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壺高52.4厘米,口邊長12.1厘米,腹邊長25.4厘米,底邊長14.7厘米,重10千克。為敞口,圓肩,長頸,鼓腹下收,方圈足,有一對獸首鋪首銜環,套接提梁或直接用繩索作提梁。

獸首鋪首銜環

現在所知最早的壺是商代中期的,直至漢代仍較為流行。基本形製為圓形或扁圓形,也有方形或橢方形,有蓋,肩上有環,套接提梁或直接用繩索作提梁。西周中、晚期,壺有大型化傾向。由於壺體高大,已不可能設提梁來提拎,因此多在頸部置一對獸首銜環耳。

整器通體鑲嵌紅銅和綠松石組成的幾何紋飾,鑲嵌物基本完好。線條曲折,舒密有致,變化豐富而富有規律,色彩協和而富有對比,具有很強的裝飾性,體現出戰國晚期青銅器裝飾藝術的高超水準。

幾何紋飾在二里頭文化青銅器上已有出現,但在商周動物類紋飾盛行時期,幾何紋飾基本只是作為陪襯的底紋。西周中期以後,多種形式的幾何紋飾大量出現,到春秋戰國時代用作主體紋飾才比較常見。幾何紋類是由點、線、面構成的幾何體。根據其自身發展變化的過程,可以進一步將其細化為兩類,即由動物紋的純幾何變形而成的幾何變形圖案和單純幾何形狀的幾何紋。前者包括變化多樣的雲紋、雷紋等,後者就是單純的幾何形狀的紋樣,例如連珠紋、弦紋、橫條紋、渦紋、菱形紋、三角紋、方格紋等。

總之,你到上海博物館,這是一件必須要細看的青銅壺。有一個詞可以形容這件壺:百看不厭。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