴了个可爱的小帽,前后颈间有一黑长线条,框出那迷倒众生的招牌后颈——如马鬃鬣鬣的耀眼金黄。较特别的是这只公雉不知何故缺了长长的雉尾,却因此令观者更易辨识雌雄。

 

 

    公雉全心尽责孵蛋,就连觅食也断断续续,每隔几分钟就飞回检视鸟巢或半蹲著孵蛋。母雉状似悠闲,满池乱逛,偶尔「一五一五」鸣叫几声,却暗地里眼观八方,负起巡弋护卫的重责,曾见牠自百公尺外疾飞至眼前,为的是驱赶一只太靠近窝巢的红冠水鸡(当时公雉忙著进餐)。最甜蜜浪漫的美丽镜头,是两雉在池间偶遇的双飞双舞,但往往短暂如昙花一现。

 

 

    凌波仙子的魅力奇大无穷。接连几日,逸璞与老公傍晚散步,走著走著,心就被牵引去池畔寻觅水雉芳踪。总是看到公雉严守爱的窝巢,常半蹲著小心翼翼用前胸的体温孵蛋;而母雉依然警觉地三步一啄五步一抬头,那颇富趣味的鸣叫声「一五一五」(或许暗藏了歇后语「一十」?)在向晚的静寂中,更显嘹喨;而长时守候的几位摄友,因暮色四合,只能依依不舍地陆续离去。衷心企盼不久的未来,可看到幼幼凌波仙子们,跟随最称职的超级奶爸四处觅食安全长大……


 

公水雉小心翼翼半蹲孵蛋(浮叶上有四颗褐绿色的蛋)
 
离巢觅食片刻
 

 

 

 

 

 
 
 
 
无心游荡,匆匆赶回顾巢
 


见雉蛋完好才安心
 
图右下可见艳阳下黝亮的雉蛋
 
   又飞离觅食
 
须臾又飞回
 
母雉(右)有长尾,体型比公雉(左)略大
 

 

母水雉看似悠闲,暗负巡弋护卫之责
 

 

 

 

 






最是甜蜜双飞时




 
 

 

 
 

 

 

 

 
 
母水雉驱敌远离窝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